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春竹姚翠兰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就断亲,不给娘家当血包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风挽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但是古代30多岁女人生娃,就是比较晚的事了,不过,对于男人来说无所谓,到了七老八十一样可以生孩子,更何况,老三周有强也才35岁。他们再接着要个儿子,完全没问题。“婶娘,你把手伸出来,”姜春竹示意薛素芳伸出右手,她小时候跟着村里的老中医学过号脉,略通医术。薛素芳半信半疑地把手伸出来,她听说二嫂家,自从这个锦鲤儿媳进了门,家里好事一桩接一桩,发了财,还要盖新屋。要是自己能跟着沾点福气也是好的。姜春竹抓住薛素芳纤细的手腕,认真地号了号脉,然后问她,“婶娘,你平时月事啥样,正常不?”薛素芳听了后,脸微微红,小声说,“不正常,有大半年没来了,”姜春竹明白了,“俺这三叔,也是大半年没回家了吧?”周有强出去做工,年头年尾回来一两趟,也是害怕村里人...
《开局就断亲,不给娘家当血包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但是古代30多岁女人生娃,就是比较晚的事了,不过,对于男人来说无所谓,到了七老八十一样可以生孩子,更何况,老三周有强也才35岁。
他们再接着要个儿子,完全没问题。
“婶娘,你把手伸出来,”
姜春竹示意薛素芳伸出右手,她小时候跟着村里的老中医学过号脉,略通医术。
薛素芳半信半疑地把手伸出来,她听说二嫂家,自从这个锦鲤儿媳进了门,家里好事一桩接一桩,发了财,还要盖新屋。
要是自己能跟着沾点福气也是好的。
姜春竹抓住薛素芳纤细的手腕,认真地号了号脉,然后问她,
“婶娘,你平时月事啥样,正常不?”
薛素芳听了后,脸微微红,小声说,“不正常,有大半年没来了,”
姜春竹明白了,“俺这三叔,也是大半年没回家了吧?”
周有强出去做工,年头年尾回来一两趟,也是害怕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宁愿外出做事赚钱,落得清净。
“哎是啊,他也是心烦,你奶看见他回来,就会叨叨这件事,”
姜春竹听完,噗嗤就笑了,
“婶娘,这男人不在家,你咋着能生娃?”
“这话说的倒也是,可是,俺都这把年纪了,还能生吗?”
薛素芳看着大女儿都快要说婆家了,脸上更红了。
“这有啥,婶娘还年轻着来,就是身子骨有点弱,你这月事也不正常,赶明下个大集,你跟着俺还有俺娘一块去镇上,龙圩镇西门那块,有个出名的老中医,姓秦,专门看这不孕不育可管事了,”
姜春竹想着下个大集带着余秀英去龙圩镇换膏药,再找丁大夫开点活血的药,她娘的腿轻了好多,一鼓作气接着治,说不准到了热天,就能治好了。
反正就是受寒受凉,没大事。
龙圩镇的老中医开中药制剂,先把月事调理好了,等三叔有空多回几趟家,这孩子说不准就能怀上了。
反正这男人不在家,单凭女人怀孕生娃,那是没门的事。
原本薛素芳对生儿子这件事,都不抱希望了,听了姜春竹的话,心里又燃起希望来。
余秀英也劝她,“弟妹,但凡有一线希望都不能放弃,再试一把呗,你们还年轻。”
薛素芳感激地热泪盈眶,连连点头,“行,二嫂,春竹,下个集上,就麻烦你们带着俺去。”
她也真是受够了婆婆和大嫂的白眼,自己觉着在村里也抬不起头来,活得憋屈。
“行了,别哭了,心情不好,对身子也有影响,”
余秀英说完喊着姜春竹和周春雨回家,周春雨还没有玩够,不想走。
“要不你们就在俺家吃饭吧,咱们中午炖鸡吃,”
薛素芳笑着说,正好婆婆给了她一只鸡不是。
“嗐,俺们这不也是有吗?”姜春竹笑着拍拍自己手里的鸡,这鸡被她拍得咯咯直叫。
“春雨,咱们回家,也炖鸡吃!”
