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学文怎么了!我武力值照样强全局

学文怎么了!我武力值照样强全局

变频的西北风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韩宁芷的话让侍女小翠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小翠惊喜的答应一声,几乎是一路跑着回去了。小翠是韩宁芷的贴身丫鬟。她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全都跟韩宁芷息息相关。看到韩宁芷日渐憔悴,没有人比小翠更揪心。一方面是担心自己的未来。一旦韩宁芷香消玉殒了,小翠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韩家发卖出去。另一方面,小翠也确实心疼韩宁芷。她跟在韩宁芷身边好几年了,每日朝夕相处,感情比亲姐妹还要深厚。只是韩宁芷性格执拗,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虽然小翠多次劝说她不要操劳过度,但韩宁芷好像乐在其中,根本听不进去。小翠无法理解。拿个破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真的那么有意思吗?韩宁芷一拿起笔就像丢了魂一样,就连吃饭睡觉喝水都能忘了。小翠是知道韩宁芷有多爱那些学问的。每当韩宁芷说起诗词...

主角:赵麟福伯   更新:2025-03-03 12: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麟福伯的其他类型小说《学文怎么了!我武力值照样强全局》,由网络作家“变频的西北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韩宁芷的话让侍女小翠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小翠惊喜的答应一声,几乎是一路跑着回去了。小翠是韩宁芷的贴身丫鬟。她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全都跟韩宁芷息息相关。看到韩宁芷日渐憔悴,没有人比小翠更揪心。一方面是担心自己的未来。一旦韩宁芷香消玉殒了,小翠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韩家发卖出去。另一方面,小翠也确实心疼韩宁芷。她跟在韩宁芷身边好几年了,每日朝夕相处,感情比亲姐妹还要深厚。只是韩宁芷性格执拗,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虽然小翠多次劝说她不要操劳过度,但韩宁芷好像乐在其中,根本听不进去。小翠无法理解。拿个破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真的那么有意思吗?韩宁芷一拿起笔就像丢了魂一样,就连吃饭睡觉喝水都能忘了。小翠是知道韩宁芷有多爱那些学问的。每当韩宁芷说起诗词...

《学文怎么了!我武力值照样强全局》精彩片段


韩宁芷的话让侍女小翠愣了一下。

反应过来后,小翠惊喜的答应一声,几乎是一路跑着回去了。

小翠是韩宁芷的贴身丫鬟。

她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全都跟韩宁芷息息相关。

看到韩宁芷日渐憔悴,没有人比小翠更揪心。

一方面是担心自己的未来。

一旦韩宁芷香消玉殒了,小翠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韩家发卖出去。

另一方面,小翠也确实心疼韩宁芷。

她跟在韩宁芷身边好几年了,每日朝夕相处,感情比亲姐妹还要深厚。

只是韩宁芷性格执拗,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

虽然小翠多次劝说她不要操劳过度,但韩宁芷好像乐在其中,根本听不进去。

小翠无法理解。

拿个破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真的那么有意思吗?

韩宁芷一拿起笔就像丢了魂一样,就连吃饭睡觉喝水都能忘了。

小翠是知道韩宁芷有多爱那些学问的。

每当韩宁芷说起诗词歌赋的时候,眼睛里就好像是有一道光。

小翠喜欢那道光。

她很想那道光在韩宁芷眼睛里永远都不会熄灭。

但是,很难。

今年立春开始,韩宁芷的身体就开始加重了。

韩先生听说之后,写信请相国师的居士开了养神补气的方子。

可惜适得其反。

韩宁芷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恶化了。

自觉无力回天,韩宁芷在看到韩先生的家书里提到新收一个关门弟子,忽然静极思动,于是不远千里来教赵麟科举了。

小翠知道韩宁芷的习惯和身体状况。

因此,她听到韩宁芷主动要求吃东西的时候,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小姐,碗筷取来了。”

“给我盛粥。”

“是。”

