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和生活观念深信不疑。
在他们眼中,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耕种方法和生活方式是最可靠的。
当新思想如互联网、电商等概念涌入时,他们大多持怀疑态度。
李大爷就是其中的代表。
当听说村里的年轻人要在网上卖农产品时,他连连摇头:“这网上的东西虚头巴脑的,谁能相信啊?
咱祖祖辈辈都是靠实实在在的买卖过日子,哪能搞这些不靠谱的玩意儿?”
而年轻人则对改变充满了渴望。
他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繁华与机遇,不甘心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一成不变。
小芳就是这群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报名参加了电商培训。
“你一个女孩子,不好好在家帮忙干活,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什么用?
万一赔了钱怎么办?”
小芳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劝她。
“爸妈,时代不一样了,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我们可以把咱家的红枣卖到全国各地,一定能赚大钱的!”
小芳坚定地说道。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在家庭内部引发了讨论,在村里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村里计划引进一批现代化的农业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一些老一辈的人却认为,这些机器虽然省力,但会破坏土地的“灵气”,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而年轻人则大力支持,他们觉得这是跟上时代步伐的必要举措。
“这些机器冷冰冰的,哪有咱们自己动手种出来的庄稼好?”
一位大叔说道。
“大叔,时代在进步,咱们不能一直守着老方法不放啊,这些机器能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一位年轻的后生回应道。
在一次村里的会议上,关于是否发展电商产业的问题,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
老一辈人担心市场风险,害怕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回报;而年轻人则充满激情,认为这是改变黄土塬面貌的大好机会。
这种碰撞带来的矛盾与冲突,让黄土塬上的人们陷入了思考。
是坚守传统,还是勇敢地拥抱现代?
在时代的浪潮面前,每个人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然而,正是这种碰撞,也为黄土塬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促使人们在矛盾中寻找平衡,在变革中探索前进的道路。
2.人物在变革中的迷茫与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