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应该被重视。
而已。
<出院后,我有次帮妈妈烧火做菜的时候,我没忍住问了妈妈。
“妈,为什么同样是下地干活,我爸回来就玩手机看电视你还要做饭啊?”
“没办法啊,你爸下地干活出力多,咱家都指望着你爸呢。
再说了哪有男的洗衣服做饭的?”
我依旧不解:“那为什么弟弟也没下地出力,却不用烧火干活,一直是我干啊?”
我妈像是被火炸了毛,一下子跳脚起来:“他是弟弟,你是姐姐,你跟他攀什么?
你比他大,你要让着他。
他还小,还不懂事。”
可是弟弟只比我小两岁啊。
“妈也是为了你好,女人要是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以后怎么嫁的出去?
你弟弟不一样,你弟弟是大男人,以后是要做大事的,怎么能下厨房呢?”
从那之后,一个思想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要赚钱,要改变命运。
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
3在报考这件事上我没有再对他们言听计从了。
老师说我成绩这么好,报个三本的学校可惜了。
我改了志愿,我凭着还不错的成绩去了那个中国最好的政法大学学了法学,离家很远。
倒也不是因为喜欢法学,只是听说当我们家那些老师都不赚钱。
尤其还是不太好的学校毕业的老师。
听说邻居家有个姑姑,是当律师的,可挣钱了。
家里都哄着供着。
东家分遗产了,西家离婚了,大事小情全来邻居家拖姑姑帮忙,指望姑姑办。
我也想像这个姑姑一样。
爸妈听说我私自改了志愿很生气:“这丫头真是翅膀硬了啊,这么大个事都敢自己做主了?”
奶奶过来劝和:“法学也行啊,你看老陈家那个丽娟,不就是学法的嘛,多挣钱啊。
家里啥事也能指望她办一办。
也算能让耀邦沾上点光,不算白给耀邦养了个姐姐。”
陈丽娟就是我说的那个邻居家的姑姑。
爸爸想了想也觉得奶奶说得有理,放下了手里要打我的棍子。
仍然不悦道:“这次就放过你一回,不过你每个月得多寄五千块钱回来。”
我学费都没着落,怎么每个月还能赚出一万五千块钱寄给家里啊?
我还在犯难,又听见妈妈尖锐的喊声:“你爸和你说话没听见吗,都不知道应一声么?
怎么,大学都供你上了,你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