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风止于盛夏抖音热门全局》,由网络作家“刘佳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蝉鸣声撞进教室时,我正攥着书包带在走廊罚站。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玻璃浆,把瓷砖地面浇得明晃晃的刺眼。教导主任的咆哮从办公室门缝里漏出来:“转学生第一天就迟到?让你家长现在来学校!”我盯着鞋尖上开裂的胶边,听见身后传来懒洋洋的脚步声。“老陈又训人呢?”我转头时,阳光正从那人肩头滑落。他单肩挂着书包,制服扣子开到第三颗,锁骨处沾着块靛蓝色颜料。教导主任突然拉开门,我踉跄着撞进一片薄荷味的气息里。“江屿!说过多少次不许翻墙!”主任的圆珠笔几乎戳到他鼻尖。他侧身把我挡在阴影里,举起手里滴水的塑料袋:“给美术室送丙烯颜料,正门锁了。”袋子里五颜六色的软管在阳光下像一捧湿漉漉的彩虹。这是我第一次记住他的名字。他在走廊逆光中回头时,睫毛在脸上投下的...
《风止于盛夏抖音热门全局》精彩片段
蝉鸣声撞进教室时,我正攥着书包带在走廊罚站。
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玻璃浆,把瓷砖地面浇得明晃晃的刺眼。
教导主任的咆哮从办公室门缝里漏出来:“转学生第一天就迟到?
让你家长现在来学校!”
我盯着鞋尖上开裂的胶边,听见身后传来懒洋洋的脚步声。
“老陈又训人呢?”
我转头时,阳光正从那人肩头滑落。
他单肩挂着书包,制服扣子开到第三颗,锁骨处沾着块靛蓝色颜料。
教导主任突然拉开门,我踉跄着撞进一片薄荷味的气息里。
“江屿!
说过多少次不许翻墙!”
主任的圆珠笔几乎戳到他鼻尖。
他侧身把我挡在阴影里,举起手里滴水的塑料袋:“给美术室送丙烯颜料,正门锁了。”
袋子里五颜六色的软管在阳光下像一捧湿漉漉的彩虹。
这是我第一次记住他的名字。
他在走廊逆光中回头时,睫毛在脸上投下的阴影如同蝴蝶振翅,发梢沾着的金粉簌簌落在我的肩头。
高二(3)班的吊扇在头顶苟延残喘地转着。
班主任敲着黑板喊“新同学自我介绍”,我盯着第三排靠窗的空位,那里有本摊开的《芥子园画谱》,纸页间夹着半块融化的巧克力。
突然有人拽着我的书包带往后扯,江屿的体温透过衬衫烙在我手肘:“那是我的位置。”
我跌坐在他后排的椅子上,看他反手将画谱抛向空中。
书页哗啦啦翻到山水卷那章,铅笔速写覆盖了原本的松石皴——竟是只叉腰骂人的卡通版班主任。
前排女生憋笑的肩膀在发抖,我的自动铅笔突然滚到他脚边。
他弯腰捡笔时,后颈凸起的骨节像未雕琢的玉山子。
笔杆递过来时带着温热的触感,我瞥见他虎口处结痂的齿痕,像枚小小的月牙。
真正说上话是在三天后的黄昏。
我被值日生的水桶绊倒,作业本天女散花般飞出去。
江屿蹲在走廊拐角涂鸦,炭笔在墙上画了只长翅膀的猪。
他单手接住即将摔碎的保温杯,我慌忙去抢沾了泥水的作文本,却抓住他来不及收回的手指。
“《暗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他念出我作文标题时,夕阳正从我们交叠的指缝间流过。
我触电般缩回手,他却把本子举到眼前细看:“这句比喻不错——‘心跳声像被困在玻璃罩里
时,铁锈割破了指尖。
血珠渗进锁孔时,我听见走廊传来教导主任的呵斥:“保送生就能翘晚自习?”
苏妍的笑声像玻璃弹珠滚过瓷砖地:“教授要看我们合作完成的毕业创作呢。”
美术室搬空那天,我在垃圾桶里翻到半幅撕毁的油画。
画布上穿校服的女孩只剩半张脸,裙摆的蓝色被黑色颜料粗暴覆盖,角落的署名日期停在我们冷战的第一天。
江屿突然出现在门口,帆布鞋碾碎了我脚边的松节油瓶:“学校要改建画室。”
我们蹲在满地狼藉中整理残稿时,他捡起我刻意避开的画框。
那幅《等海的人》只剩波涛汹涌的色块,礁石上模糊的人影被刮刀划得支离破碎。
“今年校庆展……”他喉结动了动,沾着油彩的手指蜷成拳,“要不要一起……林夏!”