小翠几乎是用虎口夺食的速度从赵麟手里抢到了最后一碗肉粥。

得意的看了一眼赵麟,韩宁芷接过粥碗,喝了一小口。

入口之后,心中立即升起一股强烈的不适感。

肠胃翻江倒海。

韩宁芷以极大的毅力控制住了才没有在赵麟面前失态的吐出来。

等到身体的不适感消退之后,韩宁芷轻舒一口气,就准备将碗筷放下。

就在这时,她忽然感觉唇齿之间涌出一股奇异的香甜。

“这是米粥的味道?”韩宁芷不确定的想。

她已经记不清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了。

就连米粥的味道都记不起来了。

赵麟不知道韩宁芷心里的想法,看她终于上钩,心中顿时得意不已。

韩宁芷的身体没病。

她之所以看着一副快要死的样子,是因为透支的太厉害了。

只要好好休养,按时吃饭,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赵麟心中不禁赞叹老韩家基因强悍。

普通人像韩宁芷这般作死的折腾,估计坟头草都长得有三尺高了。

韩宁芷还能到处浪!

一碗肉粥,不知觉就见底了。

韩宁芷伸着勺子准备再舀的时候,发现碗已经空了。

“这是我吃的?”韩宁芷一脸错愕。

小翠在旁边激动的都快哭了。

小姐终于吃饭了。

她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保住了!

韩宁芷心思机敏,看着小翠的表情,心中立即有了答案。

然后,她更茫然了。

怎么会这样?

那么大碗粥,平日里一天都吃不完,刚才都没反应过来就吃光了?

韩宁芷一脸茫然的看向了赵麟,想从他身上寻找答案。

赵麟却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奇怪的问:“师姐,你怎么了?”

“我……”韩宁芷下意识的想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她突然发现这是一句废话。

因为刚才发生的事大家都看见了。

她问什么?

问为什么一口气吃了一碗粥?

赵麟怕是会觉得她疯了吧!

摇了摇头,韩宁芷准备当这件事没发生过,平静道:

“继续拆题吧。”

“嗯!”

赵麟心里偷笑,脸上没有丝毫异色,像乖巧的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

翌日清晨。

赵麟准时的提着一篮子食材来了红瓦房。

出乎他意料的是,韩宁芷竟然已经等在门口了。

“师姐,早上好。”

“早。”韩宁芷微微颔首。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赵麟感觉韩宁芷的目光没有落在他身上,而是在看他手里的篮子。

赵麟心中一动,没有先去背书,而是走到旁边将炉子支了起来。

看到篮子里的东西,韩宁芷眉头微皱:“那是何物?怎么不是牛肉了?”

“这是猪脚。”

赵麟将刷洗的干净的猪脚在韩宁芷面前晃了晃,随即放进烧锅里小火慢煮。

“前两天摔死的那头牛吃完了,家里没有牛肉了,今天就吃黄豆炖猪脚吧,这个东西可比牛肉粥好吃多了。”

“猪脚?”韩宁芷脸色一阵错愕,“那东西也能吃吗?”

她长这么大连猪都没见过,更别说吃猪脚了。

赵麟肯定的点头:“不仅能吃,而且还非常好吃,一会儿你试试就知道了!”

韩宁芷却是连连摇头:“我吃不惯荤腥,还是你自己吃吧。”

嗯?

吃不惯荤腥?

昨天那么大的一碗牛肉羹喂狗了?

赵麟看着韩宁芷,脑海中忽然冒出来一个奇怪的念头。

韩先生和韩宁芷很有可能根本不是什么厌食症。

他们父女就是单纯的挑食。

赵麟就没听说过有谁得了厌食症一顿饭还能干一大碗肉粥!

“那感情好!”

赵麟眼睛一亮,故意道:“你不吃正好我都吃了,昨天我都没吃饱呢!”

听到这话,韩宁芷脸色顿时一红。

如果昨天她没抢那碗粥的话,赵麟其实是能吃饱的。

都怪她……

嗯?

韩宁芷的眼睛忽然眯了起来。

她不远千里来教赵麟读书科举,喝他一碗粥有什么错?

错的是眼前这个家伙。

一碗粥念念不忘,心胸狭隘如斯!

