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掌柜才说完,伙计眼疾手快的抱出一套书,放在青年的面前,就见他随意翻了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吩咐道:“先送到马车上,我回去看,要是不好,你们这店也别开了。”
说完,他摇着扇子走了,伙计赶忙带着话本子跟上去。
姜宁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
这公子身穿锦袍,气度不凡,看上去并非寻常百姓,怎会对这些市井话本子如此在意?
姜宁突然灵机一动,抄书哪有写话本子赚钱啊?看看现代那些作家,写的好的收入都能上财富榜了。
这古代再落后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回去就跟陆怀安建议去。
李掌柜等人走后,转身就看到柜台上放着的陆怀安的字迹,拿起来边看边捋着胡须点头。
“确实是好字,笔触既有刚劲有力的一面,又有柔和温润的一面,刚柔相济。这是你家谁写的?”李掌柜笑着问姜宁。
“我相公写的。”听到陆怀安被夸赞,姜宁也挺高兴的。
“小娘子好福气,那就《诗》《书》各抄一本吧,给你三两银子如何?”
伙计这时从外头回来,听到自家掌柜这么说,惊呼:“掌柜的,这个价格恐怕县里没几个人能超过的——”
姜宁一听,好家伙,本来还想问问两本书有多少字来着,也不问了,直接同意了。
于是,姜宁高高兴兴交了四两押金,拿了两本书和一点儿笔墨纸砚答应十天内交货,走出了书铺。
出了书铺,姜宁离开书院街,往东市的主街走去。
与西市主街被各路商贩占满不同,东市主街看着高大上许多,没有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
每家店铺的金字招牌下,似乎都写着没钱勿扰的字眼。
姜宁慢悠悠的逛着,一路左瞧右看,很快她停在一家叫‘锦绣阁’的店铺门口。
这家店铺有五个开间,上下两层,大门口摆放着两尊石狮子,很是气派。装饰与其他店铺相比,显得更加精致和考究。
吸引姜宁目光的,主要是大门两侧竟然做成橱窗模式,木质人形模特身上穿着华服,或站或坐栩栩如生,模特后面则是挂着各种不同花色的布料,想不到这家店的东家思想挺超前的。
姜宁抬步往店里走去,立马有店伙计迎上来,他打量了一下粗布麻衣的姜宁,笑着问道:“姑娘有什么需要,小的可以帮您!”
姜宁没想到竟然没被赶出去,毕竟她的打扮一看就跟这店不匹配。姜宁心中对这家店的印象顿时好了许多,她笑着道:“我想问一下,你们这儿可收绣品?”
伙计道:“如果是好的自然是收的。”
“那你看下我这绣品如何?”姜宁也不磨叽,她从手挎的篮子里拿出牡丹双面绣帕出来,递给伙计。
伙计接过一看,上面绣着一大一小两朵并蒂牡丹,边上衬托着几片层次不同的绿色,栩栩如生。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绣法,两面都能看出花样来,走线,针脚也是上乘,自家绣娘恐怕也比不过。
好东西,伙计自己不敢做主,他收起帕子,对姜宁说道:“姑娘您在这边稍坐一会儿,我去请掌柜过来。”
说完他就把姜宁领到大堂东侧的雅座处坐了,并给她倒了一杯茶。
过了半晌,伙计带着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走过来,那男子神态亲切,他热情地对姜宁说:“这位姑娘,鄙人姓赵,敢问您怎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