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重回76,从修拖拉机到坦克大炮陈二海许晴雪 番外

重回76,从修拖拉机到坦克大炮陈二海许晴雪 番外

鱼恩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他们目前的军事实力,在东南半岛上一家独大,很有可能做出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再加上为了获取大苏援助,极有可能成为大苏反对我们的急先锋。”“我个人预计,随着安南在半岛扩张,和我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差。”“未来几年内,就有爆发战争的风险。”王文石听完沉默着没有说话。事实上,这种苗头在去年就已经有了。去年安南国内刚刚完成统一,就迫不及待的派了五万大军入侵寮国。中央几次派人与安南照会,都没能改变他们的决心。对于此事,部队中的高层将领们都十分警惕。认为安南已经有了要当小霸王的迹象。再加上国内援助安南这么多年。结果七三年老美刚一撤军,安南就撕毁了当初和我国签订的条约,不承认我国在西南群岛的主权,最终引发西南群岛自卫反击战。种种事情加在一起...

主角:陈二海许晴雪   更新:2025-02-21 18: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二海许晴雪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76,从修拖拉机到坦克大炮陈二海许晴雪 番外》,由网络作家“鱼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们目前的军事实力,在东南半岛上一家独大,很有可能做出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再加上为了获取大苏援助,极有可能成为大苏反对我们的急先锋。”“我个人预计,随着安南在半岛扩张,和我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差。”“未来几年内,就有爆发战争的风险。”王文石听完沉默着没有说话。事实上,这种苗头在去年就已经有了。去年安南国内刚刚完成统一,就迫不及待的派了五万大军入侵寮国。中央几次派人与安南照会,都没能改变他们的决心。对于此事,部队中的高层将领们都十分警惕。认为安南已经有了要当小霸王的迹象。再加上国内援助安南这么多年。结果七三年老美刚一撤军,安南就撕毁了当初和我国签订的条约,不承认我国在西南群岛的主权,最终引发西南群岛自卫反击战。种种事情加在一起...

《重回76,从修拖拉机到坦克大炮陈二海许晴雪 番外》精彩片段


“他们目前的军事实力,在东南半岛上一家独大,很有可能做出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再加上为了获取大苏援助,极有可能成为大苏反对我们的急先锋。”

“我个人预计,随着安南在半岛扩张,和我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差。”

“未来几年内,就有爆发战争的风险。”

王文石听完沉默着没有说话。

事实上,这种苗头在去年就已经有了。

去年安南国内刚刚完成统一,就迫不及待的派了五万大军入侵寮国。

中央几次派人与安南照会,都没能改变他们的决心。

对于此事,部队中的高层将领们都十分警惕。

认为安南已经有了要当小霸王的迹象。

再加上国内援助安南这么多年。

结果七三年老美刚一撤军,安南就撕毁了当初和我国签订的条约,不承认我国在西南群岛的主权,最终引发西南群岛自卫反击战。

种种事情加在一起,目前国内高层,都认为安南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对于这种白眼狼,如果老实就还好。

如果还敢乱动的话,那多半是要被打断腿的。

总参谋部为此,也进行过多次讨论。

得出来的结果基本一样。

不过当听到陈二海说出这个观点时,王文石还是觉得惊讶。

他现在尽管被人折腾,可好歹身处总参,各种消息也都能接触到。

陈二海就是一个煤矿上的机修工。

居然也能丝毫不差的判断出眼下的局势,只能说是眼光长远了。

“小陈同志,你能说一下是怎么得出这个判断的吗?”

陈二海挠了挠头,再次祭出了自己的法宝:“多读书多看报?”

王文石一时忍不住跟着挠头。

这要真是读书看报就有这本事。

那他们这些身处总参的人,不应该看的更多吗?

难不成是我太笨了?看多了也没用?

王文石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陈二海怕说穿帮,不太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中聊下去。

干脆把话题转移到了王文石自己身上。

“王司长,我有件事也很好奇。”

“您都认识叶帅了,至于被那些人折腾这样么?”

