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大齐李寒辞的女频言情小说《草包公主大齐李寒辞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爱吃蟠桃的仙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抚琴弦:“陛下莫怕,臣可以杀所有人,但唯独不会伤害陛下。”琴声如鸣环佩,可我心里恐惧混着疑惑听得兴味索然。最后一个话音落下,李寒辞有些期待地看着我:“陛下可知这曲子叫什么?”我轻轻摇头。李寒辞看出我心思不在此处,轻叹一声没再追问。第二天李寒辞的侍卫告诉我,李寒辞去地方调查一些事情,具体是什么他没说,我也识趣地没开口问。听着侍卫说完,我放下朱笔,双眼放光地问:“那我明日是不是就可以晚一些去上朝?”那侍卫瞧着也不大,他毕恭毕敬道:“家主吩咐属下要日日督促陛下勤于政事。”得,日日督促,也就是说,我干了什么他都会事无巨细地和李寒辞汇报。可我转念一想,李寒辞不在,不正是我发展自己势力的好时机。宫里都传,用不了多久,李寒辞就会把我这个没有实权的...
《草包公主大齐李寒辞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抚琴弦:“陛下莫怕,臣可以杀所有人,但唯独不会伤害陛下。”
琴声如鸣环佩,可我心里恐惧混着疑惑听得兴味索然。
最后一个话音落下,李寒辞有些期待地看着我:“陛下可知这曲子叫什么?”
我轻轻摇头。
李寒辞看出我心思不在此处,轻叹一声没再追问。
第二天李寒辞的侍卫告诉我,李寒辞去地方调查一些事情,具体是什么他没说,我也识趣地没开口问。
听着侍卫说完,我放下朱笔,双眼放光地问:“那我明日是不是就可以晚一些去上朝?”
那侍卫瞧着也不大,他毕恭毕敬道:“家主吩咐属下要日日督促陛下勤于政事。”
得,日日督促,也就是说,我干了什么他都会事无巨细地和李寒辞汇报。
可我转念一想,李寒辞不在,不正是我发展自己势力的好时机。
宫里都传,用不了多久,李寒辞就会把我这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取而代之,他只是缺一个名正言顺除掉我理由。想活命,就不能任人摆布。
更何况我还得保护我母妃和她肚子里没出世的孩子。
我不知从何入手,思来想去,我准备找一个人。
太监总管安丰,陪着我父皇长大的,对我父皇忠心一片,他为人八面玲珑,以前那些大臣为了让他在我父皇面前美言几句,递个文章什么的,没少巴结他。
能和几乎所有大臣都打过交道,又不是李寒辞党羽的,也只有他了。
安丰送走我父皇后就一直偏安一隅,每日只管打理好皇宫,也不参与朝中斗争。
所以李寒辞就没动他,不过李寒辞在时,从不让我和他接触。
找了个借口支开李寒辞的侍卫,我偷偷召见了安丰。
刚见到我,安丰就扑通一声跪下:“是老臣无能,没办法救陛下于水火。”
我无奈叹气,我这个傀儡当的,还真是人尽皆知。
我上前扶起他。
安丰不惑之年就已经两鬓斑白,我父皇性情软弱,不是当皇帝的料,安丰为了我父皇没少费尽心思在大臣之间暗中斡旋。
看着面前为了楚家皇室费尽心血的长者,我突然不想把他扯进来了,如果李寒辞借此发难于他,我根本救不了他。
看我欲言又止的
当了大齐十五年的草包公主,及笄之年,老皇帝送了我一份“送死”大礼包:大齐皇位
拜托,谁人不知当今权柄全握他一人之手,而我只不过是他的玩物
不多说了,他又催我去批奏折,这该死的首辅,早晚有一天我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1
我当了大齐十五年的草包公主,在我及笄之年,老皇帝不由分说送了我一份大礼:大齐皇位。
他大概是觉得前十五年对我还不够坏,就算死了,也得让我后半辈子不得安宁。
传位遗诏昭告天下,引起一室哗然,群臣百官在大殿里摔帽子,脱官服,说如果让他们认一个草包为皇帝,他们就不干了。
首辅李寒辞提着长剑,把不愿臣服我的大臣直接斩于大殿,我才坐上了皇位。
李寒辞是北定王李烈的养子,北定王,一生戎马,为大齐守了一辈子西北,死后也把自己埋在了西北最高的山上,是大齐为数不多的异姓王。
李寒辞十三岁之前一直跟随北定王四处征战,也是战功累累。
但随着李家的声望越来越高,皇帝的猜忌和忌惮也随之而来。
李烈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自己守在西北,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进了京城做官。
一开始李寒辞的官职只是个无关紧要的位置,我父皇不过是想把他放在朝中,日日监视罢了。
谁又能想到等我登基的时候,李寒辞已经坐到了首辅的位置?
