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间,智能钓竿正通过震动频率,将铅坠里的遗书逐字转译成涟漪。
林惠蹲在礁石旁,把八宝粥易拉罐剪成小船。
陈海平看见褪色的“平安”二字浮在浪尖,像二十年前顺着红盖头滑落的梅花瓣。
殡仪馆的冰柜发出钓箱制冷机的嗡鸣。
陈海平抚摸着玻璃棺上的霜花,突然发现这与他卖掉的钓具包霉斑形状相似。
林惠的寿衣是女儿选的淡紫色,渐变的裙摆让人想起她最后涂的那瓶指甲油。
守灵夜,小蕊拆解了所有机械钓竿。
北斗模块在供桌上闪着绿光,将铅坠的移动轨迹投射在墙面——无数猩红光点正在中国地图上缓慢西移,最终汇聚在青海湖西南岸。
她突然想起初中地理课本上的知识:那是湟鱼洄游产卵的古老航道。
葬礼司仪递来骨灰盒时,陈海平摸到内衬的丝绸纹路。
这触感让他想起结婚时盖头的苏绣,又像是那条鲶鱼入锅前最后的挣扎。
小蕊突然抓住他的手腕:“爸,湟鱼从来不用铅坠。”
他们连夜驱车赶往机场。
后备箱里的钓具箱装着林惠的骨灰盒,安检X光机显示出的轮廓,恰似二十年前超声波机里蜷缩的胎儿。
当飞机掠过青海湖上空时,陈海平终于展开那张被药液浸透的病历纸,背面是林惠用棉签蘸着碘伏写的完整遗书:“海平,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看的《银鳞传说》吗?
你说洄游的鱼群会在月光下写信。
现在我的心脏也变成漏网的鱼了,别用钓线追它,让北斗带你去产卵地——替我看看那些来不及睁眼的鱼宝宝。”
湖岸经幡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小蕊跪在浅滩组装改良钓竿,没有铅坠的丝线末端系着八宝粥船。
当骨灰混着奶粉撒入船舱时,数万条湟鱼突然跃出水面,银色鳞片在空中拼出断续的摩斯密码。
陈海平颤抖着摸出老式钓竿。
二十年未换的尼龙线自动崩直,在湖面划出锐利的水痕。
线头消失在鱼群中央的刹那,他感觉掌心传来剧烈震颤——不是鱼咬钩的拖拽,而是新生儿踢动子宫般的生命律动。
小蕊的示波器突然爆发出声波图谱。
那些被机械转化的涟漪密码,正与林惠临终前的心电图完美重叠。
最后一道频率峰值显示的时间,精确对应着三十七年前电影散场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