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崇祯新时代崇祯李自成全局

第20章

发表时间: 2025-03-09
三桂子与王晋、汪猛等并骑而行。
天津城百姓的热情,城中异常干净整洁的街道,百姓们泛着红光、神采奕奕的脸庞,如此等等,都与大明其他地方绝然不同。
百姓们这般模样,一看就是这段时间吃饱喝足,心情愉快,可是......如此兵荒马乱的年代,王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三桂子有点疑惑。
“本将率领关宁铁骑到天津城,必然深为李自成所忌惮,估计闯贼不日必率军来袭天津,指挥使大人如何打算?”
三桂子似笑非笑地看着王晋。
三桂子出身辽东将门,且因英勇善战而屡立战功,一向心高气傲、眼高于顶。他看王晋面白肉嫩,长相儒雅,不似武将倒似文官,所以心中存有轻视,以为王晋知道闯军要来,必然大惊失色,吓得屁滚尿流。
谁知王晋面色自若,摸摸唇上的小胡子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天津早就做好杀贼的万全准备,就怕闯贼不来呢。”
三桂子很有些惊异,这王晋名不见经传,竟有这份胆识?
“不知王大人准备如何抗敌?”
“我天津城内粮草充足,又通海、运河、陆地三路,贼军根本无法将我军围死,凭借坚城利炮,我军可以很小代价大量杀伤敌人,只要不生什么内乱,守个三五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毫无压力。万一不敌,我军也可从海上、运河、陆地三路从容撤退,保管敌军讨不到半点便宜。”
虽然在天津担任主官不足一月,但王晋已经从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千户官蜕变成了一个充满自信的领兵将领。
“天津守军也正好在守城战中得到淬炼,会越打越强,越战越勇。”
汪猛笑嘻嘻地补充。
果然是天下处处有豪杰?看着汪猛很是期待战争的样子,三桂子心中的疑惑更甚了,这不是他熟悉的大明武官味道啊。
“若被围困,城中粮草可支撑多久?”三桂子问王晋道。
“撑个一年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因为天津卫特殊的地理位置,敌军除非控制住大海及运河水路,否则根本无法困死天津,外界物资和援助可源源不断运来。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城中个别人内心胆怯,抵抗意志不足,若如此前京师那般有人开城迎敌,那便是再有利的地势,再坚固的城池,也是无用。”
“这段时日我天津守军都在严格甄选武官和士卒,凡战斗意志不强的,都转任地方官衙当差役,个别胆怯的,则转移至江南,强扭的瓜不但不甜,还有毒,呵呵。”汪猛仍是那般笑呵呵的补充。
“若如此,我关宁军也愿留下来与天津卫共抗贼军。”
三桂子不安分的心思活泛起来。
“不妥,皇上可是明令将军带关宁铁骑移师江南休整。而且守城战也发挥不了骑兵野战的优势。”
王晋皱起眉头,明确表示反对。
“在天津或是在江南休整都是一样,而且国难之时,我关宁军若躲到后方去,岂不惹天下人耻笑?另外,我关宁军久在关外守城,守城经验只怕不是一般军队可比,并不是只能野战。我即刻启奏禀明圣上,圣上必能允准。”
三桂子一脸骄傲。
“有关宁铁骑如此强军一同守城,我军胜算大增,我觉得可行。”
汪猛说道。
王晋想了想,未再反对。
满清所谓京城——盛京,也就是后世沈阳。
满清睿亲王府,汉奸范文程与满清睿亲王多尔衮在书房中密议。
“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我大清应抓住机会,立即出兵进取中原。”
脑后留着一根猪尾巴,面容清癯的范文程手捻胡须,一脸老谋深算。
斜八字眉,一脸肥胖的多尔衮听了大为意动。
“那李自成把明国搅了个天翻地覆,这对我大清可能是个绝好机会。哈哈,不管是不是好机会,我们都要做好准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次大清挺进中原,范先生有何建议教与本王?”
“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约束军卒,做到秋毫无犯,即不仅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实行王道,一统天下。”
范仲淹十七代孙,资深汉奸范文程呕心沥血为主子出谋划策,说到兴奋处两眼放光。
满清实际统治者多尔衮深以为然。
北京紫禁城英武殿,李自成急诏宋献策、牛金星、李岩、刘宗敏等文武核心议事。
“吴三桂那厮给脸不要脸,降而复叛,刚接到军报,原本来向我军投降的四万关宁骑兵转头开进了天津卫,根本不将我大顺放在眼里。大家且来议议,如何处置?”