想到这里,韩宁芷看着小火慢炖的砂锅,脸上露出了一丝迟疑之色。

赵麟的学问虽然稚嫩,但是庖厨水平却是极高。

原本普通的一碗米粥,赵麟在里面加了牛肉之后,味道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他说比米粥更好吃的猪脚炖黄豆呢?

猪脚炖黄豆。

应该是叫这个名字吧?

名字听着怪怪的,不知味道怎么样。

要不,尝尝?


新知府肯定非常乐意接这个摊子。

仵作那边已经将胡屠夫的尸首带回府衙检验了,很快就会出来结果。

监房那边,何秀才也已经招供了。

如今就只等仵作那边验明了刘家兄弟下毒案所用的毒物一致,然后就能直接宣判结案了。

新知府刚上任就捡了两个大案,一年的政绩都有了。

韩先生离开的时候,没有通知其他人,只有赵麟一人送到了城外十里亭。

“先生,西线战事如何了?”赵麟好奇的问。

韩先生对小徒弟还是非常宠溺的,听到赵麟的话,他神色肃穆道:“官家连下三道金牌催我即刻动身,想必是情况不容乐观。”

说完,他见赵麟脸上露出了担忧之色,随意的摆了摆手。

“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西夏新立不久,国力空虚,军卒也是久战疲惫之师,难以为继。马上就是秋收了,大宋粮草充裕,士气高涨。党项人的牛羊却要去贴秋膘,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到时必定人心思归。此消彼长之下,李元昊虽然悍勇过人,却也无法一人成军。因此,今年的战事很快就要结束了!”

赵麟很快抓住了关键:“今年的战事?明年还要继续打仗吗?”

韩先生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狠色:“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大宋西北精锐损失数万人。此仇不报,吾等何以面对天下百姓!”

赵麟心中叹了口气。

大宋重文轻武。

上面的武将们日子都不好过,更别说下面的兵卒了。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指望那些连饭都没吃饱过几顿的步卒去打从小喝马奶吃牛羊肉的党项人。

那跟送人头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话赵麟没法当着韩先生的面说。

李元昊立国之战的“好水川之战”,就是韩先生领兵打输的。

赵麟要是揭他的伤疤,韩先生非得打破他狗头不可。

韩先生道:“西夏不仅诱骗了大宋的百姓,还圈占了辽国大量土地,辽国皇帝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明年之后,待冻冰化去,早则三四月,迟则五六月,西线必定重启战事。”

赵麟心里盘算了一下时间,顿时松了口气。

那个时间他正在东京汴梁考会试呢。

韩先生拉不了他去当炮灰了。

如果是其他朝代,赵麟说不定还能尝试一下,搞个军功封侯啥的。

但这里是大宋啊!

救国救民,在大宋是不存在的。

大宋的军事体系是在源头设计上就有问题,整个系统从上到下的烂。

岳武穆那种天降神人都救不了大宋。

赵麟更没本事带猪队友了。

赵麟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惋惜之色:“可惜学生年初要去参加会试,无法亲眼见证先生调兵遣将、决胜千里之外的英姿,实在是生平一大憾事。”

听到这话,韩先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显然是对赵麟的吹捧非常受用。

“你有这个心,老夫就已经非常欣慰了。你还年轻,以后想上战场有的是机会。这次就把精力放在会试上,如果你能考中状元,也不枉老夫耗费的诸多心血了。”

赵麟这次没说考不上。

他怕说考不上,韩先生当真了,一气之下把他拉去战场。

赵麟哭死的心都有了。

朝着韩先生行了一礼,赵麟郑重其事道:“学生必定竭尽全力,不负先生厚望。”


这也是赵麟喜欢韩先生的原因。

韩先生虽然严厉,但行事却不迂腐,而且性格坚毅,不被世俗的眼光所累。

只要弟子有本事能,韩先生绝不吝啬推举之力。

一夜无话。

最后一天的考试依然在锣声中开始。

赵麟目光环视一圈,发现好多考生脸上都已经露出了疲色。

连续三天的高强度考试,只能被困在狭小的考房之中,吃不好睡不好,对每个人的精神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赵麟一直没怎么动脑子,做完题就去躺着休息了,倒是看上去精神奕奕的,一点都不像是被摧残了两天的样子。