“哈哈哈。”王文石爽快的笑了起来,咧着嘴说道:“折腾成啥样?至少他们还没把我工作搞掉扔进牛棚里吧?”

“不就是不发工资,每天只给几个窝窝头吗?多大点事!”

“当年当兵的时候,比这苦的日子我过的多多了!”

“现在我把老婆孩子都送回了乡下。”

“他们奈何不了我!”

陈二海听得心头沉甸甸的,又问道:“那叶帅呢?叶帅不能帮您说说话?”

“哈哈哈!”王文石笑的更大声了:“叶帅?他现在自己工作都暂停了,还不如我呢!”

“再说了,我自己这点小事,用不着去麻烦他!”

看着王文石爽朗的笑容,陈二海由衷的被他的感染。

从他身上,陈二海看到了很多东西。

那是对信仰全身心投入、无条件践行时产生的钢铁意志。

有了这种意志,他不会被任何事物所击倒。

他就如同一座高山一样,紧密的连接在大地之上,再大的风也吹不垮他。

看着陈二海的神情,王文石继续笑道:“小陈同志,没必要为了我担心。”

“你既然在心中已经做出了判断,也拥有别人不具备的能力。”

“那就应该勇敢的往前走!”

“去为了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样,你也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不会觉得白来人世间一趟!”


这年头,香水可不是好东西。

完全可以当做资本主义堕落的代表之一。

国内别说是买,用都没人敢用。

“我想买回去送人。”陈二海刚说完,路志义就沉声对他道:“小陈啊,这可不行,这么搞是要犯错误的!”

“……”陈二海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他光是心心念念想要给许晴雪买香水,却忽视了如今的社会环境。

“好吧,我是欠考虑了。”陈二海果断认错,然后想了想,又走回了商场,买了一些雪花膏。

百雀羚的,二毛一盒。

看着手上的五盒雪花膏,陈二海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北京带这东西回去,也能算是礼轻情意重吧。

两人回到招待所把东西放下,又去兵器部食堂吃饭。

结果饭还没吃完,刘新光就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总参谋部送过来的文件。

陈二海和路志义把文件看完,也都变了脸色。

这份文件,就是孔元亮等人搞出来的。

直接给新迫击炮,指定了试制单位。

“这不是胡搞么!”

路志义一看,情绪就激动了起来。

京都周边这些兵工厂,在动荡冲击下,不少都已经停产多年了。

现在别说是试制新迫击炮,就是恢复生产都是一个大难题。

在昌平军工厂,要是能制造出新迫击炮,那才是见了鬼了!

“是我们想简单了,孔元亮他们……”

刘新光说到这里,忍不住深深叹了一口气。

作为这个年代的军工人,还是兵器部一个小领导。

刘新光对于部队面临的困难一清二楚,并时常为此感到焦虑。

在现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战争还好。

一旦国际局势恶化,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这次在看见陈二海的新迫击炮设计图后。

刘新光拼了老命的试图让它入役。

对于刘新光来说,这不仅是豁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还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当赌注。

为的也就是开辟这么一个先例,为部队提供多加几分战斗力。

现在看来,孔元亮等人,比他想象的还要不要脸。

为了争权夺利,已经是毫无底线了。

“能找王司长他们申诉吗?”

陈二海看了一遍文件,抬头问刘新光到。

刘新光沉默片刻,摇摇头说道:“我感觉没用。”

“有没有用,总得试试吧。”

“哪怕申诉了,不能回先锋厂制造,我们至少要拿回一些主动权才行。”

“不然要是他们指定的厂子,既没有合适的设备,也没有能用的工人。”

“那我们还生产个屁啊!”

饶是陈二海一向脾气好,此时也忍不住骂起了脏话。

刘新光听完,点了点头道:“那行,我们就去找王司长反应一下,这事不能光由着他们胡来!”

