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神,整衣敛容,上前向秦始皇行礼:“草民李逸,拜见秦王陛下,愿陛下圣体安康,国运昌盛。”
嬴政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威严尽显。
李逸深吸一口气,开始展示自己的奇能。
他先是呈上凭借记忆写出的火药配方,恭敬说道:“陛下,此乃火药之方,硝石、硫磺、木炭依此配比,可制成威力巨大之物。”
详细讲解制作流程。
嬴政看着这份神奇配方,满脸震惊,仿佛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接着,李逸又滔滔不绝地讲述现代科学知识,从杠杆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到日食、月食的成因,再到简单机械装置的运转原理。
嬴政被他的学识深深吸引,认定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场赐道:“李逸,朕观你才学非凡,今赐你客卿之位,望你在秦国施展才华,为我大秦富强出力。”
第四章:火药试炼李逸在骊山获赐一片场地,用于火药实验。
这片场地依山傍水,远离喧嚣,正是进行秘密实验的理想之地。
然而,实验初期,困难重重,仿佛每一步都布满了荆棘。
丞相李斯生性多疑,对李逸的出现和他带来的知识充满警惕。
他暗中派密探四处调查李逸的来历,试图找到他的破绽。
少府令则因中饱私囊,在火药原料供给上肆意克扣,送来的原料要么数量不足,要么品质低劣,让李逸的实验举步维艰。
面对这些刁难,李逸没有退缩。
他深知,火药的研制对秦国未来的军事发展至关重要。
于是,他四处走访民间,向猎户、药农请教,寻找可替代的原料。
他在山林中穿梭,寻找着那珍贵的野生硫磺;在盐碱地上反复试验,提炼出硝石。
每一次的尝试,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无数次实验,不是原料爆炸,就是效果不佳。
每一次失败,都让李逸感到沮丧,但他从未放弃。
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终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他夜以继日地研究,调整配方,改进工艺,终于在无数次失败后,迎来了转机。
那是一个清晨,阳光洒在实验场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李逸小心翼翼地调配着原料,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照精确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