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为秦国的繁荣与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骊山的实验场上,李逸的身影依旧忙碌。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他知道,只要坚持不懈,终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五章:灭韩之战秦国剑指韩国,大军兵临新郑城下。
李逸随秦军出征,准备将研制的火药用于实战。
他指导士兵用青铜铸造简易火炮模型,将火药小心填充其中。
攻城战打响,李逸高声下令:“点火,发射!”
火炮齐发。
“轰!
轰!”
巨响接连不断,新郑城墙在火药强大威力下,砖石飞溅,出现一道道裂痕。
秦军士气高涨,呐喊着冲向城墙。
然而,战争残酷无比,城墙上,秦军与韩军短兵相接,鲜血四溅,士兵们不断倒下。
李逸看着这惨烈场景,心中满是悲痛,暗暗发誓要建立战场医疗体系,拯救更多士兵生命。
第六章:权力暗流李逸在秦国声名鹊起,影响力与日俱增,可宫廷斗争也愈发激烈。
李斯调查李逸的行动从未停止,四处搜集所谓 “证据”,企图抓住把柄将他扳倒。
少府令依旧暗中克扣火药原料,阻碍他的研究进程。
朝堂之上,其他大臣对李逸这个突然得宠的客卿议论纷纷。
有的嫉妒他的才能,在嬴政面前进谗言:“陛下,此李逸来路不明,所献之术恐有诈,望陛下明察。”
有的担忧他打破现有权力格局,私下谋划排挤。
李逸虽得嬴政信任,但身处这复杂宫廷环境,如履薄冰,行事越发小心谨慎。
他深知自己必须小心应对这些暗流涌动的斗争,否则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都将付诸东流。
第七章:历史修正一次战斗胜利后的休整期间,李逸在营地附近发现一名受伤的楚国少年,少年衣衫褴褛,面色苍白,眼神中透着无助。
李逸心生怜悯,将他救起,安排军医救治。
这少年看似普通,实则是墨家子弟。
一日,少年趁李逸外出,偷偷溜进营帐,偷走半卷《几何原本》。
这半卷书辗转流入百家之手,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各个学派的学者们如获至宝,对书中新奇的几何知识、逻辑推理展开激烈讨论。
原本以儒家、法家为主导的秦国思想界受到强烈冲击,学术氛围变得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