饭也顾不上吃了,三人立即起身,朝着总参谋部赶去。

到了总参谋部,陈二海不禁傻眼。

这是一处占地不小的大院落,就在北海湖畔。

不过此时院墙大片垮塌,墙上还有大片火烧过的痕迹。

看见陈二海的神色,刘新光苦涩的解释道:“这里当初动乱时,被强行攻破过……”

这下子,陈二海顿时明白,总参谋部的王司长等人,为何明明支持新迫击炮入役,却又不敢声张。

眼前的这幅场景,恐怕就是原因。

这里现在也没有军人执勤,守在门口的是一群带着袖标的年轻人。

刘新光过去说了几句,又掏出了自己的证件。

几人检查一番后,倒是给他们放了进去。


“接班有什么好问的?”老工人作势就要走,他提前办理退职,硬要说的话属于违规,生怕被陈二海给逮住了。

陈二海赶紧拦住他,问道:“您别急,我就是想问问,您现在退职了,要是有别的工作,您愿意干么?”

“别的工作?什么工作?我一辈子都在厂里,只会干厂里的活。”老工人显然是有些兴趣,停下脚步问了起来。

陈二海指着军工厂的方向说道:“那边的军工厂你知道吧?中央决定要恢复它的生产,所以派了我们下来。”

“我这不是遇上你了,所以就想问问。”

“咱们厂里像你这样提前退了的人多吗?”

“要是多的话,你们过去干几年,不仅有工资拿,还能帮着我们培训一些熟练工,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老工人听完,顿时思索了起来,想了好一阵,这才看着陈二海问道:“你们真是中央派来的?”

陈二海笑道:“这还有假?我们文件都带着,刚给你们曹书记看了。”

老工人看着陈二海说道:“我这样提前退的人有,但是不多。”

陈二海有些头疼起来,想了一会又问道:“那家里不止一个孩子的呢?多吗?”

老工人点点头:“这个倒是挺多。”

陈二海一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在这个计划生育还没成为基本国策的时候。

工人家里子女多是常态,一个有编制的铁饭碗又还不好找。

要是只有一个儿女还好,大不了提前退休,让儿子接班。

可如果家里儿女多,那儿女的出路可就难找了。

所以此后的几年里。

关于顶职接班,也是出了诸多乱象。

“好嘞,那谢谢您了啊。”

陈二海道谢,转身想往办公室那边走。

老工人却是又赶紧拉住了他问道:“等等,你刚才不是说有工作的吗?难道不要人了?”

这年头的工资和工作年限挂钩。

像是眼前这对父子,当爹的办理退职儿子接班。

虽然工作还是同一个,但工资却已经大不相同。

所以很显然,如果能在别的地方继续上班,这老工人是十分愿意的。

“要的呢,我现在就是打算去跟你们曹书记说这事。”

“您等着厂里出通知,到时候来就行。”

陈二海说完,回到了曹书记的办公室里。

办公室里此时几人的脸色都有些艰难。

刘新光好话说了一堆,曹书记却也没法松口。

眼看局面就要僵住了,陈二海出去一趟又回来了。

“曹书记,我这边有个想法,要不然您听听看?”

曹胜看了一眼陈二海,又扭头看向刘新光。

刘新光赶紧对他说道:“这是陈二海同志,您可别看他年轻,实际上有着大本事呢。”

曹胜也来了些兴趣,想要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什么大本事。

“什么想法,你说说?”

陈二海笑了下,然后说道:“是这样的,刘处长给我说过,现在轴承厂的工人很多,已经有了一千多人。”

“但这么多工人,他们子女的工作厂里不可能安排的过来吧?”

曹胜闻言,眼睛慢慢亮了起来,主动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刚才不是有个工人来退职嘛,我就出去问了问,所以有了个想法。”

“曹书记,我的意思是,如果有技术工人愿意借调去我们厂里。”

“那么他可以自己带一个学徒过去,只要学徒出师,我们就给他编制转正!”

