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蒋瓛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小说》,由网络作家“今年不当菜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常升一招荡开瞿能的大刀,试图支援吴杰,但是,平安手中的大斧早到,一斧子劈了吴杰!一代名将吴杰,就此身死!“吴杰!”瞳孔骤然一缩,常升看着倒地的吴杰,不免心生悲凉。战争就是这样,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平安冷笑地看了一眼常升,手中的斧子直接向着他劈去。收回心神的常升大怒,招招直逼平安的命门!由于瞿能和常升的关系比较好,没有做出以二打一的事情!平安心里只有朱允炆这一个主子,他的目的就是把这支兵马全部缴杀,常升今天必死!“瞿能!你在看着干什么!快和我一起解决了他!那么,你要抗旨不遵!”沙场相见,就是敌人!瞿能有些犹豫的看了常升一眼,劝降道:“投了吧常升!否则你会死的!”谁成想常升怒极反笑:“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立不世之功!今日你...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小说》精彩片段
常升一招荡开瞿能的大刀,试图支援吴杰,但是,平安手中的大斧早到,一斧子劈了吴杰!
一代名将吴杰,就此身死!
“吴杰!”
瞳孔骤然一缩,常升看着倒地的吴杰,不免心生悲凉。
战争就是这样,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平安冷笑地看了一眼常升,手中的斧子直接向着他劈去。
收回心神的常升大怒,招招直逼平安的命门!
由于瞿能和常升的关系比较好,没有做出以二打一的事情!
平安心里只有朱允炆这一个主子,他的目的就是把这支兵马全部缴杀,常升今天必死!
“瞿能!你在看着干什么!快和我一起解决了他!那么,你要抗旨不遵!”
沙场相见,就是敌人!
瞿能有些犹豫的看了常升一眼,劝降道:“投了吧常升!否则你会死的!”
谁成想常升怒极反笑:“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立不世之功!今日你我沙场对决,各为其主,瞿能,不必念及往日里的情分,尽管放马过来就是!”
常升其实不是平安的对手,再加上一个瞿能,就更加难以招架了!
瞿能还是纵马加入了战团,不过,只是以拖延为主!
平安却没那么多的顾虑,瞅了常升一个空挡,直接朝着常升的脑袋劈下!
下一刻,常升连同肩膀,都被平安一斧劈了下来。
“父亲......我来,见你了......”
平安再一斧,彻底将常升斩首!
“将他的尸首收敛了吧。”
本以为自己加入战场,能拖上一拖,没想到平安的能力如此之强。
瞿能看着常升的尸首,有些悲凉。
他们二人也曾经同朝为官过。
也曾一起披甲执锐的跟着父辈们在战场上厮杀过。
他们二人将这些粮草全部收缴离开了这里。
有幸存的士兵逃回金陵城,告知了此事,瞬间引起朝野之间的震动!
“陛下!不好了!运粮官常升将军、吴杰将军被瞿能、平安所杀!前线粮草供应不及时,还请陛下支援!”
此时一名小旗拖着残躯汇报着战况。
朱棣听了勃然大怒!
“竖子安敢如此!”
说罢,猛的拍了一下御案站起身来,这也是他戎马生涯多年来,头一次有这么大的损失!
但是内心深处的朱棣却是非常的开心。
反正死的又不是他的人。
常升之死,可以说是断了朱允熥一臂,同时加大了常茂与朱允炆之间本就不死不休的恩怨,这两派也再无和好的可能!
前线的常茂若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想必只会更加的卖力,朱允炆可是有的好受了!
只是常升之死,是朱允炆狠狠地打在朝廷上的脸,打的是他朱棣的颜面!
人们会说他朱棣用兵无方,竟然戎马生涯半生,到头来被鹰啄瞎了眼,在朱允炆这个小子手里输了一阵。
这是朱棣所不能忍的!
所以在他面见群臣时,他的脸上满是阴翳,甚至隐隐有发怒的神色。
恐怕谁触怒了朱棣,下一刻将会彻底玩完!