周春雨一听就乐了,拉着余秀英的胳膊笑着问,
“娘,嫂嫂,俺奶咋舍得给咱们鸡吃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余秀英佯装生气地拍着女儿的手背,“你这孩子,咋说话呢?你奶不是一直很疼你们吗?”
甭管自家人怎么窝里斗,闹别扭,但是在外面,余秀英非常维护周家的门面,整个周家在村里给外人的印象,那就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族。
这样的话,她们孤儿寡母一家人,也不至于在村里受人家的欺负。
余秀英犹记得薛素芳刚嫁过来的第二年,村里有户人家和周家因为争地边儿闹矛盾,周有强年轻气盛被人家打了,周老太王凤兰二话不说,第二天就带着三个儿媳妇闹上门去,堵着对方的家门,骂了整整一天。
“春雨妹妹,这是景山大哥的媳妇吧?”
周玉花是三叔周有强和三婶薛素芳的大女儿,个头不高,模样中等偏上,不过人憨厚老实,也很勤快,家里地里的活儿都是她干。
她比姜春竹大了一岁多,还不到16岁,没有说亲,不过,依着家里人年纪来称呼,她叫周景山哥哥,自然要叫姜春竹嫂子。
“嫂子好!”虽然没有正式介绍过,但是她还是轻声喊了姜春竹一声嫂子,姜春竹脸上立马羞红得不得了、
“玉花姐姐,不要喊嫂子,就叫姐姐得了,俺都是喊春竹姐姐,”
周春雨看见姜春竹羞红了脸,连忙趴在周玉花耳边悄声叮嘱,“俺娘说,春竹姐姐还不到及笄的年纪,先不能成亲,等以后和大哥成亲了,再称呼嫂子也不迟。”
周玉花听了,连连点头,“那就依二伯娘说的做,春竹姐姐,你这新袄子真好看,俺二伯娘给你做的吧?二伯娘手艺可真巧呢!”
姑娘家之间很快就能找到共同话题,姜春竹听见周玉花夸奖自己穿的新袄好看,立马笑起来,
“是啊,玉花姐姐,这是俺娘给做的新袄子,花色是俺选的,春雨的也是,穿着可暖和了,又可身!”
姜春竹伸着袖子,让周玉花和周玉荣姐妹俩,看自己穿的新袄,特别合身,又好看。
“嗯嗯,今年年都过去了,俺们就不扯新布了,等开春了,俺和妹妹也去镇上扯布做新褂子,到时候春竹姐姐跟着去长长眼,你的眼光好!”
一番说的姜春竹笑起来,“玉花姐姐,这都是举手之劳,到时候咱们一块儿去镇上赶集去!”
周玉荣看姐姐和姜春竹聊的这么热乎,她拉着周春雨的胳膊悄声说,“春雨姐姐,你以前还羡慕俺有姐姐嘞,这不,你也有春竹姐姐了,咱们以后一比一扯平了!”
周玉荣比周春雨小了一岁,才8岁的年纪,平日里和周春雨关系交好。
“那可是嘞,嘿嘿,俺以后也是姐妹俩了,不,咱们可是姐妹四个了,玉花姐姐最大,春竹姐姐第二,俺第三,玉荣妹子第四,多好呀!”
周春雨想起来一下多了三姐妹,开心地拍手叫好。
姐妹多了也不错,以后村里人没人敢欺负她们,吵架都吵不过她们。
“春雨姐姐,你以后可不能有了春竹姐姐,就忘了俺们姐妹俩,”
周玉荣拉着周春雨的胳膊撒娇,自从姜春竹来到周家,她就很少见到周春雨过来找她玩了。
“不会的,咱们姐妹以后在一块,不分离!”
