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情节推进上有一定的连贯性,但部分段落间的过渡稍显生硬,逻辑衔接不够流畅自然。
以下是修改后的内容,着重优化了段落间的过渡,使故事更加紧凑连贯:承明三年,云河县谜案承明三年寒露,青州府云河县被雨帘笼罩,暮色模糊不清。
陈延之撑着竹骨伞,皂色官靴陷进泥里三寸,眼前女尸躺在芦苇荡中,藕荷色襦裙吸饱雨水,像团化开的胭脂。
“戌时三刻发现的?”
陈延之蹲下身,用素绢手套轻轻拂开黏在尸体面颊的水草。
死者面容清秀,约莫十六七岁,耳垂却空荡荡不见饰物。
里正攥着湿透的袖口抹汗,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回大人的话,是赵老四撑船过芦苇滩时撞见的。
这丫头面生得很,不像附近村落的……”话音戛然而止,陈延之顺着里正发颤的手指望去,女尸交叠的双手下露出一截猩红。
他用银镊轻轻挑起,竟是三股朱砂染就的丝绳,在雨水中泛着血光。
“合卺绳。”
随行的老仵作倒抽冷气,“这是新娘子才系的同心结。”
惊雷劈开浓云,电光一闪,陈延之瞥见女尸耳后有道青痕。
待要细看,一阵阴风卷着雨点子扑来,油纸灯笼“噗”地灭了。
黑暗中,芦苇簌簌作响,像是有人拖着湿重的裙裾在泥沼中爬行。
“大人!”
衙役突然惊叫,“尸、尸体的手!”
陈延之重新点燃火折,昏黄光晕下,女尸原本交叠胸前的右手竟垂落身侧,食指直指东南方雾霭深处。
雨幕那端,隐约可见山峦轮廓如盘踞的巨蟒。
陈延之捻着红绳末梢被打湿的流苏,目光锐利地看向里正:“劳烦里正说说,二十年前那场祈雨祭典,究竟发生了什么?”
里正一个踉跄跌坐在泥水里,蓑衣上的棕毛簌簌抖起来,恐惧在他眼中蔓延。
远处山峦响起闷雷,陈延之官袍下摆无风自动,一枚青铜钥匙的轮廓在腰间若隐若现。
这枚钥匙是三日前在邻县枯井白骨堆里寻得的旧物,此刻竟微微发烫,仿佛在呼应着某种未知的力量。
陈延之来到祠堂,门楣上的青铜铃在雨中叮当作响。
他盯着供桌上三根新换的白烛,火苗将壁上“风调雨顺”的匾额映得忽明忽暗。
里正跪在蒲团上烧纸钱,纸灰沾着湿气黏在祖宗牌位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