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索,大家伙都在挣工分,你可别拖后腿!”
苏晚晴顿觉脸颊滚烫,满心委屈仿若决堤的洪水,却在这陌生严苛的环境下,无从宣泄,只能紧咬下唇,强忍着泪水,继续在田间笨拙地尝试。
好不容易捱到收工,身心俱疲的苏晚晴仿若被抽去筋骨的人偶,瘫倒在宿舍的硬板床上。
在整理原主遗物时,一本泛黄泛旧的家书映入眼帘。
家书的纸张薄如蝉翼,脆若枯叶,边缘满是破损的锯齿,上面的字迹却仿若带着温度,饱含着家人跨越山水的牵挂与期许。
苏晚晴轻轻翻开,逐字逐句品读,心间仿若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牵扯,涌起一股复杂深沉的情绪。
此刻,她如梦初醒,知晓自己已然置身于 1973 年,这个满是挑战与未知的时代漩涡中心,而活下去,成了她迫在眉睫的使命。
夜幕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大地。
宿舍里,知青们陆续沉入梦乡,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苏晚晴却仿若置身于波涛翻涌的海面,在床上辗转反侧。
窗外,月光仿若一条通往神秘彼岸的银色绸带,洒落地面,她凝望着这清冷光辉,心底默默思忖,不知这月光能否为她照亮回家的方向。
回想起白日的种种窘迫与艰辛,她紧攥双拳,暗暗发誓,定要凭借现代所学,在这困境中闯出一片天地。
第二章:边疆星火知青点的深夜,仿若被一层静谧的黑纱笼罩,万籁俱寂,唯有偶尔几声虫鸣,仿若夜的私语,悄然打破寂静。
苏晚晴在疲惫中昏昏沉沉入睡,却被一阵微弱却揪心的呻吟声猛然惊醒。
她仿若被惊弓之鸟,瞬间起身,慌乱中点亮煤油灯。
昏黄摇曳的灯光下,只见知青张红梅面色潮红,仿若熟透的番茄,整个人烧得迷迷糊糊,神志不清。
在这缺医少药仿若贫瘠荒漠的年代,苏晚晴脑海中却仿若有一束光瞬间点亮。
她不及多想,凭借现代所学的护理知识,迅速行动起来。
她轻手轻脚地找来一块干净毛巾,蘸湿后,仿若捧着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张红梅的额头、脖颈与手心,试图带走那滚烫的热度。
随后,又翻找出些许白酒,用棉球蘸取,沿着张红梅的身体脉络,轻柔擦拭,助力散热。
其他知青们被这阵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