被召见的群臣无人敢做声,最终,还是朱棣打破了现场的宁静:“想必前线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常升出师未捷,竟然被瞿能、平安偷袭,捐尸沙场,常氏父子满门忠良,本王知道后,心中甚伤,特地追赠常升为乌程侯,其子常宁承袭爵位!”
不得不说,朱棣拉拢的一手好人心!
这样一来,不仅加大了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间的矛盾,也让后者更加尽心地为他效死力!
当真是一举两得。
接着,在停顿了一下后朱棣继续说道:“瞿能骁勇,平安善战,非一员大将不能前往,才能担得起运粮的责任,只是,张玉、朱能、丘福等人目前前往江南平叛,手下竟然没有一员能够抵挡得住瞿能、平安的大将,实在是悲哀!”
“不知众爱卿,可否有什么推荐之人?”
之所以会这样说,朱棣是报了继续削弱朱允熥的心思在里面。
听闻此言,李善长站出来,拱了拱手:“陛下,臣识得一人,或许可敌瞿能!”
朱棣有些意外地看着李善长:“李相,你说的,是何人?”
听到这里,李善长当即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臣举荐汝南侯梅思祖从子,宁国长公主驸马,梅殷!”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都浮现一抹精彩之色。
“梅殷?”
不少人对梅殷知之甚少,不过,对方好像的确是一员骁勇之将。
这时的朱棣心沉似水,许久后吐出一道旨意来。
“传梅殷前来!”
随着朱棣的传召,不一会梅殷就大踏步向着内廷而来。
只见梅殷一袭大红衣袍,长发飘飘,丰神俊朗,有儒雅公子之貌又不失大将风度。
朱棣见了,不禁暗暗点头。
“见过陛下!”
说着就开始行礼。
朱棣微微一笑:“爱卿免礼!李相举荐你担任前线的运粮官,不知道爱卿是否愿往?”
梅殷有些意外地看了李善长一眼。
按理说,他与李善长并无交情,朝内还有蓝玉、张辅、火真、王聪等人,就算是遣人出征也轮不上他才是!
为何李善长会要求他前往?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别的问题!
不过,虽说心中有些疑惑,但依旧是答应了下来。
“臣承蒙拨擢,天命浩荡,自当蒙受天恩,率陛下之懿范,扬皇家之威仪!”
朱棣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梅殷的回答:“第一批粮草必须赶快送到,梅卿家即日启程,宁国长公主那里,本王自会去说。”
梅殷当即前往兵营,重新带了兵马前往前线运粮。
有了之前常升、吴杰的前车之鉴,梅殷并未放松警惕,安排人下去道:“传我命令,分成两队,一队伪装成客商,直接走大路,往前线运粮,另一队装一些易燃的粮草等物,沿着最近的山间小道,极速前行!”
手下依令去做。
而瞿能、平安斩了常升首级报到远在济南的朱允炆时,他直接乐得几乎快要蹦了起来,脸上完全掩饰不住自身的喜悦!
蒋瓛此时不敢正视朱元璋的眼睛,低着头说道:“我觉得以李大人的智慧,绝对不会在此时做出这样无的放矢的举动,还请陛下静观其变。”
朱元璋此时也反应过来,原本想要冲出去的心也为之按捺下来,说道:“也罢,再看看再说。”
就在众臣犹豫不决之际,突然一个宦官的声音响起。
“不好了,不好了!燕王殿下率领大军把金陵城给围起来了!”
那尖锐的声音如同利剑一般直接刺破了大殿上的争吵。
众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甚至是有些不知所措。
特别是场上的武将,是大家关注最多的,他们彼此对视,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不知道是谁带兵,押注在了燕王殿下那边。
可是左看右看,武将都在啊!
那燕王殿下哪里来的兵马?
不是说燕王殿下孝心仁厚,听闻皇帝陛下驾崩哭了三天三夜,差点晕厥,只身匹马地前来金陵吗?
难道这些都是假象,都是燕王为了迷惑朝中大臣所做出的假象?