“这样的话,您看……”

陈二海说到这里,办公室里的几人都兴奋了起来。

刘新光和路志义自然不用说。


“陈二海,你在这里愣着干嘛呢?不会是又在偷看许晴雪吧?”

乡野之中的泥土路上,陈二海痴痴的望着远方,整个人似乎是被抽掉了魂。

“这、这里是大堰乡?”

看着远处熟悉的山形,陈二海似乎是反应了过来。

可乱成一团浆糊的脑子,让他还是不明白,自己明明前一刻还在后勤部的总装厂里调试坦克,怎么下一秒就到了这里。

甚至就连大堰乡这个名字,都是突然在他脑海中冒出来的。

将脑海中的记忆梳理一遍,陈二海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

“我已经穿越了,还穿越到了76年?”

陈二海颤抖着双手,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他前世也是个乡下孩子,努力读书考上军工院校,又奋力拼搏二十年,这才成为国家新型坦克的设计总师。

结果眼看自己设计出来的坦克就要交付验收,自己却穿越了?

若不是多年军工生涯养成了他坚毅的性格,此刻怕是真的要疯。

“哎哎哎,陈二海快别看了,许晴雪要过来啦!”

同伴的惊呼声惊醒了陈二海,他抬头看去,正好和迎面走来的许晴雪四目相对。

在看见许晴雪的第一眼,陈二海就愣住了神。

她就像是一只山中的精灵,与四周的乡野格格不入。

干净、整洁,眉眼之中又蕴含着迷茫。

“许晴雪,从城里下乡来的女知青。”

陈二海从记忆中翻出了对方的身份。

靠着多年接人待物的肌肉记忆,陈二海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你好。”

许晴雪意外的看向了眼前憨厚朴实的同龄人,她来大堰乡已经有段时间了,知道这里的年轻人,大多腼腆且羞涩。

脚下顿了顿,许晴雪同样点点头当做回应。

等到擦身而过的许晴雪走远,陈二海打发走身旁的同伴,循着记忆,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这是一座由泥胚和木板搭建起来的房子,屋顶铺着厚厚的稻草。

即使是大白天,屋内也显得昏暗且潮湿。

家中并没有人,父母和大哥都已经下地,只有屋外猪圈里的两头猪,正‘哼哧哼哧’的试图觅食。

推开房门,土墙上映入眼帘的便是教员画像,旁边稀稀疏疏的贴着几张破旧泛黄的年画。

拿起桌子上的陶瓷缸,陈二海灌几口凉开水下肚,这才认真的思索起来。

作为一个奋斗多年的军工人,陈二海从来不会抱怨客观环境。

任何事情对他来说,只要确定了目标,那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到。

现在唯一让他深感不安的就是,他还不确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再考一次大学,重新成为军工人?

这是陈二海下意识的想法。

可他马上又反应过来,如今还是76年,根本就还没有恢复高考。

甚至就算是明年高考恢复了,这个时代考些什么都不知道。

在屋里想了大概几分钟,陈二海很快结束了内耗。

因为他已经想通了,除非他就在这乡下种一辈子地,不然这高考他必定要去。

至于别的难题,那只能想办法去解决了。

就在陈二海确定好目标的时候,屋外却是回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

他皮肤黝黑,脸上满是汗珠,相貌和陈二海有着几分相似。

这是他如今的哥哥陈大海。

“二海,你在屋啊。”陈大海随口招呼一句,就端起陈二海面前的陶瓷缸,咕咚咕咚的灌了起来。

等到凉白开下肚,驱散了身上的燥热,陈大海这才说道:“哎呀,今天也是倒大霉,农机站整个拖拉机来,到地里就坏了,最后还是得靠我们自己来慢慢挖。”

“拖拉机?”陈二海来了兴趣,他虽然一辈子都在搞坦克,但对于拖拉机还真不陌生。

甚至他们平时开玩笑,都会说坦克是个加了铁壳的拖拉机。

“拖拉机坏了?怎么坏的?”陈二海主动问到。

“那我咋知道,反正坏了,到地里就趴那不动了。”陈大海摇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陈二海想了想,干脆拉着陈大海出门。

