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饱肚子,但赚不了几个钱,日子还是紧巴巴的。
那时候,爸妈除了爷爷奶奶教的那点种植技术,别的几乎一窍不通。
种什么能赚钱?
怎么种才能提高产量?
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缠在他们心头,解不开,也放不下。
为了找到出路,爸爸开始四处打听。
他白天跑农业局,问专家,问有经验的种植户;晚上就捧着从县里买来的农业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啃。
妈妈也没闲着,一边照顾家里,一边跟着爸爸学。
那时候,村里连个像样的网络都没有,更别提什么上网课了。
爸爸只能村里县里两头跑,风里来雨里去,人瘦得跟竹竿似的,皮肤也晒得黝黑。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爷爷奶奶相继过世。
爸爸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整个人都很颓唐,想要放弃,去外地打工。
可是他看着那全是枯黄杂草的田地,他好像突然就继承到了爷奶的遗志,这片土地他放不下,也舍不得……终于有一天,爸爸从县里回来,满头满脸的汗,激动地抱起小小的我,兴奋的说:“英子,爸找到门路了!
咱们这地,适合种西瓜!”
妈妈听了,眼睛一亮,赶紧凑过去问东问西。
从那以后,爸妈就像着了魔似的,白天在地里忙活,晚上就凑在灯下看书、讨论,有时候连饭都忘了吃,还会忘了我,幸好我哭得很响亮……爸爸在自家地里划了一块试验田,开始种西瓜。
那段时间,他几乎住在了地里,天天盯着西瓜苗,生怕出一点差错。
妈妈也忙得脚不沾地,既要照顾家里,又要帮爸爸打下手。
村里人见了,都说他们疯了,种西瓜哪有那么容易?
可爸妈不管别人怎么说,只管埋头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
那年夏天,试验田里的西瓜长得又大又圆,切开一看,红瓤黑籽,甜得让人咂舌。
爸爸捧着西瓜,笑得像个孩子。
他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爸爸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
可那时候,村里的事儿都得经过大队同意,租地也不例外。
于是,他先找到了村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租下村里每户人家一半的地,用来种西瓜。
为了让村长点头,爸爸还特意画了个“大饼”。
他说:“村长,您想想,要是这西瓜种成了,那就是咱们村的招牌产业!
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