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在了众人的心中。
就连一向自诩为燕王党的黄彬等人也有些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朝堂陷入了更深的恐慌之中,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有朝臣出来,指责李善长道:
“李善长,你竟然勾结燕王意图谋反!我看这诏书分明是你们伪造的!”
皇太孙朱允炆一派此刻的底气又硬气了起来,开始意图把燕王所谓的正统性给推翻。
朱允炆暗暗给李景隆使了个眼色,趁着无人注意,后者悄悄地溜出了大殿。
此时,朱棣一派的人激动了起来,如今李善长手里有诏书,外面又有自己的大军围城,这不是帝位已经稳了!
隐藏多年的燕王党再也不用装了,黄彬此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既然如此,我等前去迎接燕王殿下进城!迎接未来的新皇登基!”
越来越多的人此刻也出言附和道,他们一个个义正言辞,仿佛早已将忠诚献给了燕王。
可是他们那眼神深处却藏着算计和利益的光芒。
......
朱元璋得知这些官员的话,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大明,在自己死后竟然如此地脆弱,才不过刚刚身死,就有一大批人跳出来意图争夺皇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明江山,又要陷入战乱之中!
“我真是看错朱棣了!本以为他会是个守好社稷,护佑子侄江山的忠臣,没想到也是个野心贼子!实在可恶!”
朱元璋恨不得此时要将朱棣狠狠地碎尸万段,教育一下这个大逆不道的儿子!
他冷眼问向蒋瓛:“究竟是谁带兵,充当朱棣的先锋军!”
蒋瓛犹豫了一下,这才回答道:“禀陛下,是蓝玉!”
“蓝玉!”
朱元璋此时更加奇怪,蓝玉不是刚刚被调离金陵,去了滁州!
而且,蓝玉可是朱允熥的舅姥爷!怎么可能会不帮助他,而选择了朱棣!
等等......允熥......
朱元璋此时不知道为何心里有一种特别奇怪的想法,这一切,就好像有人在暗中操纵一样,若是真的朱棣和朱允炆打起来,那么,得利的会是谁?
不正是自己大孙子允熥吗?
“这难道是允熥的主意,还是蓝玉的主意?又或者......”
朱元璋此刻的心里竟然升起一个非常可怕的想法。这李善长真的就是真心投靠朱棣?
这背后莫非还有着自己看不到的一面?
“蒋瓛,太医是否去允熥的寝殿了?”
闻言后一旁的蒋瓛点了点头。
如今,朱允熥的寝殿之中,就好像与世隔绝了一般,外面的皇位之争似乎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静静地躺在寝帐里,一旁的太医给他搭着脉。
“皇太孙这是身体太过虚弱,受了风寒所致,我开一副药,让皇太孙殿下静养就好。”
一旁的朱允熥的妃子赵有容才松了一口气,紧紧握着他的手,两个人的手掌互相握在一起,特别温热。
“那就多谢了。”
太医为朱允熥诊断完,刚要起身离开,朱允熥声音有气无力的问道:“我听闻宫内似乎有动静,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太医先是一怔,接着连忙说道:“没,没事,殿下安心养伤,宫内没有任何的事情发生。”
朱允熥眸子当中的精光一闪而逝,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地说道:“看来是咱多心了,辛苦谈太医了。”
赵有容握住朱允熥的手,此时外界的一切事,都让朱允熥暗地地封锁了起来,不可能传到她所在的凤仪殿。
所以,奉天殿之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怎么了?殿下?”
朱允熥咧嘴一笑:“没事,有容,咱现在重病在身,从现在开始不能离开床榻半步,你要好好照顾我。”
朱允熥看似对对方有些依赖。
引得赵有容打趣道:“殿下还真是孩子脾性,放心,我不会离开你半步。”
朱允熥轻咳一声:“有容,你去帮咱去偏殿熬点药汤吧。”
赵有容拿起太医开的药,就是往着偏殿走去。
等到赵有容走远了,朱允熥却是忽然从床上坐了起来。
“十一,那个太医去了哪里?”