两人沿着土路走了半个小时,终于看见了陈大海口中的拖拉机。

这是一辆履带式的大脑袋拖拉机,巨大的前置发动机,让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微型火车头。

此时拖拉机坏在地里,旁边散落着一个工具箱。

驾驶员可能回乡里求援去了,附近也没人看管。

陈二海上前,在拖拉机驾驶位旁找到了铭牌,上面写着:

东方红-54型拖拉机。

生产单位:洛阳拖拉机厂。

生产日期:1962.9.2

在后世这都是可以进博物馆的东西了,陈二海也从来没接触过。

不过踩着驾驶位的踏板,透过已经被打开发动机罩,陈二海认出了这是一台四缸四冲程的水冷柴油机。

看着眼前这个体型巨大却似曾相识的柴油机。

陈二海突然想起,这好像和他最开始学机械设计时,书上写过的一款苏联柴油机有些相似啊。

当时,书上列举了这种柴油机的设计特点,指出了一系列的优缺点。

当这些尘封了数十年的知识点又开始在脑海中翻滚时,陈二海不由得挑了挑眉梢。

不顾陈大海的劝阻,陈二海翻身爬上去,仔细将柴油机的状况检查一遍,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从工具箱里找出合适的扳手,陈二海动作迅捷的拆开柴油机进气阀门。

将其中的滤芯和垫片清理后,再次装了上去。

陈大海此时在一旁看的心惊担颤,这可是乡里唯一的拖拉机啊,陈二海要是给折腾坏了,拆了他们家都赔不起。

“二海,二海,别弄了,赶紧下来,一会驾驶员回来了!”

听着陈大海焦急的声音,陈二海笑着捡起拖拉机摇把:“没事,我给他修好了,他回来也只会谢谢我。”

陈大海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可随着陈二海把摇把插进拖拉机,甩动膀子摇几圈。

拖拉机烟囱里冒出一股黑烟,便开始噗噗噗的响了起来,机身还伴随着巨大的抖动。

陈大海在一旁瞪大双眼,不敢置信的问道:“这、这真被你给修好了?”


陈二海原本在这边,是想着和这几个城里下乡的知青说说话,看能不能从他们手上借几本书来。

大堰乡实在是太过偏僻了,乡里根本就没卖书的地方。

想买书,还得去县里的新华书店。

结果书还没开口借,谭高飞的黑锅却是甩了过来。

陈二海还没说话,陈大海就不干了。

这年头拖拉机稀缺的很,是公社的贵重财产,弄坏了都不是赔钱的事,搞不好会被抓去劳改。

“嘿嘿嘿,你们乱说什么呢?二海怎么就弄坏你们拖拉机了?他还你们的时候,拖拉机可好好的!”

一旁有年轻人看不过去,也帮腔道:“就是,要是二海弄坏的,他怎么耕出这么多地来的?你两就是冤枉人!”

谭高飞见所有人都朝自己看来,脸上更加挂不住,指着陈二海说道:

“怎么不是他弄坏的?他一个乡下娃,不会修也不会开,私下用这拖拉机耕地,所以把拖拉机给弄坏了!”

陈大海还要争执,陈二海拉住了他,谭高飞这黑锅虽然扣得是冤枉了他,不过他也的确私自动用拖拉机了。

这官司要打起来,到时候根本说不清。

“这拖拉机用了十几年,又没有大修和保养过,毛病本来就不少,现在坏了把它修好就行,你也不用冤枉我!”

谭高飞冷着脸,骂骂咧咧的说道:“修?你来修吗?这拖拉机要是修不好,把今年的农耕耽搁了,送你判刑都是轻的!”

陈二海摇摇头,走上前去说道:“你说话不要这么冲,拖拉机启动不了就是小毛病,我现在给你修了就行。”

作为乡里仅有的中专生,又还是县里派下来的技术员,谭高飞根本就看不起陈二海,满脸不屑的说道:“就你?你能把这拖拉机修好,我跪着给你磕三个头!”