很快,策论的考题送了下来。

赵麟抬头朝考板看了过去,心中暗暗点头。

韩宁芷又押中题了。

最后一场的策论内容确实跟军事有关。

“大宋立国以来,边疆局势动荡不安,辽、西夏等强邻环伺,时有侵扰。朝廷虽屡遣重兵,然战事多有胜负,边疆安宁难以持久,何以边疆稳固,国家长治久安。”

这个题目中规中矩,没有什么难度,很容易切题。

但难点也在这里。

简单的题目所有人都会写,

因此,想要出彩就得言之有物,而且切实可行。

赵麟拿起蘸满浓墨的毛笔,试着按韩宁芷教过的技巧拆题。

第一步,从题目中拆题干分析时局,包括但不限于辽、西夏等国的军事实力、政治动向、经济状况及其对大宋的潜在威胁。

第二步,结合儒家“仁者无敌”与兵法“兵者,诡道也”的思想,探讨在边防策略中体现智勇并用。智,即运用谋略、外交手段,争取盟友,分化敌人;勇,则指强化军队训练,提升战斗力,必要时果断出击。

第三步,提出具体的边防建设措施,如加强边防要塞的修筑、完善情报系统、促进边塞经济发展以增强民力等,以巩固边防,减少战事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步,融入儒家民本思想,讨论如何通过减轻边塞百姓负担,增强边塞地区的稳定性,使之成为抵御外敌的坚固屏障。

第五步,提出一套长远的边防发展规划,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旨在实现边塞的长治久安与国家的持续发展。

根据拆题的结果,赵麟很快在考卷上写好了一篇策论。

看了一遍,赵麟忽然叹了口气,将考纸揉成了一团,扔到了一旁的竹篮里。

韩宁芷的拆题技巧没有问题。

但时机不对。

大宋朝廷向来重文抑武,乡试是对士大夫考核的最重要的一道门槛。

赵麟不能给人留下了好武,热衷军事的印象。

否则就会被士大夫群体的排挤。

即使赵麟的老师韩先生在朝堂上是以知军事出名也不行!

想到这里,赵麟将手里的笔重新蘸满了墨。

略微沉吟之后,在考纸上挥毫起来。

“庆历元年,吾辈秀才聚于乡试,共论国是,以展才学。今余欲陈后勤于战事之影响,庶几得考官青眼,为国家献一得之愚。”

“自古以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战事之胜败,非独取决于将士之勇猛、谋略之高低,后勤之保障亦至关重要。后勤者,乃军队之血脉,战事之基石,无后勤则军无以为继,战无以持久。”

“昔者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锋于垓下,终以粮草充足、补给无虞而胜。反观项羽,虽勇猛无比,然粮道屡被截断,士卒饥疲,终致乌江自刎。此乃后勤之重要,于战事胜负间,可见一斑。”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随着清澈嘹亮的诵经声,一个英武不凡的高大少年从密林中大步而出。

少年名叫赵麟,刚满十八,白净俊美,脸上还有三分稚气,但体魄健壮,身高八尺有余,天生神力,龙精虎猛。

犹如霸王再生,有万夫不当之勇。

少年一手提着肥硕兔子,一手小心的托着荷叶,里面是刚摘的新鲜浆果。

看了一眼东边擢升的红日,少年大步朝村口那座红瓦小院而去。

不等走近,少年便大声喊了起来。

“韩先生,快出来看,我今天打到了好东西。”

“蛮牛噤声。”

话音落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仆推着一辆双轮木车出来。

车上坐着一位四旬左右,衣着华服,神态威严,不怒自威的中年人。

中年人自称姓韩,相州人士,打东京城而来。

韩先生神态威严,不苟言笑,一看就是身居高位,但不知为何,身上却是郁气沉沉,隐隐似有一股死意。

赵麟隐隐猜到了韩先生的身份,但他不愿透露,赵麟也就没有说破。

看见朝气蓬勃的少年,韩先生板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你这蛮牛,不在家里读书,又跑到哪里野去了?”