朱允熥身后,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殿下,那个太医一路到了后宫,我跟着他见到了蒋瓛。”
朱允熥原本慵懒的眼神突然变得犀利起来,就像是能够看透一切。
“果然如此,蒋瓛现身,就说明皇爷爷根本没有死,恐怕皇祖父是诈死,正在某处关注着金陵城内的一切,我装病,皇爷爷那边关心则乱,露出了马脚。”
若是朱元璋在此处听到这话,定然会对朱允熥刮目相看,没想到平时的时候看上去有些玩世不恭的后辈已经老谋深算至此,看似他已经失去了先机,但是,朱允炆和朱棣似乎一直被他牵着鼻子走。
“能不能找出如今皇祖父藏身何处?”
那道黑色身影停顿了一下说道:“属下的人已经开始去查了,想必很快就会有答案。”
对于这个答复朱允熥很是满意。
“很好,在此之前,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朱元璋突然的一句,却是让蒋瓛整个人都为之一愣。
“陛下?您是说允熥殿下?”
蒋瓛小心翼翼的询问着。
如今,在太子、秦王、晋王都已去世之后。
至少在蒋瓛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眼中,以如今大明的局势,能够有资格争夺那个位置的,无非也就两人。
一个就是皇孙朱允炆,另外一个自然就是燕王朱棣了。
至于朱允熥?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朱元璋突然提起,就连蒋瓛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都快忘了大明还有朱允熥这号人物了......”
原因无他。
相比于活跃的朱允炆,朱允熥实在是太过的低调了。
低调到,近乎所有人的都要忘记他的存在。
朱元璋静静的瞥了蒋瓛一眼,并没有说一句话。
而很快,他便从蒋瓛的口中,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启禀陛下,在这几日之中,允熥殿下并未出得宫门一步,也并未接见任何人,一直都是在自己宫中,为陛下祈福......”
此话一出,朱元璋眯着眼睛,轻轻抚动下颌的白须。
一双本来冰冷的眼神中,闪烁着一阵的思索:“为咱祈福?”
突然,朱元璋是轻轻的笑着:“这小子这些年来,一直不争不抢,直到如今,依旧不肯露出哪怕一次獠牙吗?”
“咱这位孙子,还真是纯孝呢......”
话虽然是这么说着,但是蒋瓛却能感觉得到,朱元璋的话语中,带上了一阵明显的失望。
毕竟,和燕王还有朱允炆那几乎明眼就能看出来的野心相比。
朱允熥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正常”了。
正常到,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对皇位有想法的人该有的表现。
说好听一点,朱允熥这是“纯孝”。
但若说难听一点,那便是......
“烂泥扶不上墙......”
“终是如此么?”
朱元璋闭着眼睛,不住的喃喃着。
“陛下......”
蒋瓛跪伏在地上,言语间已经带上了一丝犹豫之色。
而朱元璋只是瞥了蒋瓛一眼,自然能看出蒋瓛的犹豫:“有何事便说......”
得到蒋瓛的许可,这边的蒋瓛低着头,终于是一字一句道:“还恕微臣无状......”
“如今大明好不容易安定下去,陛下如今这一举,恐怕......”
朱元璋无所谓的笑道:“你是想问,为何好端端的,咱为何要假死吧?”
对此,蒋瓛自然是不置可否。
然而下一刻,朱元璋的话却是让蒋瓛险些吓破了胆:“若不如此,你说说咱该选谁为储君啊?”
一句话,蒋瓛便已经是冷汗淋漓。
选谁为储君?
这些话,真的是他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能回答的吗?
“臣......臣惶恐!”
看着把脑袋按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的蒋瓛。
“怎么?咱又没有问责于你,缘何如此?”
朱元璋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容。
而后,就连他自己的的脸上都是带上一丝迷茫。
“蒋瓛,不仅仅是你,就连咱如今都还不知道,这储君到底选谁为好......”
“本来,咱是欲以允炆为太孙的,但是......”
