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
母亲生前设计的温度感应装置。
在识别到特定矿物质后开始震动。
“退后!”
李砚舟突然扯着我扑向墙角。
生锈的铁柜后传来齿轮的转动声。
暗格弹开的瞬间。
二十年前的灰尘混着柴油味扑面而来。
泛黄的笔记本并列躺在防水箱里。
母亲生前的蓝皮本上别着蝴蝶标本。
李婉清的灰布面本上拴着半截银链。
当我们将两本笔记拼合时。
撕裂的缝隙竟组成完整的矿区地图。
而交叠的日期显示她们在死前三天见过面。
“9月9日,林素心记者教我暗房技术。”
李婉清的字迹稚嫩却工整。
“林记者说,等我孩子再大些,就认她做干妈。”
母亲笔记本上的字迹却洇开一片水渍。
“9月10日,李婉清冒险拍到宋副市长的收金条。”
“我必须加快进度!”
23柏林拍卖行的保险库里。
紫外线灯扫描过李婉清的布面笔记本。
隐写药水显露出惊人真相。
在记录张家罪证的页码间。
夹着张泛黄的认亲契:“若遭不测,吾儿李砚舟将托付林素心姐姐——李婉清绝笔。”
我攥着那张认亲契跌坐在波斯地毯上。
拍卖师递来的红茶泛起涟漪。
监控视频里。
李砚舟正在苏黎世银行打开保险箱。
他手中银镯的断口正对着摄像头。
与认亲契上的手绘纹路完全契合。
日子一天天过去。
说不清是为什么。
我跟李砚舟之间好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4李砚舟徒手掰开变形的电梯门时。
血正从他虎口往下滴。
我们被莫名困在兴隆大厦的紧急逃生井里。
上方传来杀手搜查的脚步声。
他忽然把我推进夹角。
温热的呼吸扫过我冰凉的耳垂:“别动。”
我后背紧贴着他的胸膛。
隔着衬衫能摸到那道地质图疤痕的凸起。
他的心跳比我们头顶的脚步声更快。
某种陌生的共振顺着脊柱窜上来。
让我想起第一次读懂混凝土应力方程时的颤栗。
“为什么救我?”
我盯着通风口漏下的光斑。
他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我的蝴蝶胸针。
这个动作持续了整整二十三秒。
直到追兵的脚步声消失在消防通道。
“因为你的温度。”
他突然扯开领带包扎着伤口。
没头没尾地说道:“和当年矿洞里的岩层测温仪一样,超过临界值就会预警。”
25在实验室的氙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