赵麟闻言,一扬手里的肥兔子,得意的大笑:“我看先生这两天气色不好,想必是吃不惯村里的粗茶淡饭,于是就想着去山上找些肉食给先生改善一下口味。先生也是有福之人,往日一年难见的肥兔子,今日刚进山就碰着了!先生稍候,待小子去将这兔子洗刷干净,给您烤了下酒。”

赵麟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将盛满浆果的荷叶放在韩先生腿上。

然后,他笑着问老仆:“福伯,借灶具一用?”

老仆呵呵一笑:“麟哥儿自便就是,不用询问老朽。”

韩先生却是摆手:“我这身体是旧疾复发,跟吃食无碍,你且将这兔子拿回去孝敬父母吧。”

赵麟连连摇头:“这兔子太小,都不够我塞牙缝的。”

说罢,他狡黠一笑:“先生如果有心,就保佑我明天进山碰到一头熊瞎子。这个季节的熊掌最是肥美,等我将它猎杀了,送半只熊掌给先生下酒。”

韩先生见少年故作大方的模样,顿时忍俊不禁,笑骂道:“吝啬的小子,老夫都保佑你猎捕熊瞎子了,怎的连一只熊掌都舍不得?”

赵麟顿时眼睛一亮:“这么说先生愿意护佑小子了?”

韩先生顿时哑然,随即哈哈一笑:“你这夯货,心眼耍到老夫身上了。”

“去休!”

他挥了挥手:“还不赶紧将那只肥兔伺弄出来,老夫等着下酒。”

“好嘞。”

赵麟大声答应,大步往灶房去了。

看着自家老爷心情大好,一旁的老仆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

“老爷,麟哥儿不错。”

“嗯。”

韩先生微微颔首,却是没说什么。

他低头看着怀中荷叶,捻起一颗拇指大小,紫红色的果子,轻轻放入口中。

初入时苦涩,转而酸洌,再往后就是一片甘甜。

“嗯?”

韩先生眼睛一亮。

他问:“这果子是何物?”

福伯看了一眼,微微摇头:“往常在京中未曾见过,想必是此地特产。”

韩先生点了点头,又捏起一颗果子吃了起来。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小小一枚酸果,却是无比恰合他此时心境。

战败之后的苦涩,贬谪之时酸涩,将来是否再有回甘之日呢?

这时,赵麟提着一只剥了皮滴着血水的兔子出来。

他动作麻利,三两下就摆弄好了火堆,将肥硕的兔子架在上面烤。

韩先生在一旁见了,突然问:“小子,听说你以前患有脑疾?”

赵麟手中的动作不停,笑着点头:“爹娘是这么说的,但我不记得了。”

赵麟真不记得。

他是一个月前穿越过来的,原主的意识是一片空白。

在神秘力量作用下,赵麟吸收了白板意识。

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

赵麟的体质像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激活了。

他测试了体质、力量、精力、耐力、记忆力、反应速度,每一项都至少是普通人的三到四倍。

赵麟不仅记忆力超群,精力充沛,反应敏锐,而且力大无穷。

韩先生好奇的问:“你爹娘怎么说?”

赵麟终于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回头看着韩先生,赵麟瓮声道:“爹娘说先生是有本事的人,让我跟先生好好学本事,以后考功名当大官,娶一大群婆娘。”

韩先生闻言一愣,然后哈哈大笑:“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赵麟摇头:“我听爹娘的。”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还听先生的。”

韩先生来了兴趣,问:“你为什么要听我的?”

赵麟神色严肃,认真解释:“爹娘说我从小混沌,直到先生来了,受先生福泽点醒,我才知晓了人事。先生对我来说,恩同再造,犹如再生父母。兄长教我说要孝顺爹娘,听爹娘的话。先生也是我的父母,所以我也要孝顺先生,听先生的话。”

韩先生微微一怔,随即怅然一叹。

“痴儿。”

“先生,兔子烤好了,我去给您温酒。”

赵麟忙活了一阵,将温好的酒放在案几上,又撕了一条烤兔腿递了过去。

韩先生摆了摆手,没有去接兔腿,而是端着酒杯喝了起来。

赵麟又将兔腿递给了旁边的老仆。

福伯笑着连连摆手:“老朽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吃不得这些。”

赵麟见两人都不吃,也不扭捏,抱着烤兔子啃了起来。

看到赵麟吃的欢快,韩先生和福伯脸上全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老人年纪大了,就喜欢这种有活力的少年人。

韩先生非常克制,美酒再好,也只饮一杯,然后就让老仆收起了酒具。

看着赵麟,他平静问:“昨天交给你的功课完成了吗?”

