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宋庆荣和大夫人眉头紧锁。
我放下账簿,没有和往常一般直接离去,而是走到他们身前,语气微轻,“爹娘有什么烦忧,也许儿媳能帮上一二。”
宋庆荣正要开口叫我出去,大夫人让我留了下来。
她先是称赞我入府以来忠心耿耿,贤良淑德,家里家外的事情都处置妥当,再加上已经怀了嫡孙,对我甚是满意。
“自家人就不说两家话。”
原来是自宋温两府联姻之后,虽增强巩固了势力,却有对家在朝堂上明里暗里地向皇帝谏言,使得皇帝对宋家冷落了些许。
我入府前就已探查过,大夫人是皇后母家旁系的姨母的嫡女。
当年,大夫人也是依照皇后,也就是当时的太妃示意,嫁给了如今的宋庆荣。
宋温结亲,表面是一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喜事,但谁都知道,暗地里是为了增强皇后的势力。
皇帝也早有察觉,却没有什么行动。
此次借由某些官员之谏,便顺水推舟给了宋家和温家一个警告,但却没有什么更明确的意思。
卡在半空,不上不下,让人惶恐。
我心想这正是我赢取他们信任的好时机,于是我心里默默打算着,稳稳开口,“爹、娘,儿媳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08宋庆荣端起茶盏饮茶,漫不经心,“说。”
“儿媳想着,上边的意思,约莫是不想将此事放大,甚至是想揭过此事。”
说完我看着宋庆荣,见他点了点头,我又接着开口,“但有臣谏在前,又不好不做回应,于是只给了宋家一个警醒,而没有别的动作。”
宋庆荣放下杯子,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接着说。”
“如若这时,我们做些事情,将注意转移到宋温联姻确为成全儿女之情,不在于朝廷之势。”
“便也能算是领了上边的意思,揭过此篇,又堵了对家的嘴。”
大夫人起了兴致,忙问我可是已经有什么想法。
“施粥。”
“借由我有了身孕为由。
施粥散喜,也为聚福。”
“散添孙添子之喜,聚百家温饱喜乐之福。”
“施粥这件事,百利而无一害。
儿媳想着,可以一试。”
说完,我又低下头,朝两人委身行了一个礼,“这只是儿媳的拙见,若有考虑不周,还望爹、娘指点。”
两人对我的提议和吹捧很是满意,决定依照我的意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