朱元璋低着头:“近年来,他和吕妃做的一些事情,实在是让咱有些寒心。”
“如此无容人之量,容真以其为后继之君,他当真是能善待他的叔叔和兄弟们吗?”
良久,这紫金山上,便传来朱元璋的一声叹息。
随着朱允熥的到来,让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本来完美无瑕的伪装,早就出现了一丝破绽。
他和吕氏一次又一次暗中针对朱允熥的举动,自以为天衣无缝。
却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了眼里。
所以,自朱标薨逝之后。
朱元璋便没有如同历史上一般做出选择,作为草根平民出身的皇帝。
朱元璋对于血脉亲情,有着迷一般的执着。
在这样去的情况之下,便有了此次朱元璋的假死。
“咱不能见到咱百年之后,朱家人的手上,会沾着咱朱家人的血。”
“若如此,即便再百年之后,又有什么脸面去见妹子和标儿?”
朱元璋的嘴里依旧念念有词。
但所说的那些话,却是让一旁蒋瓛的额头上,有淌过不知道多少冷汗。
所以,这些话真的是他一个人就能听的吗?
好在,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于他。
只是朝着蒋瓛挥了挥手:“让锦衣卫继续严密监视,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来汇报给咱!”
听得这一句,蒋瓛如蒙大赦的抬起头来:“遵命!”
很快,蒋瓛急匆匆的离去了。
而朱元璋整个人的目光,依旧紧紧的盯在金陵城所在的方向,那目光中带着不解和探究:“标儿啊......莫非是你看错了?”
“那小子,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
而此刻,紫禁城中。
自朱元璋“驾崩”之后,整个紫禁城都是直接戒严。
一道道的身影,疾步的朝着奉天殿赶去。
但无一例外的,都是被拦在了殿外。
而此刻的东宫中。
身为太子侧妃的吕氏,此刻却颇有些神色恍惚,她看着面前已经长得比自己还高大许多的儿子,犹豫道:“允炆,这样当真能行吗?”
听得此言,朱允炆转头,神色间却是带上了一丝疯狂:“母妃,如今皇爷爷已经驾崩,事已至此,我们还有什么退路吗!?”
吕氏依旧忐忑:“可......这毕竟是假传遗昭,你这是造反啊!”
“你皇爷爷他,本来就没有立下遗昭。”
“吾儿,你如今所为,乃是假传遗昭,若事情败露......”
吕氏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如此的疯狂。
就在刚刚,朱允炆告诉他,朱元璋传位于他的“昭书”已经“拟”好了。
可是,吕氏明明就知道,朱元璋在临终前,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昭......
也就是说,朱允炆准备假传昭书,直接篡位!
“此事实在是太过凶险,吾儿三思啊!”
吕氏说着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都在轻轻的颤抖着。以往的时候,她的确是望子成龙,因此而打压甚至不惜暗害朱允熥。
然而,这却并不代表着,吕氏有这个造反的胆子。而如今,朱允炆竟然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打算通过假传遗昭,直接登基。
吕氏一回想起,历史上那些诸如赵高、胡亥这些私自篡位之人的下场,便感觉一阵的心惊胆战。
而这边,相对于害怕的吕氏,朱允炆则是满不在乎,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癫狂了。
“母亲!如今我们还有什么退路!”
朱允炆此刻眼眶都是一阵的猩红:“难道说,吾等坐以待毙,就等着四叔或者朱允熥那个小畜生登基吗!?”
“以往我们对他们做了什么,母亲不会不知道。若等他们登基,哪里还有你我母子二人的活路?”
“儿这不是篡逆,儿是在自救!”
