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辅导下认真学习之外,心灵手巧的柳丹妮也跟着妈妈学会了织毛衣。
母亲常在深夜掀开她的被角,把给哪个姐妹没完工的毛衣或毛裤交给她完工。
这能干的三丫头,俨然成了家里除父母外的主事人。
五姐妹居住一间狭小房间,三丫头总在缝纫机与煤炉的夹缝里开辟数学王国,在60年代未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少女柳丹妮似乎成熟得非常早。
1969年,柳丹妮与比高一届的二姐和低一届的四妹同时进入初中,不过被分配在两所不同的学校,她进了一中、姐姐和妹妹进了四中。
入学报到的那天,她把一中校园都看了一遍,心中充滿了对中学校园的无比好奇:好几栋高大的教学楼,一座独立的大礼堂、一片偌大的体育场…与小学校园相比真有云泥之别。
清晨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教室。
上课铃响起,老师走进教室,柳丹妮与同学们迅速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黑板上。
老师开始讲课,她和同学们认真听讲,时不时低头记笔记。
课间休息时,教室里热闹起来。
有的同学围在一起讨论刚才的题目,有的则抓紧时间复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偶尔还能听到几句笑声。
放学后,教室里依然有几位同学留下来自习。
他们专注地写着作业,偶尔抬头看看窗外,似乎在放松一下眼睛。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他们认真学习的背影。
一一一柳丹妮一众少女少男的初中学习生活,忙碌、充实,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对知识的渴望。
柳丹妮初中毕业时,父亲在柳丹妮的笔记本扉页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