赵麟啃着兔腿的动作一顿。

他干笑着,眼神躲闪:“完,完成了……”

韩先生何等人也,怎么可能被赵麟这么容易糊弄过去了。

“阿福,取藤条来。”


赵麟对何秀才也是服气。

他被胡屠夫折磨了那么多年,心理素质算是练出来了。

看到自己设计要杀的人完好无损的出现在面前,何秀才非但没有惊慌失措,还能从容不迫的答题,最后竟然还真考中了举人。

那家伙是个狠人啊!

韩先生的雷霆手段直接把何秀才吓住了。

扑通!

何秀才直接跪了下去,恭敬的朝着韩先生大礼拜倒。

“府尊大人,学生冤枉。”

何秀才身体微微颤抖,不是害怕,而是在兴奋。

就是这种感觉。

可以随意支配他的命运。

别人的生死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韩先生如今表现出来的权势,就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

何秀才深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躁动。

必须先过了眼前这一关。

韩先生很有可能已经在怀疑他了。

不过问题不大。

他如今是举人老爷了。

只要刘家兄弟拿不出来确凿的证据,哪怕是府尊大人也拿他没办法。

何秀才心里想着,脸上表情反而愈发的惊怒了。

“府尊大人,刘家兄弟攀咬学生,求大人为学生做主啊。”

呸!

赵宝山嗤笑一声,朝着何秀才吐了一口口水。

他冷哼一声:“这厮还有脸让府尊大人给他做主?早知道他是这般虚伪狡诈之徒,当初父亲就不该周济他,应该让他活活饿死。”

说完,赵宝山问赵麟:“二郎,你有没有办法收拾那个白眼狼?”

赵麟还没回答,一旁的小心眼秀才先摇了摇头:

“没办法的,别说他已然是举人功名,就算是普通的百姓,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府尊大人也不可能随意定罪。”

赵宝山顿时不甘心道:“难道就这样任由他逍遥法外了?”

赵麟心中也是一阵无奈。

大宋的律法对士大夫的保护是非常周全的。

一个“刑不上士大夫”,差不多就废了府衙一半的审讯手段了。

当然,赵麟也不觉得刑讯逼供是什么好事。

但是面对何秀才这样的人,还真就没有比上大刑更能解恨的了。

韩先生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他拿起惊堂木,就准备暂时退堂,等衙门的捕头去赵家庄搜查之后再做定夺。

就在这时,一个农户模样的百姓,跌跌撞撞的从门外跑进来。

看到来人,赵宝山顿时一愣,惊奇的问:“许二?你怎么来府衙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家的佃户,许二。

许二也看到了赵宝山和赵麟,脸上顿时一喜:“大郎二郎,你们都在啊?那真是太好了,你们快去找府尊大人,咱们赵家庄出人命了。”

听到这话,赵宝山和赵麟的脸色同时一变。

赵宝山一把抓住许二,急切的问:“什么时候的事,谁死了?”

许二艰难的摆手,一直弓着腰喘粗气,一直到赵宝山快忍不住了,他才终于平复了过来,连声道:“胡屠夫,死的是胡屠夫!”

听到胡屠夫的名字,赵宝山顿时一愣:“你是失心疯了吗?胡屠夫不是早就死了,一个月前就醉酒掉河里了。”

虽然何秀才一直压着不准胡娘子发丧,但是赵家庄的人谁看不出来,胡屠夫早就死了。

何秀才是担心岳丈的丧期影响了他的秋闱科举,所以才一直咬定人失踪了。

如今忽然听到胡屠夫的消息,赵宝山第一反应是胡秀才的尸体在河里被人打捞到了。

然而许二的话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