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达给了婆婆。
婆婆每次只是说:“你王叔这人,是个好人!”
王叔六十多岁,妻子前几年癌症去世了,有两个儿子,都已结婚成家。
大儿子远在六百公里外的海城,娶了个本地媳妇,过年都很少回来。
小儿子就在我们市里,平时工作忙也很少回家,孙子们都在上学,也不需要他的看管。
王叔原来在工地上干小工,这几年工地上对年龄要求严格,他就买了辆三轮车,每天去周边的集市上赶集,卖些绳子、剪刀、锄头等小五金。
我们这集都是赶半天,王叔每天下午一两点钟就能回家。
他家的地,前几年都被小儿子栽上了树,所以平时根本不用管理。
王叔每天下午时间是充裕了,但是王叔又是闲不住的人,我发现他除了帮我们割青草,还帮婆婆去地里干活。
我觉的很是过意不去,每次都让婆婆做些好吃的给王叔送过去。
婆婆嘴上说着不用,但又总会多拿出一个碗,趁我和儿子吃饭的空,匆匆给王叔送了过去。
有时候干活忙到很晚的时候,我就干脆把王叔留在家里吃饭,王叔每次都是推了又推。
老公有段时间项目上特别急,连着两个周末都没有回家,冰箱里存的肉蛋鱼都没有了,我又是母乳喂养,吃不好奶水就不足。
住在我们村子,只有赶集才能买到这些东西,而离我们最近的集也有八九公里远。
婆婆连个自行车都不会骑,更不用说电动车啥的,我们娘俩在家里就天天念叨着老公能快点回来。
我开始怀念城里可以点外卖、有跑腿服务的日子,忽然我想到了王叔。
我给婆婆说:“要不就让王叔帮我们买吧?”
婆婆支支吾吾,思索良久开口说:“让你王叔买不是不可以,但是吧!
他那脾气啊,他就是不会要我们的钱。”
婆婆和我说,她原来也让王叔给带过东西,每次王叔都不要钱,是那种很真诚的推辞,婆婆觉得王叔风里来,雨里去也不容易,自己白占人家便宜也过意不去,以后就没再让王叔带过东西。
“那怎么行?”
我一听就不乐意了,老爷子不能这么当雷锋吧,我当即从包里拿出二百块钱,抱着孩子就去了隔壁。
王叔才从集市上回来,正一个人在小桌上吃饭,我看了看这个和我爸年龄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