在他看来,陈二海根本不可能会有修拖拉机的本事。

先前估计就是王永田回去时,这拖拉机就已经好了,才被他偷着开了一会。

这种事情也不奇怪,有时候东西坏了踹几脚拍几下就会好,这年头的人都会这一招。

陈二海懒得跟他嘴炮,从一旁拿起扳手,把进气阀再次拆开,从里面取出滤芯。

手里拿着滤芯,陈二海看了一眼王永田,问道:“你是驾驶员对吧?”

“啊?对。”王永田点了点头。

陈二海把手上的滤芯展示给他,说道:“这滤芯用的年头太久了,你该去换一下。”

“只要换了这个滤芯,平时熄火起码能少百分之五十。”

“真的?”王永田满脸惊讶,看着陈二海手中的滤芯。

和后世常见的海绵滤芯不同,这是一个圆筒,上面有着许多吸附格。

只不过用了这么多年,里面的灰尘早就结块,不禁起不到过滤效果,甚至会影响进气量。

这也是为啥这拖拉机时不时就会熄火的原因。

陈二海简单磕了几下,将滤芯中的灰尘磕掉一些,再次将滤芯装回去,同时对王永田说道:“你试试吧,应该能启动了。”

王永田将信将疑捡起摇把,再次启动发动机。

不出所料,这次真的一把就给柴油机发动了起来!

王永田高兴的不行,瞅着陈二海说道:“哎呀,你小子行啊,居然真的修好了!”

陈二海摆摆手:“这可不算什么修好了,你这发动机要修好,必须得大修加保养,里面很多零部件最好更换。”

“不然,平日里最多算是给故障排除了。”

赵春军在一旁看了半天,此时慢慢走了过来,瞅着陈二海问道:

“我看你挺眼熟,是陈柱子家的二小子是吧?”

陈二海想了想,自己这个爹小名的确叫柱子,便点了点头:“是嘞。”

赵春军又问:“那你又是咋会修拖拉机的?还会开?”

“哦,这个啊?”陈二海想了想,编了个说法:“我喜欢这些玩意,平日里在书里看过。”

赵春军听完点了点头,这年头这种事不少。

有些人甚至能靠着使用手册当维修工。

“除了拖拉机,你还会修别的吗?”

这个问题,陈二海不是很好回答。

就这个年代的机械设备,别说是让他修,就是让他去造都没问题。

可这话说出来,别人肯定以为是吹牛。

因此,他只能说道:“那得看具体是什么了。”

赵春军想了想说:“主要是柴油机和抽水机,会修不?”

陈二海点点头:“会。”

“真会?”

“真会。”

赵春军摸出一包不知道揣了几天的红塔山,抖出一根放进嘴里。

这烟是他战友从云南寄来的,平时他都舍不得抽,只是这会懒得去卷焊烟了,弄一根来过过瘾。

把烟抽完,赵春军想了半天,突然问道:

“你小子现在应该没工作吧?我给你安排个工作咋样?”

这倒不是他对陈二海有多看重,主要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大堰乡有一处工矿企业,名叫咸池煤矿,煤矿的规模不大,产量也不高,属于是公社企业。

矿上原来有机修工,只不过因为生病,已经送去了县医院治疗。

但矿上的机械老旧,离了机修工,三天两头影响生产。

所以这几天公社书记一直缠着赵春军,想让他去矿上顶几天。

赵春军年岁不小了,当兵的时候腿上又落了点毛病,不想去矿上遭那个罪。

至于王永田和谭高飞,赵春军根本就没指望过。

谭高飞倒是想去,但赵春军知道他去了也搞不转,到时候还得麻烦自己。

现在遇见了陈二海,赵春军就起了心思。

要是陈二海去了能搞转,到时候也不用麻烦他了。

这对于陈二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去了虽不会成为正式工,工资却是实打实的,比在家里种地好多了。

陈二海问了一番,有些心动。

他想要参加高考是需要花钱读书的。

家里的情况他知道,根本就拿不出钱来支持他。

去煤矿上当几个月机修工,至少能挣些买书的钱。

“那我什么时候能去?”

