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都市的东郊,有一条名为安宁巷的老街,它狭窄而幽深,像一条被岁月遗忘的缝隙,夹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
巷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墙面斑驳陆离,爬满了岁月的青苔,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这里居住着形形色色为生活奔波的小人物,林晓便是其中之一。
林晓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双双离世,只留下她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靠着经营一家小小的裁缝铺,艰难地维持着祖孙俩的生计。
裁缝铺的店面不大,一台老式缝纫机占据了角落的位置,旁边堆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料和各种缝纫工具。
店铺的招牌早已褪色,“巧心裁缝铺”几个字,在风雨的侵蚀下,显得模糊不清,但这却是林晓和奶奶生活的全部依靠。
从小,林晓就对裁缝铺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放学后,别的孩子在巷口嬉笑玩耍,她却总是迫不及待地奔向裁缝铺,守在奶奶身边,看着那神奇的针线在布料间穿梭,幻化成一件件精美的衣物。
久而久之,林晓也学会了不少缝纫技巧,从最初笨拙地缝补袜子,到后来能够独立修改简单的衣服款式,她的手艺日益精湛,成为了奶奶的得力小助手。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视力和手脚的灵活性大不如前,许多精细的缝纫活渐渐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成衣市场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款式新颖的现成衣服,裁缝铺的生意愈发冷清。
为了给奶奶治病,也为了维持生计,高中毕业后的林晓不得不走出安宁巷,去外面的世界寻找工作机会。
林晓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忐忑,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简历和一些亲手制作的衣物小样,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家家公司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堵冰冷而坚硬的高墙,一次次将她无情地阻挡在外。
多数面试官看到她只有高中文凭,又缺乏工作经验,只是匆匆扫一眼简历,便礼貌地拒绝了她。
那些冷漠的眼神和委婉的拒绝话语,像一把把锐利的箭,刺痛着林晓的心。
夜晚,回到安宁巷那狭小而温暖的家中,看着躺在床上虚弱的奶奶,林晓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