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笑话,例如把 “凉茶”(liâng tê)说成 “良栖”(liâng tē),把 “汕头”(Suan-tôu)说成 “船头”(Suan-thau)等等,引得老人们哈哈大笑,但也让他的潮汕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不少。
聊了一会儿,陈宇航向老人们告别,继续在汕头市区里逛了起来。
他来到了人民广场,这里是汕头市区的中心,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座高大的雕塑,是汕头经济特区成立纪念碑。
纪念碑周围,鲜花簇拥,彩旗飘扬,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广场上,人流如织,有穿着朴素的本地市民,也有穿着时髦的香港客商,还有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表情。
陈宇航看到,广场周围的宣传栏上,张贴着大幅的标语和海报,上面写着 “热烈庆祝汕头经济特区成立!”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
“建设美好汕头,迎接八方来客!”
等等,充满了时代气息。
他这才意识到,今天是汕头经济特区正式挂牌的日子(虽然实际上汕头经济特区是1981年1月1日正式启动,这里为了剧情需要,时间有所提前)。
难怪市区里这么热闹,这么多人。
汕头,这座曾经沉寂多年的海滨城市,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陈宇航沉浸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的喜悦氛围中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后生仔,看你在这里站了这么久,是对这个纪念碑有兴趣吗?”
陈宇航转过身,看到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一副老花镜的老先生,正站在他身后,笑眯眯地看着他。
老先生年纪约莫六七十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
“老先生,您好。”
陈宇航礼貌地跟老先生打招呼。
“不用客气,看你样子,不是本地人吧?”
老先生问道。
“是的,我是从广州来的。”
陈宇航如实回答。
“广州来的好啊!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汕头现在也要搞特区了,以后肯定也会像广州一样,发展得越来越好!”
老先生感叹道,语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