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需要老丞相在朝中稳固人心。
硬是装着大度三次去丞相家请其回朝。
百姓不关心谁做皇帝,被他蒙蔽都夸他是个明君。
老丞相为了家人不受连累只好忍辱负重回了朝。
我派人将一字条送去他府上。
纸条让人递进了丞相府,却是大半日没有消息。
袖口被僵硬的手指绞得皱成一团时,一个小厮来到我身边轻声道:“公主,丞相有请。”
丞相知道了我这些年的遭遇。
他痛心疾首地说:“只要公主一句话,云岚的老臣定会赴汤蹈火。”
我能看出青羽之所以娶沐瑶,并不是钟意她。
而是她的舅舅宁武侯手中的兵力是让青羽不得不笼络的势力。
宁武侯为人张扬,他的儿子更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不知有多少良家少女的清白葬送在他手中。
沐瑶成了皇后更是偏袒母家。
这让宁武侯一家更肆无忌惮。
可青羽怎么可能允许臣子对他的地位有威胁呢?
那我便帮一帮他。
<我拿着写着太师名字的牌子看了又看。
他为了向青羽表忠心,亲自做了将父皇车裂的马前卒。
我对海棠说:“这太师的女儿听说长得如花似玉,不知道这宁武侯的儿子可喜欢?”
海棠心领神会,将消息传了出去。
隔日,就传出太师女儿被宁武侯儿子玷污的消息。
太师义愤填膺在大殿上跪求皇帝为他主持公道。
二人在朝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是没有什么大冲突的,此时确是势不两立。
这事又不知被谁传得沸沸扬扬激起了民怨。
大理寺只得判宁武侯的儿子流放。
沐瑶为她表弟求情,却被青羽拒之门外。
本以为风浪暂时平息了,可坏就坏在宁武侯的儿子流放路上死了。
死因不得而知。
我断定那宁武侯必定会因此事怀恨在心。
果然没多久徐丞相就传来宁武侯在外训私兵的消息。
丞相联络的朝臣纷纷上奏,将证据呈在青羽面前。
青羽佯装可惜,但还是下旨将宁武侯抄家。
朝臣一力举荐崔程将军接管宁武侯的军队。
青羽见他不曾牵扯党羽,便放心将兵符给了他。
却不知崔将军从前差点落草为寇,是我微服出宫时遇到劝他归服朝廷,还亲自举荐他入伍。
宁武侯被斩首那日我担着风险用死刑犯将他换了下来。
众人皆不知我此举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