班主任举着月考排名表砸开门,“年级第三还在这磨蹭?”
我站起来时踢翻了洗笔筒,靛蓝色污水漫过他的限量球鞋。
他低头擦拭时,我看见他手机屏保还是苏妍在画室比心的自拍,背景是我们拆到一半的星空墙绘。
---百日誓师大会那天下着铅灰色的雨。
我盯着江屿空荡荡的座位,听校长激情澎湃地喊“逆袭神话”。
苏妍作为保送生代表上台时,锁骨处晃着那枚真正的银海鸥:“感谢搭档江屿同学,我们的装置艺术已入围美院新锐奖。”
礼堂顶灯突然熄灭,投影幕布播放起他们的创作纪录片。
镜头里江屿正在焊接金属海鸥骨架,苏妍从背后给他系围裙,手指缠绕的慢镜头像某种宣言。
当特写对准作品名称《赝品博物馆》时,我嚼碎了含在舌尖的柠檬糖。
散场时我在器材室后门堵住江屿。
他校服沾着金属碎屑,指缝嵌着未洗净的焊锡。
“解释。”
我把揉皱的展览手册拍在墙上,他后退时撞响铁架,石膏像的残肢噼里啪啦砸下来。
“苏妍父亲是策展人,”他徒手接住即将坠地的维纳斯,“作品需要话题性。”
血从他掌心滴在我鞋尖上,我掏出医务室顺的纱布却被他推开。
“政审需要获奖背书,”他扯下沾血的绷带缠住维纳斯断臂,“等保送公示结束就……就像等海市蜃楼消散?”
我踩碎手册上他们并肩谢幕的照片,“你早知道自己等
,远处传来似曾相识的引擎轰鸣。
但没有回头。
---暮色沉入海平线时,我在民宿露台晾干修复好的贝壳风铃。
老板指着墙上泛黄的合照惊呼:“这不是你吗?”
照片里穿校服的女孩正在海边写生,身后是偷拍少年飞扬的衣角。
日期停在我们决裂的前一天。
手机在这时震动,陌生号码传来简讯:“等海的人该去看真正的潮汐。”
附件是实时潮位图,洱海今夜将迎来千年一遇的超级满月。
我摩挲着星座仪底座的刻痕,突然发现“夏”字右下角藏着极小的二维码。
扫描后的全息投影铺满整面白墙,十七岁的江屿正在暴雨中奔跑。
他怀里护着被苏妍父亲撕碎的画作,冲进打印店求老板塑封残片。
视频进度条走到最后,成年的他对着镜头举起调色刀:“来验收你的海吗?”
我将风铃挂在檐角,贝壳相撞的声响惊起夜鹭。
月光下的大海正在涨潮,而我的帆布鞋始终没有沾上半点浪花。
---凌晨三点的画廊监控拍到神秘访客。
那人站在《等海的人》前良久,往捐款箱投入枚生锈的铜钥匙。
晨光熹微时我打开箱子,钥匙串上挂着半块橡皮——当年他切给我的十七块道歉信,最后一片写着:“等不到潮汐的话,就做自己的海。”
风铃在晨风中碎成一场太阳雨。
我握紧橡皮走进修复室,将365幅画里的校服少女全部重绘为潜水员。
她们穿梭在自愈的珊瑚礁间,腕表闪着“林夏蓝”的荧光。
展览手册补充页印着新简介:“所有等待都会成为海风,而风终将止息于属于自己的盛夏。”
涌出47条未发送的草稿。
最后一条停在高考次日凌晨:“监听原件在0927柜,政审材料是伪造的,保送名额还你了。”
附件里躺着苏妍父亲的转账记录,以及美院撤回保送的通知函。
---画展筹备期撞上校庆。
我在礼堂调试全息投影时,老校长颤巍巍递来铁盒:“当年拆迁队从喷泉池捞的。”
那颗第二颗纽扣裹着水垢,银链穿起的小玻璃瓶里,蜷着用血写就的摩斯电码纸条。
生物实验室的紫外线灯下,字迹显形为:我等的海从来都是你。
布展那天下起太阳雨。
我把江屿的365幅画藏在全息幕布后,观众只会看见光鲜的《赝品博物馆》获奖证书。
揭幕式进行到致辞环节,苏妍戴着海鸥胸针闯进来:“这些赝品……”礼堂顶灯骤灭,全息投影突然切换成手机里的证据链。