见陈二海直接答应下来,赵春军有些惊讶:“你不用问问你爸妈?”

“他们会支持的。”陈二海笃定的说到。

这年头当工人可不仅是光荣,还有实打实的好处。

赵春军一想也是:“我今天就回去找书记说,明天你来乡里,我让他送你去矿上!”

谭高飞在一旁听着,脸色黑的跟煤炭一样。

这年头煤矿可是个好去处,工资比在公社高多了。

他这几天缠着赵春军,就是想让他推荐自己去。

结果没想到,居然被陈二海给截了胡。

当晚,陈二海家,晚饭已经做好,可因为母亲刘小梅还要喂猪,一家人都在等她。

在这个家里,最辛苦的就是刘小梅。

不仅平时要喂猪,要给一家人做饭,忙的时候还得下地。

等家里猪先吃上,一家人终于开始吃饭。

陈二海就着咸菜,喝了一碗碴子粥,放下筷子说道:“今天我帮着修好了拖拉机,赵站长说想让我去矿上当机修工。”

陈得柱停下筷子,惊讶的问道:“赵春军?他跟你说了?让你去矿上?”

“嗯,他说他今天去找书记,明天送我过去。”

三人脸上即惊讶又高兴,这年头家里有个工人,那可是不得了。

地里刨食,辛苦个半死,一年到头根本看不见钱。

工人可有实实在在的工资。

特别是煤矿铁矿上的工人,工资更高。

很多生产标兵,每个月拿的比干部还要多。

在陈得柱三人看来,就算陈二海只能去矿上当个学徒工,那一个月起码也有几块钱了。

陈大海更是满脸羡慕的问道:“那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啊?我有的是力气,可以去井里挖矿!”

刘小梅板着脸训斥道:“胡扯什么?谁让你敢下矿了?”

这年头煤矿工作又赃又累,更可怕的是还经常有事故。

自从五几年大堰乡的煤矿开工以来,刘小梅可没少听说矿上死人的事。

所以刘小梅听见陈大海的话,下意识就开始训斥。

但如果陈大海真有资格去井里挖煤,刘小梅又多半会高兴。

还是那句话,农民对于工人的收入,有着天然的羡慕。

陈得柱没理会两人,只对陈二海叮嘱道:“那既然有这个机会,你去了矿上可要好好学,争取早点成为正式工,以后也好给你说媳妇。”

当晚,陈家三人辗转反侧。

陈二海是睡不惯着稻草床,总感觉有虱子在身上爬。

陈得柱夫妇则商量着,要是二小子真能去矿上,就该取块腊肉去谢谢赵春军。

至于陈大海,他沾着枕头就睡,一觉直到天亮才起来。

第二天一早,陈二海迷迷糊糊的从床上起来。

刘小梅已经喂好了猪,正在准备早饭,陈得柱则悄悄把陈二海拉到一旁,塞给他一点钱。

让他等会去找赵春军前,先去乡里的供销社买‘四样礼’提过去。

所谓四样礼,各地各有不同,在大堰乡一般是白糖、罐头、外加一包烟和一瓶酒。

烟和酒有几种选择,主要看送礼的人情有多大,要是实在太大,烟还可以买一条。

陈二海想了想,没有拒绝,把钱给收了下来。

他知道这钱是两口子攒起来给他和大海取媳妇用的,现在算提前预支。

出门时天还没亮,走了一个小时,来到乡里时,天色终于亮开。

陈二海循着记忆找到供销社,隔着老远,就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

是许晴雪,她远远的站在供销社门外。

和以前一样,她依旧与周围的环境疏离开,就仿佛处于另一个世界。

陈二海略微犹豫片刻,走过去打了个招呼:“你好啊,又见面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