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海平林惠的其他类型小说《铅坠与红绳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丛含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出潮湿的霉味,却依稀能辨当年林惠用超市广播系统录的留言:
《铅坠与红绳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出潮湿的霉味,却依稀能辨当年林惠用超市广播系统录的留言:
过期的超市宣传单捆成垫脚纸。
油墨印着的“限时特惠”字样在她虎口蹭开一片蓝,像多年前给女儿拓印手脚印的颜料。
陈海平记得那天小蕊把石膏模型打翻在地,林惠跪着收拾碎片,后颈脊椎骨凸起的位置粘着几点石膏粉。
“车后胎该换了。”
林惠突然说。
她正在用纸巾擦拭铅坠上的红绳,陈海平这才发现妻子右手小拇指的创可贴换了新的,边缘卷着淡黄的碘伏痕迹。
上周三他应酬晚归,看见厨房垃圾桶里躺着染血的厨余——林惠总在切土豆时走神。
回程途中他们谁都没提裁员的事。
晨雾漫过挡风玻璃,陈海平打开雨刷器,机械臂在玻璃上划出扇形盲区。
林惠忽然伸手调低空调温度,这个动作让她的婚戒磕到旋钮,细小的刮擦声里,陈海平瞥见妻子无名指根部因常年戴戒指留下的白痕,像套着一圈褪色的月光。
超市早班交接还有两小时。
林惠指挥陈海平把车停进老旧小区,楼道里飘着腐乳和降压药的味道。
401室门把手上挂着社区发的灭蟑饵剂,塑料包装在穿堂风里簌簌作响。
陈海平摸钥匙时碰到裤袋里折叠的裁员通知书,纸张边缘已经起了毛边。
“小蕊班主任说...”林惠弯腰换拖鞋时顿了顿,后腰露出一截医用膏药,“这届高考可能要新增人工智能选修课。”
她总能把惊雷般的信息裹在棉花里说出来,就像十年前通知他父亲胃癌晚期时,正往洗衣机里倒柔顺剂。
陈海平站在玄关的阴阳交界处。
龟背竹叶子垂下来,在他西装肩头投下蛛网状的影。
鱼桶里的水声不知何时停了,鲶鱼鳃盖缓慢开合,吞吃着晨光里浮动的尘埃。
他突然看清餐边柜上那个十字绣抱枕——鸳鸯的眼睛不知何时脱了线,褐色的丝缕垂下来,像流着泪的睫毛。
冰箱突然发出压缩机启动的嗡鸣。
林惠已经系上围裙,从冷冻室取出结霜的饺子,塑料袋上的冰碴落在她拖鞋的绒毛上。
“三鲜馅的,”她背对着他说,“上周包多了。”
陈海平注视着妻子后颈随动作起伏的骨节。
雾散了,阳光从阳台晾晒的床单缝隙漏进来,在她发梢织出一层金网。
那些没说的话在喉头滚成灼热的铅坠,他却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婚礼上,
波光间,智能钓竿正通过震动频率,将铅坠里的遗书逐字转译成涟漪。
林惠蹲在礁石旁,把八宝粥易拉罐剪成小船。
陈海平看见褪色的“平安”二字浮在浪尖,像二十年前顺着红盖头滑落的梅花瓣。
殡仪馆的冰柜发出钓箱制冷机的嗡鸣。
陈海平抚摸着玻璃棺上的霜花,突然发现这与他卖掉的钓具包霉斑形状相似。
林惠的寿衣是女儿选的淡紫色,渐变的裙摆让人想起她最后涂的那瓶指甲油。
守灵夜,小蕊拆解了所有机械钓竿。
北斗模块在供桌上闪着绿光,将铅坠的移动轨迹投射在墙面——无数猩红光点正在中国地图上缓慢西移,最终汇聚在青海湖西南岸。
她突然想起初中地理课本上的知识:那是湟鱼洄游产卵的古老航道。
葬礼司仪递来骨灰盒时,陈海平摸到内衬的丝绸纹路。
这触感让他想起结婚时盖头的苏绣,又像是那条鲶鱼入锅前最后的挣扎。
小蕊突然抓住他的手腕:“爸,湟鱼从来不用铅坠。”
他们连夜驱车赶往机场。
后备箱里的钓具箱装着林惠的骨灰盒,安检X光机显示出的轮廓,恰似二十年前超声波机里蜷缩的胎儿。
当飞机掠过青海湖上空时,陈海平终于展开那张被药液浸透的病历纸,背面是林惠用棉签蘸着碘伏写的完整遗书:“海平,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看的《银鳞传说》吗?
