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吓诈党的灰飞烟灭史(根据1919年由上海改良社会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翻译改写的,原来的文章名是《吓诈党》,作者署名“菊隐”。
)近些年上海有一个词一提到就能把人吓得脸色煞白,这个词就是“吓(xià)诈党”。
吓诈党的活动势力让租界上的巡捕完全摸不着边。
虽然中西负责治安的长官一天到晚研究加强防范吓诈党作案的措施,但是老百姓终究不能减轻惊恐的心理。
这种恐慌局面的形成,深层次原因复杂多样,不能完全归咎于负责治安的人能力不足。
吓诈党这个社会毒瘤的长成,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拿起手术刀就能轻松割除的。
我花费了好些时间,从一个之前算是吓诈党老手的人那里探听出了这个党产生、发展以及作案手法的内幕,写成这篇文章,向大家公布。
(这个老手之前干过好几起案子,现在已经洗手不干了。
我出于信义,不好曝光他的名字。
)(一)吓诈党是怎么形成的辛亥革命军兴起以后,清朝的官吏很多都逃到上海,像瑞征、张彪等都藏在租界,生怕被人知道。
不过上海军政府的人员有一半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这些清廷官吏藏身的地方知道得清清楚楚,就假托奉了军政府的命令,要求这些清廷官吏捐赠数额巨大的军饷,不捐就宣布他们是汉奸。
那时候这些清廷官吏就像惊弓之鸟一样,想保住老命,想睡安稳觉,除了人家让捐多少就捐多少,实在没有其他选择。
假冒军政府命令的人尝到甜头以后,胃口就撑大了。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对各省躲到上海的官吏要银子,后来对一些躲到上海的商人、老板也开始要求捐赠。
不过就算这样,表面文章还是要做足,不至于简单粗暴地采取霸王硬上弓手段。
当时原先在辛亥革命以后担任上海高级官员的××(因为这些内幕中的人物的真名一曝光,我就会惹官司,就不公布了)住在上海×界,是某党的领袖,需要大量的活动经费,但是却没有固定可靠的经济来源,因为海外汇来的五万元被交通银行没收了,以至于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个人给××出主意说:“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的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