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宋韵纳米谜踪顾知行林小满全局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3-08
故宫东六所的灯光亮到第九个深夜,林小满的镊尖突然悬停。

显微镜下的《芙蓉锦鸡图》残片边缘,竟有一行纳米级墨迹——“癸卯年三月初七,见官家于垂拱殿”。

“这不可能!”

她猛地站起,打翻了宋代青瓷笔洗。

监控警报声中,走廊传来急促脚步声,玻璃门外赫然出现本应在台北出差的顾知行...顾知行的大衣肩头凝着子夜时分的露水,指纹锁的蓝光在他下颌刻出刀削般的阴影。

这个被《文物数字化白皮书》称为“传统修复掘墓人”的年轻策展主任,此刻正用考古学家审视殉葬品的眼神,丈量着满地青瓷碎片与散落的显微玻片。

“林组长连北宋官窑冰裂纹笔洗都敢摔?”

他屈膝拾起一片釉色莹润的残片,冷白灯光在瓷胎断面折射出九百年前的星河,“三年前暴雨夜,你为半块建盏残片死守窖井十小时的气魄呢?”

我攥紧ZEISS显微镜的金属支架,指甲在德国精钢上刮出细响。

上个月正是这个男人,在故宫北院区的评审会上,用全息投影否了我的《书画修复影像记录标准》——“传拓该进博物馆了,林组长的提案比汝窑开片纹路还陈旧。”

警报器的红光仍在切割空气,我将残片置入X射线荧光光谱仪。

显示屏突然爆出刺目警告:这片题跋墨迹的碳十四数据指向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但能谱分析显示墨料中含有碳化钨纳米管——这是二十一世纪防伪油墨才有的特征。

“顾主任应该在南港文化中心筹备两岸书画联展。”

我调出实验室的准入记录,他虹膜识别的记录时间显示为23:47,“而不是擅闯国家二级保密实验室。”

他的指节突然扣住3D扫描台边缘,大理石板面映出我们交错的倒影:“三小时前,台北故宫《早春图》修复室发生二级安防事故。

失窃的不是郭熙真迹,是夹层里同样写着癸卯年三月初七的绢本残片。”

警报声戛然而止,备用电源启动的瞬间,墙上的电子日历在防弹玻璃投出幽蓝魅影:2023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初七。

顾知行展开随身全息投影仪,北宋汴京的虚拟街市在我们之间流转。

当数字复原的虹桥商队行进至第四秒,茶肆檐角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