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成一片,胜利的瞬间,像片子里定格的光,温暖而坚定。
:新赛道的奇袭对赌胜利后的第五天,周东和李晨曦的日子像柳溪村的稻田,丰收在望却忙得脚不沾地。
campaign的成功带来2500万回报,乡村直播带货日赚十五万,影视基地的框架初现,两人肩并肩,像老槐树下的根与干,坚韧而默契。
早上七点,周东在村西的稻田剪片子,手里的笔记本屏幕上滚动着《稻田里的光》的最终版,他低声说:“这片子,能再冲一把。”
李晨曦站在他旁边,手里拿着手机,盯着直播数据,低声道:“冲得有回报,今天目标三十万。”
周东笑出声,懒散地靠着田埂:“李晨曦,你这寒门做题家,算账算到天上了。”
她冷哼,刷着弹幕:“‘纪录片太牛了!
’‘导演和总监这对无敌!
’”她顿了顿,低声道:“周东,片子发出去,冲个奖,基地再上一层。”
周东愣了一下,低声道:“冲奖?
你有主意?”
李晨曦点头,翻开手机,刷出一页国际影展的报名表,“柏林短片单元,下周截止,咱们用《稻田里的光》奇袭一把。”
周东心跳快得像跑片时的胶片机,低声说:“柏林?
你这是真要翻天。”
她抬头,对上他的目光,嘴角微微一扯:“不翻天,怎么赢?”
当天中午,周东带着团队连轴转,把纪录片再精修一遍,加了段二十多个老人伯伯的反击镜头,旁白低沉:“他们用手艺抗争,我们用镜头逆袭。”
李晨曦守着直播间,冷着脸优化带货策划,弹幕刷屏“#稻田里的光冲奖#”。
晚上八点,两人窝在老屋,周东点下“提交”键,片子发往柏林,他靠着椅子,低声道:“成了?”
李晨曦盯着屏幕,低声道:“成了,等结果。”
她顿了顿,低声道,“这片子不光是奖,是基地的名片。”
周东愣了几秒,眼底涌起一股热流,低声说:“李晨曦,你这是真跟我干到底了。”
她冷哼:“不干到底,怎么赢?”
一周后,柏林影展传来消息,《稻田里的光》入围最佳短片。
周东接到邮件时,正在稻田拍新素材,他扔下摄像机喊:“李晨曦,入围了!”
她跑过来,盯着手机,嘴角微微上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