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不用白不用!”
我一言落。
家家户户兴风而起。
张张嘴摇摇手,家家户户小洋楼。
一贫如洗的村落,骤然间热闹了起来。
泥瓦工、油漆工成群结队往村里来。
半年时间内,我们每天都在上梁鞭炮声中悠悠转醒。
家家户户都赶着去吃盖房宴。
托了近一百个借贷平台的福,村里的日子也算是奔上了小康。
顿顿肉。
餐餐鱼。
就是我那瘦骨嶙峋的身体,也靠着这些好东西壮实了不少。
许是来钱太快,日子过得太逍遥。
那些已经将户口都移去城里的村民,也寻着声回来了。
一起寻声回来的,还有那些嫁出隔壁村的姑姑姨姨们。
于是,在我接待了一批老弱病残后。
我又迎来了叔伯婶婶们的关爱。
5“涛儿,婶婶从小是看着你长大的,小时候你妈发烧没办法喂奶水,还是我替了你妈喂养了你个把月,我提这件事不是说让你回报我什么,只是说现在困难的时候,你帮帮咱也住上楼房。”
“涛儿,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人,虽然我已经嫁出去了,但多少是连着血亲关系的,没道理你一个人富了,不拉一拉嫂嫂家,你好我好大家才好嘛。”
“你叔叔我在外头给人打工二十年,到现在都没能还清楚房贷,眼看这经济环境不好,找不到活儿了,你堂哥现在要结婚,我怎么都不忍心他跟我走一样的路,三十平方的房子,三十年的贷款,一辈子的压力和难受啊!
帮帮忙吧。”
亲朋好友坐在我家客厅。
我妈一杯茶一杯茶的道。
说到动情时,眼泪也不自觉地掉。
这些年。
不管是留在农村的,还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人。
过得似乎都不太如意。
钱不够花,身体不够健康。
工作不好找,生活不够圆满。
总是这里一点儿事儿,那里一点儿事儿……已然不知道什么叫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了……瑶瑶在旁边听着,也是叹息。
她说:“其实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了,大家都不容易,珍惜当下最重要。”
瑶瑶劝我,我妈也劝我。
我只能将自己“发财”的事实告知给了大家:“这事儿办了,可就没有回头路!”
叔伯婶婶们听了,纷纷感叹:“这不能说是借,这是帮助穷人的救助金!
我们种地种了一辈子,交公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