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
他心中明白,自己真正的使命不是成为一代名士,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找到可靠的盟友,重振汉室。
夜深人静,刘协伏案疾书。
黄月英端来清茶,轻放在案边。
“夫君又在写什么?”
刘协收起竹简:“只是记录些所思所想。”
黄月英没有多问,只是默默为他添了茶水。
她始终是这样,理解他的沉默,尊重他的秘密,却又在关键时刻给予他最需要的支持。
刘协望向窗外明月,喃喃道:“时机未到,尚需等待…”黄月英柔声道:“无论夫君等待何事,妾身都会一直陪伴左右。”
刘协转身,望向这个聪慧贤淑的妻子。
在她温柔的注视下,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与力量。
也许,这场看似荒谬的婚姻,实则是上天的安排,是他重振汉室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隐居山中,日日研读兵书,思考天下大势。
偶尔下山,替人解难,名声渐起。
建安十二年春,消息传入南阳——刘备败走荆州,投奔刘表。
刘协放下竹简,陷入沉思。
窗外春雨绵绵,竹叶摇曳,恰似他摇摆不定的心绪。
“夫君,茶凉了。”
黄月英换上热茶,瞥见案上摊开的书信。
她并未多问,只是轻声道:“听闻刘使君在荆州,颇得刘景升器重。”
刘协抬头,望见妻子平静的面庞。
数年来,他从未向她透露身份,却总觉得她早已洞悉一切。
“是啊,那刘玄德,倒也算个人物。”
“夫君可曾想过出山?”
黄月英问得直接。
刘协微怔。
近年来,他借诸葛亮之名在南阳隐居,虽有“卧龙”美誉,却始终未曾真正出仕。
曹操盘踞北方,袁绍覆灭,江东孙氏蓄势待发,荆州刘表年迈体弱——乱世棋局已然明朗。
“此非偶然。”
刘协低声道,“玄德三顾茅庐,方请卧龙出山。
今非其时。”
黄月英轻轻一笑:“夫君是说,要等刘备三顾,才肯出山?”
“非也。”
刘协摇头,“是说,若要扶助刘备,须得他三顾茅庐而来。”
黄月英恍然,不再言语。
次日,刘协邀水镜先生司马徽饮酒。
酒酣耳热之际,他漫不经心道:“徽兄,你觉如今天下,谁能成大事?”
司马徽抚须笑道:“曹操权势熏天,孙权据守江东,似有割据之势。”
“非此二人。”
“那便是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