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特殊的,有时是花卷,有时是甜饼。
小时候的我们最开心的莫过于这时候了,奶奶每次蒸馒头时,我们都在围在左右焦急的等待,时而问问还有多久能熟,时而擦干流出的口水。
奶奶是从外省嫁过来的。
那时兴盛一群老爷们组团去外地找媳妇儿。
我爷爷那时候是出了名的穷,近点的女孩都看不上她,可有外地的,一打听,也没了兴趣。
爷爷只好和村里的另外几个去外省的碰运气,顺便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干。
在一番巧合之下,奶奶就看上了爷爷,跟随爷爷回来了。
婚礼也是在简陋不过了,一间破瓦房就是他们的全部了。
小时候,我总喜欢趴在奶奶身旁,听他们讲他们小时候的事情。
刚开始,奶奶还有兴趣的为我们讲,可不知为何,每次她讲到后面时,就情不自禁的掉眼泪。
年幼的我当然不能感同身受,不明白她为什么掉眼泪。
现在,爷爷和奶奶年纪都已经很大了,已经看不出来一点年轻的影子了。
他们干不了重活,每天就喂喂鸡,和村里人唠唠嗑。
去年,为奶奶买了一个智能手机。
我没想到,一辈子没怎么享过福的他们竟然会被短视频感染笑乐。
或许,他们又重新找到了精神食粮。
在我上高中时,爸爸妈妈才回来的勤了点。
之前,他们只有过年和暑假时回来,时间也不长,没几天就走了。
高中前,我甚至不能完整想象出父母的样貌。
每次受欺负时,我也都希望和别的小孩有爸爸妈妈陪伴一样,可那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终究只是一个奢求。
他们刚开始离家打工,我和姐姐还会哇哇大哭,不舍得。
有一次,姐姐还追着他们离开的车跑了一整个村庄。
我们也会使用奶奶的老年机给他们打电话,每次都有无数的话语。
可也渐渐地习惯了,再挽留也没用,他们的离开也就当随意的了,电话也不常打了。
这样时间长了,慢慢就有了距离感,之间的亲情也淡了许多。
那时,只知道他们回来时会有许多零食吃,至于其他别样的感情,也只是嘴上说些罢了,凑合的回答着。
而这样的一切,都被轻松的“留守儿童”这个称呼给遮盖了,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只会更加坚强自己的内心。
上了高中,变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