李自成坐龙椅上,目露凶光。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把大军开过去,将胆敢轻视我军的吴三桂等宵小碾成肉糜!”
刘宗敏撇撇嘴巴,很是不将什么吴三桂、天津卫当一回事。
宋献策晃晃他圆圆的脑袋,道:“据天津传回消息,天津现下守卫森严,守将王晋将城池经营得水泼不进,急切之下不易攻取,若强行攻城,只怕我军会付出很大伤亡代价。我建议不攻天津,而是设法恢复与明朝皇帝的和议谈判,拖延时日,消化吸收我大顺已经占据的地盘,稳固统治后再图进取。北京直面建虏的威胁,压力甚大,若明朝皇帝能答应我们的条件,我大顺能进一步获得大义名份,甚至可以将北京暂时还给明廷,让明廷继续将其国力耗费在辽东战事上,待我军有足够实力一举消灭建虏时,再与明军一决雌雄。”
李自成耐着性子听完宋献策的话,大摇其头。
“北京城都攻下来了,小小一个天津有何可虑?你们这些读书人啊,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如此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如何能做大事业?”
李自成一口否决了宋献策的提议,又对刘宗敏道:“汝侯,你率兵十五万去攻天津,明日开拔。”
“为什么是我?凭什么你在北京城享福,却叫我去拼命。”
刘宗敏老大不乐意。
“那么你就在城里享福,我亲自带大军去扫灭关宁军。”
李自成脸色阴沉得可以拧出水来。
刘宗敏挑挑眉撇撇嘴,没有说话。
次日,北京城中除李岩所部外,其余闯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出城征讨天津。
刘宗敏忙前忙后组织指挥着军队有序开拔,一副任劳任怨劳模模样。
“大哥,前军已经开拔出城,预计明日可以抵达天津卫,后勤供给也已安排妥当。”
刘宗敏一副老实模样的向崇文门前骑着杂色大马的李自成汇报。
“哼!”
李自成重哼一声,毫无感情色彩的道:“怎么?汝侯不留在京城中享福了?”
“大哥一马当先,做兄弟的怎敢落后?嘿嘿,而且这享福久了也是浑身不自在,还是跟着大哥征战沙场爽快些。”
刘宗敏腆着脸说。对李自成的脾气性格,刘宗敏可说是拿捏得死死的。
果然,李自成没再计较昨日他顶撞之事。
“既如此,那汝侯随后军出发,我先随中军出城。”
马嘶声中,独眼李自成扭转马头,双腿一夹,在卫队严密护卫下,从崇文门随大军出城。
南京城,军队的整编有序启动,苦哈哈的士卒们终于不用再吃没什么油水,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饭食,每天竟都吃上了大白米饭,而且顿顿有肉食,这对士卒们来说完全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日子,单只这一点便获取了普通士卒们的衷心爱戴,何况士卒们还破天荒地领到了足额饷银。
军队开始了每日高强度的训练,新整编的皇家禁卫师的训练由忠诚伯爵、少将师长李若琏亲自抓,热衷于现场办公的崇祯皇帝也多次亲临训练现场查看并指导。
训练是艰苦的,但吃饱喝足营养充足的士卒们不怕,严格的训练让士卒们的精神气质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也有承受不了高强度训练的老弱士卒,全部都人性化的安排退出军队序列,安置到地方巡检司当差役,军队淘汰了老弱,地方治安配备也得到了强化,皆大欢喜。
新编辽东舰队的陆战队队员招募却不是很顺利,就连逃难到江南的流民对参加陆战队远赴辽东作战都不热衷,更别说江南本地人了。
郑鸿逵不敢违背崇祯皇帝定下的自愿参军原则,只好在向崇祯请示后,深入偏远穷困的山区招募士兵。还别说,换了个思路后,陆战队的招募就顺利许多,穷困山区里衣不蔽体的山民们,还有那些常年光着屁股拉船的纤夫们,在得到参加新军可吃饱穿暖的承诺,并在新兵招募处吃了顿八辈子都没吃过的饱饭后,应征入伍的热情一时高涨。
丞相张慎言将拟任内阁名单提交给崇祯审批,拟任内阁成员有高弘图、钱谦益、凤阳总督马士英、姜曰广、吕大器、大学士王铎。崇祯批准了张慎言的组阁方案,并在金銮殿举行拜相组阁仪式,随后带领内阁大臣们及文武百官,拜祭孝陵,谒告太祖在天之灵。
崇祯一刻也不闲着,祭孝陵后,笃信走动管理的他又带着高弘图、高赞周等大臣视察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