有老北定王的声誉在,李寒辞现在还手握三军,地位无人可撼动。
大臣都识趣地跪拜新君。
可舆图换稿,总要付出点代价,那是我第一次见识李寒辞的手段。
一夜之间,几百官员下狱,兵部尚书一众党羽,更是被他亲手斩杀。
我听宫里的人说,李寒辞扶我上位,不过是因为我什么也不会,好控制,等时机成熟,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那宫人再没出现过,我也老老实实的当个摆设。
人间季夏,桃李争妍,本是个赏花品酒的好天气。
可是一大早,在朝堂上看见李寒辞,就算天上下金子,我都未必笑得出来。
我才登基半个月,这半个月,批奏折,见大臣,什么事都要在李寒辞眼皮子底下才行。
天都没亮
模样,安丰先开口道:“老臣知道陛下找老臣为的是什么,李寒辞势力盘根错节,陛下想撼动他恐是难事。”
我颓然道:“朕知道,只是朕不明白,他为何不自己当这个皇帝,朕又不可能同他争。”
安丰道:“他当皇帝,名不正言不顺,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所以李寒辞就让我当门面去堵住众口,他暗地里手握权力搅弄风云?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安丰感叹道:“李寒辞心思深沉,就连老臣也看不透他,”安丰话锋一转,“不过,臣这里倒是有个不入流的法子,可以让陛下在他的影子下得以喘息,有自己的权力。”
招不在损,有用就行。
我有些期待道:“说来听听。”
3
李寒辞一走就是两个月,这期间经过筹备,安丰给我出的主意也已安排妥当,就差临门一脚了,只希望他再晚点回来。
窗外乌云蔽月,就如同我现在的心情一般,很不美丽。
我看着工部尚书要钱修颍州堤坝的折子,我一个头两个大,这已经是第几次要银子了,我想跟他说,实在不行,你把那个龙椅拆了卖了吧,除了皇宫日常开销,国库是真拿不出银子了。
明明年前老皇帝才批给他七十万两白银,怎么这么快就一文不剩了?
他这贪的也太明目张胆,瞅准了我没权没势动不得他。
我正长吁短叹之际,殿门口传来一阵沉稳规律的脚步声。
整个皇宫里,不用通传就能随意进出各个地方的,也就只有李寒辞了。
我放下手里的朱笔,有些疲惫地揉揉额角,他可比这些折子难对付得多。
李寒辞垂衣拱手,嗓音朗润:“陛下万安。”
他一袭藏青长袍,更衬得身姿挺拔,俊朗如玉的面容在烛火的映衬下美得像画里的仙人。
犹记得遗诏宣读那日,李寒辞也穿着今天这身,带头跪拜的我。
要是没有他,我还真坐不上这皇位。
可也是他,让我成了傀儡皇帝。
我淡道:“这么晚了,首辅可有要事?”
李寒辞眉间藏着笑意:“臣连夜从颍州回来,想陛下想得紧,换了身衣服就来看看您。”
我眉头一拧,看我?监视我吧。
被那要银子的账主子扰
弃他们于不顾。
我当皇帝,肯任李寒辞摆布,不就是为了他们。
僵持半晌,我颓然道:“我都听你的,别伤害他们。”
活着不痛快,死还不能死,我这皇帝做的,当真窝囊。
终是我败下阵来,可李寒辞脸上也没多轻松,反而疲惫之色愈加明显。
“陛下,臣知道您心里怎么样想的,等到陛下您真有本事除掉臣的那日,臣自会引颈受戮。”
冷风拂过,吹灭几道烛火,屋里的光线变得分外惨淡。
看着那高大落寞的背影,耳边回荡着李寒辞刚才说的话,我站在原地久久未动,我想过夺回权柄,可从没想过要他的命。
,鸡都没起来那,李寒辞已经等在我寝殿外了。
我眼下已经发青,再这么下去,我怕是要成为大齐历史上第一位累死的皇帝。
我很是想不通,既然他想当皇帝,干嘛不自己批奏折,非要磕磕绊绊教我这个半吊子。
我批完了他还要驳回,常常气得我扔笔,可怒归怒,我并不敢对他做什么。
我看着阶下的李寒辞身姿挺拔,神情疏离,周身透着一股子文人特有的清冷。
我特别想问一句:你不困吗?
我又泪眼朦胧的憋回去一个哈欠,李寒辞似乎有所察觉,看着我微微皱眉。
我神情一凛,也不敢困了,端坐好身子,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下面两个文官唇枪舌战,你来我往。
吵了半天,俩人难分胜负,最后垂眉弯腰齐声道:“还望陛下决断。”
我?我能决断什么,我一没权没势的空壳子。
不过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我端着架子,掀了掀眼皮:“首辅大人意下如何?”
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也没仔细听李寒辞说的什么。
等那边没动静了,我道:“甚合朕意,如此,就这么办吧。”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话一落下,我一个箭步第一个冲出了大殿。
后面的大臣们吹胡子瞪眼的,“成何体统”这四个大字刚到嘴边,就看见他们的首辅大人冷了脸,这话转个弯变成了“身手敏捷”。
李寒辞从不许别人说我不好,大概是觉得,我这皇帝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说我不好,就是落他的面子。
没有人递折子,难得睡了个回笼觉。
我问宫女:“为何今日热衷于写折子的大臣们没递折子上来。”
宫女说:“折子都去了首辅大人手里,大人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陛下休息。”
我狠狠攥拳,他要日日如此就好了,我也能落个清闲。
2
当皇帝不仅要会批奏折,会劝架,还要精通礼乐六艺。
小时候没人管我,我没少逃课,功课更是学得一塌糊涂。
这几个月,为了让我成为一个文武全才,可难坏了太傅少保一众皇子的老师。
是日,刚学完«帝王传»,我正百无聊赖地拄着脑袋听教坊司的乐师弹琴。
曲调悲凉戚然,一曲毕,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