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出土的陶片,都可能是通往那个神秘古代世界的一把钥匙。
第二章:发掘中的惊喜与困惑经过数月艰苦的发掘,前仇遗址就像一个羞涩的少女,逐渐向考古队展现出它迷人的真容。
遗址的地层堆积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以汉代为主,还夹杂着少量清代遗迹和宋、元遗迹。
根据考古发掘和出土遗物情况分析,该遗址可划分为三层,每一层都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章节,等待着考古队去解读。
第二层为汉代文化层,距离地表大概0.5 - 0.45米,厚度在0.2 - 0.35米之间。
这里的土色呈现出黑灰色,土质疏松得像沙子一样,呈颗粒状的粉质黏土,还夹杂着许多红烧土粒和碳屑,就像是一场古老火灾后的遗迹。
这里面包含的东西可不少,有筒瓦(一种古代建筑用的半圆形瓦,覆盖在两行板瓦之间)、板瓦、子母砖(一种形状特殊,一块砖上有与另一块砖相契合部分的砖,常用于古代建筑)、陶片等。
陶器大多是泥质灰陶,还有少量褐色陶,纹饰大多是素面,只有少量弦纹。
板瓦和筒瓦都是泥质灰陶,表面装饰着粗绳纹,内部是布纹,还有不少卷云纹瓦当,看起来十分精美。
能辨认出的器形有陶罐、陶瓮、陶盆、陶壶、陶豆、陶甑等,还有一些陶圆饼及陶坠等。
第三层同样是汉代文化层,距地表0.5 - 0.75米,厚0.2 - 0.40米。
土色是黄褐的,土质比第二层稍硬一些,同样夹杂着较多的红烧土粒,也是呈颗粒状粉质黏土。
这里面的包含物有建筑构件、陶片、石片、几何纹砖块、铜器残片等。
陶器都是泥质灰陶,纹饰多为素面,有少量弦纹及绳纹。
能辨认出的器形有罐、盆、瓮、壶、豆、甑、陶圆饼、纺轮、权、鬲、弹丸等。
建筑构件中的板瓦、筒瓦、瓦当和建筑饰件也都是泥质灰陶,面饰粗绳纹,内饰布纹,瓦当的纹饰更加丰富,有卷云纹、兽面纹、钱币纹等。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就像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寻宝者,共发现遗迹180处,这其中包括灰坑112座、古墓葬49座、灰沟11条、陶灶4座、房基3座、水井1眼。
墓葬又分为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