观众席哗然中,我对着暗处轻笑:“感谢苏小姐为艺术献身的表演。”
她踉跄后退时,我瞥见角落闪过穿连帽衫的身影,指间转着未点燃的烟。
---台风登陆那夜,我在画廊地下室修补那幅《等海的人》。
风暴撞碎玻璃的瞬间,有人从身后替我挡住飞溅的残片。
血腥味混着薄荷气息漫开时,我握着刮刀的手停在半空:“修复剂在第三层抽屉。”
<江屿的绷带缠得很笨拙,掌心的陈年疤痕叠着新伤。
我们沉默地拼贴那幅被苏妍撕毁的墙绘,直到他蘸着“林夏蓝”补完最后一笔浪花。
“洱海气象局说今晚有荧光海。”
他突然开口,腕上的红蓝幸运绳早已褪成灰白。
我举起紫外线灯照向画布,十年前藏在颜料里的荧光粉骤然苏醒。
蓝鲸在虚幻的浪潮中摆尾,摩斯电码的光斑顺着纽扣银链爬满墙面,拼出跨越十年的回应:“你的鲸鱼一直在呼吸。”
---天亮时只剩狼藉的画室。
江屿躺过的沙发余温尚存,茶几上留着半管挤扁的“林夏蓝”。
实习生惊呼着冲进来:“林老师!
有个匿名包裹!”
撕开层层防撞膜,碎成八瓣的玻璃海鸥被焊成星座仪,底座刻着洱海坐标与今日日期。
我抱着星座仪走向海边时,咸涩的风灌满衬衫。
礁石上摆着未拆封的画具箱,调色板上挤着新鲜的钴蓝与群青。
潮水漫过脚踝的瞬间
线,消失在喷泉池荡漾的彩虹里。
---离校那日我在储物柜发现生锈的铜钥匙。
0927号柜里躺着蒙灰的贝壳风铃,最底端的海螺壳内壁刻着极小字:林夏的鲸鱼会在真实海域呼吸。
我把风铃挂回美术室废墟时,拆迁队的电钻正凿穿我们摔过颜料的墙。
暮色中有人影渐近,江屿背着画板逆光而立。
他拆下风铃系在画架顶端,调色板上挤满新鲜的“林夏蓝”。
我们沉默地画完最后一幅墙绘:搁浅的蓝鲸在月光下化成泡沫,鱼群衔着校服纽扣游向深海。
保安的手电光扫过来时,他忽然抓住我沾满颜料的手:“等公示期结束……”我抽回手指在墙上划出断崖,蓝色泪滴坠落在鲸鱼空洞的眼窝:“等不到的,江屿。”
我们最后的作品在第二天被覆盖成校训标语。
但没人发现,字母缝隙里藏着用荧光颜料写的求救信号,那是摩斯电码版的“林夏蓝”。
洱海的风裹着水腥气撞进画室时,我正在给新收购的油画除尘。
展览灯扫过右下角斑驳的“JY”署名,调色盘突然从手中坠落——那抹褪色的蓝,是十年前就该干涸的“林夏蓝”。
画廊实习生举着登记册跑来:“林老师,捐赠者要求面交证书。”
我转身时撞翻修复剂,松节油味漫开的瞬间,玻璃门外闪过半张侧脸。
那人抬手遮挡阳光的姿势与记忆重叠,指节上淡化的齿痕像枚陈旧月牙。
---故地重游是在梅雨季。
母校美术室改建成AI绘画体验馆,那面绘着蓝鲸的墙成了全息投影屏。
我在器材室废墟捡到半枚生锈海鸥吊坠时,雨水正顺着领口滑进脊椎。
管理员举着电筒呵斥:“拆迁区危险!”
光束晃过墙角某处荧光,摩斯电码的蓝点拼成“0927”。
深夜撬开封存的储物柜,霉味中浮出蒙尘的画箱。
掀开盖布的刹那,洱海的涛声穿透十年光阴——江屿的毕业创作根本不是装置艺术,而是365幅手掌大小的油画。
每幅都是穿校服的女孩:在走廊罚站、蹲着捡银杏叶、踮脚够《雪国》书脊……最后一幅定格在暴雨中的美术室,穿白衬衫的少年跪在地上拼凑碎玻璃,身后是苏妍撕毁的《赝品博物馆》授权书。
压在箱底的手机早已没电,充电瞬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