郑国公常茂急急地进入宫中。
此时的他身上换了一套铠甲,是银白的熟铜铠,铠肩上的虎头兽好像带着一股杀气,烈日之下,这套跟随常茂多年的铠甲闪烁着银光。
传闻常茂这套铠甲是他的父亲常遇春传承下来的,常遇春穿着这套铠甲百战百胜,铸就了常胜将军的赫赫威名。
后来常遇春死后,这套铠甲就传给了常茂,可惜,当时天下大多都已平定,没再怎么有战乱,这也就导致了这套铠甲的主人没大怎么立下军功,只靠着父辈的荫蔽获得了一个郑国公的称号。
但是常茂如同他的父亲常遇春一样,有一颗善战的心,在宫内籍籍无名数载,如今听闻终于有打仗捞取功名的机会,当然是十分积极。
来到内宫,有公公拦住了常茂,示意身边的人对常茂身上进行例行的检查。
常茂也不避讳,一边摘下自己的佩剑交给公公,一边在由太监检查过后,请入如今朱棣的寝宫之内。
虽然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可惜,此刻的朱棣不似历史上那般轻松。
金陵城内尚有隐藏在暗处的祸端,城外又有似朱允炆这等疥鲜之疾,实在是让他头疼。
他袖手站在屏障之前,大步流星走进来的常茂来到近处,躬身施礼。
“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这才转过身来,换了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郑国公不必多礼,想必爱卿也知道了本王找卿家来的意图,此次南上征讨朱允炆,本王欲给四万兵马,不知卿是否能助朕手刃逆贼。”
可以说现在的称呼都是十分拧巴的。
底下的人都在尊称朱棣为陛下,但是对方却依旧是以燕王自居。
闻言之后的常茂无比自信地朗声开口:“愿为陛下分忧,手诛逆贼首级,献于陛下!”
常茂身为朱允熥一党,平日在宫中没少受朱允炆的打压,跟对方可以说是势若水火,不共戴天,如今,能够带兵彻底消灭朱允炆,可以说是求之不得。
俗话说得好,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锤,莫过如此。
“那郑国公可敢立军令状?”
朱棣问着常茂,好似对方若是不立军令状,这屏风之后,立马会冲出来无数刀斧手,将常茂斩于阶下。
常茂挺直腰杆:“臣当然敢,若是不把朱允炆首级带回,臣自当以死谢罪!”
对此朱棣大加赞赏:“好!不愧是郑国公,有先父之风。”
大手一挥,一旁的小太监拿出早就拟好的军令状,递到常茂面前。
常茂朱笔一挥,就是签下自己的姓名。
朱棣看着对方如此的爽利,笑言:“那么郑国公即日启程好了,朕自当等着你的凯旋!”
却不料常茂说道:“臣临行之前,想去看一眼允熥殿下!还请陛下恩准!”
朱棣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悦之色,不过似乎考虑到常茂是个粗人,恐怕只是想出征之前和朱允熥见见面,于是也就同意了常茂的请求。
“去吧,明日是个良辰吉日,还请郑国公早点出征,切勿耽误了行军日期,逆贼一日不除,本王心难安。”
常茂高声叫道:“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待常茂走后,朱棣后面的屏风之内,闪出心腹观童。
“去跟着他,看看他都和朱允熥聊些什么!”
常茂丝毫没有皇家的礼节,大大咧咧地来到了朱允熥的寝宫,经过侍女通报才见到了朱允熥。
朱允熥依旧是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见到常茂,断断续续说道:“舅公怎么来了?”
常茂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拿起一旁的茶水一个牛饮而下:“殿下,臣刚刚被陛下立为讨贼大将军,明日便要启程前往济南,捉拿叛贼朱允炆归京,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狠狠地出一口恶气了!”
朱允熥听了,微微拱手说道:“那在此祝舅公顺利凯旋。”
常茂此时眼神转了转,见四下无人,悄悄靠近朱允熥的耳边,说道:“殿下,待我剿灭了朱允炆,在军中种下了威望,将朱棣取而代之,指日可待!”
朱允熥却假装惶恐道:“如此,舅公有几分把握?”
常茂思虑了一下,斩钉截铁:“七成!若是能够说服蓝玉的淮南军加入,那便有十成的把握!”
朱允熥此时就像是突然得到了宝贝的孩子,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色,道:“既然如此,那之后便要多多倚仗舅公了!”