你说洄游的鱼群会在月光下写信。
现在我的心脏也变成漏网的鱼了,别用钓线追它,让北斗带你去产卵地——替我看看那些来不及睁眼的鱼宝宝。”
湖岸经幡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小蕊跪在浅滩组装改良钓竿,没有铅坠的丝线末端系着八宝粥船。
当骨灰混着奶粉撒入船舱时,数万条湟鱼突然跃出水面,银色鳞片在空中拼出断续的摩斯密码。
陈海平颤抖着摸出老式钓竿。
二十年未换的尼龙线自动崩直,在湖面划出锐利的水痕。
线头消失在鱼群中央的刹那,他感觉掌心传来剧烈震颤——不是鱼咬钩的拖拽,而是新生儿踢动子宫般的生命律动。
小蕊的示波器突然爆发出声波图谱。
那些被机械转化的涟漪密码,正与林惠临终前的心电图完美重叠。
最后一道频率峰值显示的时间,精确对应着三十七年前电影散场时,少
林惠绣着鸳鸯的红盖头被风吹落时,她也是这样背对着他,后颈白皙的皮肤上粘着两瓣梅花妆。
周六的鲶鱼头豆腐汤在砂锅里咕嘟了整夜。
林惠把电磁炉调成保温模式时,陈海平正用美工刀剖开鱼腹。
鲶鱼内脏在报纸上摊成暗紫色沼泽,他忽然发现鱼鳔上附着透明晶状体——多年前父亲临终前咳出的痰盂积液,也有这种诡异的虹光。
门锁转动声比预计早了两小时。
小蕊拖着贴满动漫贴纸的行李箱挤进来,发梢还粘着地铁空调的寒意。
“爸你居然钓到鱼了?”
她凑近梳理台,手机镜头扫过砧板上的鱼头。
陈海平下意识用后背挡住裁员通知书的纸角,腥气在围裙上结成壳。
林惠从厨房探出头时,小蕊正在拆伴手礼盒。
“网红生吐司,要排队三小时呢。”
塑料包装撕裂声里,陈海平看见妻子迅速抹掉眼角的湿润。
女儿永远不会知道,货架标签员林惠昨天特意调班,就为去银行把五年定期存款改成活期。
<饭桌上鲶鱼眼珠随汤勺搅动缓缓上浮。
小蕊夹走鱼眼下最嫩的月牙肉,这是她六岁起养成的习惯。
“我们科创小组拿了省赛银奖,”她舔掉筷子上的酱汁,“下个月要去深圳路演。”
林惠盛汤的手晃了晃,汤汁在碗沿烫出一道白痕。
陈海平数着碗底葱花,想起妻子医保卡最近频繁出现的“焦虑状态”诊疗记录。
深夜,陈海平在阳台晾晒钓线。
月光下尼龙线泛着手术缝合线的青白,让他想起林惠剖宫产疤痕的形状。
客厅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小蕊失手打翻了十字绣抱枕旁的马克杯。
“这鸳鸯怎么哭花了?”
女儿举着脱线的绣品凑近台灯,林惠蹲着收拾瓷片的背影凝成石膏像。
陈海平注视着妻子后颈随呼吸起伏的骨节,那些关于裁员、房贷、手术费的话在喉头滚了又滚,最终变成对女儿的问句:“要不要看爸爸新买的钓竿?”
储物柜门打开的瞬间,陈海平闻到了铁锈味。
去年台风季渗入的雨水在钓具包上霉出黄斑,拉链卡着半截红绳。
小蕊突然举起手机:“爸你上热搜了!”
屏幕冷光里,他看见自己佝偻在江边的背影,配文是:凌晨三点神秘钓鱼人。
热门评论第一条写着:“八
江边此起彼伏的鱼汛声。
陈海平突然看清林惠枕下的物件——那把美工刀,刀刃还凝着鲶鱼腹腔的黏液。
女儿蜷缩在陪护椅里,正用创可贴包扎撕破的指尖,超市宣传单捆成的垫脚纸散落满地,每张都印着触目惊心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