常茂心情大好,又和朱允熥聊了几分家常,就是从宫中离开。
过了不久,却有人传朱棣的旨意,要求朱允熥觐见。
明明朱允熥还卧病在床,朱棣却依旧要坚持见他,不少人猜测起来,恐怕朱允熥要大难临头了。
朱允熥却不紧不慢地,由赵有容搀扶着,来到朱棣目前居住的慈光殿。
“咳咳,咳咳咳......见过陛下,侄儿恭祝陛下圣安。”
朱棣见朱允熥是真的一副虚弱的模样,心里有了几分放松与心疼,大手一挥,立刻就有人搬着座椅来到了这边。
“看坐,允熥侄儿不必行礼,坐着说话。”
朱允熥也不客气,由赵有容搀扶着坐下。
朱棣来到他面前,一只手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就像是苍鹰紧紧地落下爪子。
“不知道,郑国公刚才去看望你,你们舅甥二人都说了什么?”
朱允熥也不隐瞒,直接说道:“舅公久未历经战场,听闻要去北上克讨逆贼,心中无比兴奋,说是一定要把逆贼朱允炆的首级带回来,狠狠地出口气。”
朱棣在朱允熥肩膀上的手稍稍用力,问道:“仅有这些?”
朱允熥此时变得惶恐起来,面若筛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还求四叔不要杀我!舅公还说他日立下军功,种下威望,要将四叔取而代之,侄儿并无谋逆之心,全都是舅公一人所言!”
说完,朱允熥朝着朱棣磕头下跪。
一旁的赵有容被骇的花容失色,也扑通一声跪下:“陛下,我等并无反心,若是陛下心有怀疑,可将我夫妻二人贬为庶人,我们只想做个寻常的夫妻,绝不踏入宫中半步。”
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
此时的朱允熥对朱棣还有用,他自然不可能立刻把朱允熥杀了。
“我只是例常询问,允熥侄儿不必害怕,起来吧。”
没想到朱允熥并不起身,而是说道:“若陛下对舅公,对侄儿还是还有戒心,侄儿不会为舅公求情,陛下尽管杀了舅公,侄儿绝不有所怨言!”
而大明宰相李善长,此时尚未入睡,而是起草写着一份秘报。
他有些苍老的面容上依旧精神矍铄,难以看出这六七十岁年纪该有的疲惫。
他非常体贴地让身边伺候的下人都退了出去.
灯油若是烧尽了,就自己添些灯油,一点也没有丞相的作派。
也不知道是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学会了朱元璋的亲力亲为,还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需要他自己亲自来做。
在他的左手边,一副大明的地图压在镇纸之下,而这副地图,与朱允熥密室里的那副地图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过了一段时间,李善长才把手中的这份递给朱允炆的密报写完。
他还在扮演着朱允炆潜伏在朱棣身边的角色,当着他的两面卧底生涯之旅。
周旋在朱允炆和朱棣之间,几乎是刀尖上起舞,但是谁也不知道,李善长究竟在为谁效力,又在谋划些什么。
随着房门吱呀一声响起,一个黑影悄然翻进李善长的居室。
一阵冰冷的穿堂风袭来,吹动李善长的衣袂与胡须。
李善长眼神微眯,看着眼前的黑衣人,房门此时已经悄无声息地关上。
面前的黑衣人没有说话,但是李善长也知道他是谁,这些年来,他一直通过眼前的这个黑衣人,跟他效力的那位传递信息。
黑衣人就是他们之间的桥梁。
“李大人,东西准备得怎么样了?”
李善长将手里的东西卷起来,郑重地塞到一封信封里,递给黑衣人。
“东西在这里,还请允炆殿下放心,我绝对不会辜负对他的诺言。”
黑衣人点了点头,将一封信纸递到李善长的手里。
“这是你接下来的任务,还麻烦李大人了,待我们的大业结束之后,你就是最大的功臣。”
李善长接过对面递来的纸张,对面没再说一句废话,就是悄然从李善长的房间里离开了。
李善长打开纸张,看着里面的内容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还真是记仇,看来,那人要遭殃了,得罪殿下,这就是你的后果。”
李善长说完,将手里的纸张放到一边的蜡烛处,让其燃烧殆尽。
......
深秋山色萧瑟。
由于江淮地区刚下了一场雨,路上满是泥泞。
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一串又一串的马蹄印留下,直通远处。
常升负责押解北征的粮草,作为常茂的后勤大部队,必须及时运到。
之所以会兄弟二人齐上阵是怕有其他的人进行掣肘。
要知道,一旦粮草供给出现问题,那么是会造成不小影响的。
可以说直接关乎到一场战争的胜负!
像常茂他们这样的将门子弟,行军打仗该怎么做都是非常明白的!
哪怕是厕所的安置都得亲自过问,是确定无误后才能够建造。
跟着他们的父亲常遇春南征北战,虽说没有立下如同先辈们的赫赫战功,但是也积攒了不少的打仗经验。
此时此刻的常升时不时地注意着附近,这里有很多的灌木丛,加上泥泞的山间小道,若是地方有伏兵,很容易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您是不是太过小心了,怎么可能会有人偷袭我们的粮道,想必朱允炆还没有那么厉害!能够想到这一层!”
副将吴杰看到常升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眼神当中满是不屑。
觉得对方实在是太过于谨慎。
在他看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吴杰是黔国公吴复的儿子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的后代之一。
不得不说大明的二代还是很能打的,比如常茂等人,都不比他们的父亲弱上多少。
明初时期,尚武的风气依旧很盛行!
“吴杰!你也是宿将了,岂不知兵法上的道理!行军打仗,粮草尤为重要,怎么可能不做防备!”
听着对方的言语,常升的心中升起一抹的不悦来。
立马出言呵斥。
闻言的吴杰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忽然,远处的马蹄声在众人耳边响起,由远及近,惊起山林中的鸟兽,四下飞散!
常升立马意识到了不妙,手持长枪,大叫道:“防守!防守!敌袭!”
一支兵马从山林里瞬间杀出,甚至全都是重甲骑兵,仿佛他们在此时等候多时了!
“这是......青州兵!”
常升戎马多年,各地有特征的兵马如数家珍,他立刻就认出了眼前的这支重甲骑兵来自山东!
其中为首一员将领冲出来,对着常升哈哈大笑。
“常升!你瞿能爷爷在此等候多时了!”
一马当先的瞿能手持大刀疾驰而来,一个斜劈向着常升砍来。
作为一个茅坑拉屎脸冲外的汉子,常升丝毫不惧,立马擎起手中的长枪进行格挡。
另外一边的平安也对上了吴杰。
双方你来我往,打的好不热闹。
“瞿能!你们家也是开国勋贵,何苦为朱允炆效力!”
常升奋力招架,试图劝降瞿能。
“允炆殿下才是正统,他朱棣窃国,人人得而诛之!我也是没想到,你竟然会为朱棣卖命!”
瞿能一边与常升打着,一边试图拉拢对方。
他们都非常清楚对方的能力非凡,一旦劝说过来,或许能够省去诸多的麻烦事。
常升辩解道:“非也,我不是朱棣的人!朱棣妄图控制允熥殿下,来让我们为之效力!他图的不就是我们两家相互争斗,从而两败俱伤!”
瞿能其实也知道这件事情,所以继续想着劝降:“若是尔等此时投降,我想允炆殿下他日定会杀入金陵城,解救允熥殿下,这样岂不美哉!”
常升却不为所动,一支枪舞的虎虎生风,神出鬼没,可以看得出是深得其父常遇春的传承。
“恐怕我前脚投了,后脚允熥殿下立刻就会被朱棣杀死!”
瞿能见一时间拿不下常升,那边吴杰反而招架不住平安的攻势了。
平安放眼整个明初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靖难时期,甚至曾经生擒朱棣。
同时平安也不像瞿能那般,过多地废话,他的眼里只有胜负,没有政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