几个人还站在胡同口嘻嘻哈哈地说笑,三婶娘薛素芳从屋里走出来,冲着她们喊,
“你们几个,赶紧去前面大奶奶二奶奶家里拜年,还在这里嘻嘻哈哈地说笑?”
姜春竹听周春雨说过,三婶娘倒是个心地良善的女子,比大伯娘赵艳芹好多了,不过,因为她没有生儿子,就只有俩女儿,自觉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说话都没有底气。
“三婶娘好,春竹给您拜年了,”姜春竹冲着三婶娘稍稍福身算是拜年了。
“这是景山媳妇吧,长得模样俊俏着来,”薛素芳拉着姜春竹的手上下打量,“这小手这么凉,你们快去快回,别再外面瞎逛了,赶紧回家里暖和,”
“知道了,娘,你快回屋去吧,小心着凉,”周玉花推着她娘回家去,薛素芳这些年为了要儿子,吃了不少药,折腾地身子骨弱,经常生病。
“婶娘,俺们走了,嘻嘻,”周春雨拉着姜春竹,姜春竹抓着周玉花的手,周玉荣则像个挂件一样,拽着周春雨的胳膊,四个人嘻嘻哈哈说笑着往村子南头走去。
“哼,一群丫头片子,没啥用,能成了啥气候?”
赵艳芹从后面看着她们,鼻子里冷哼一声。
她自家生了三个儿子,自觉在村里高人一等,但是从她心里,还是希望有个女儿的,但是天不遂人愿,她都这把年纪了,这辈子也是生不出了。
顺着大路往南走,旁边有一个大水塘,水塘旁边,住着周家大奶奶和二奶奶。
周景山的奶奶王凤兰是周家的三奶奶,排行老三,不过,周景山的爷爷去世的早,如今周家大爷爷,二爷爷,大奶奶,二奶奶还都活着。
周家大爷爷耳朵聋得很,大奶奶已经偏瘫了,多年卧床不起。
周春雨带着姐妹四个,给周家大爷爷,大奶奶磕头拜年,家里还供着周家的老祖宗牌位,周春雨拉着姜春竹又在周家老祖牌位前磕了个头。
周家大爷爷拿着瓜子,自家炸的姜丝给她们吃,她们接过来,谢过大爷爷,接着又去二爷爷家里。
周家二爷爷二奶奶身体也不是多好,不过,两位老人家倒是耳聪目明,周家二奶奶拉着姜春竹的手非得给她五文钱,算是见面礼。
姜春竹谢过周二奶奶,把钱收好,想着回家后交给婆婆余秀英。
四个人往回走,路上遇见远门的婶子大娘,周春雨一一打招呼,姜春竹也跟着大大方方地喊婶子大娘大嫂大叔,一时间半个万水村都认识了周景山家的小媳妇。
村民们心里都明白,这姜家大丫虽然没有明媒正娶,这也算是正式成了周家人了。
走到三婶娘家门口,周玉花拉着姜春雨的手,让她去家里吃饭,
“俺和春竹姐姐还没有说够话哩,走,到俺家吃中午饭去!”
“不了,玉花妹妹,咱们姐妹以后有的是时间相处,俺和春雨先回家看看,”
说罢,姜春竹和周春雨拉着手回家。
“娘,这是二奶奶给的五文钱,您收着,”
姜春竹把钱拿出来,顺便把路上的见闻给余秀英讲来听听。
“这钱,你收着,春竹,看看这些礼物够不够,明儿个,你和景山,还有你三叔陪着,去娘家回门。”
余秀英摆弄着桌子上准备好的礼品,一块上好的猪肉,几斤糕点,还有一瓶酒。
姜春竹愣了,“娘,啥是回门?去哪里回门?”
“不好了,娘,门外躺着一个人!”
夜里下了大雪,早上周景河起来去外面撒尿,冻得浑身哆嗦。
要不是被尿憋醒了,他实在是不想起床。
“哪里有人啊?”周母余秀英从屋里走出来,看着眼前白茫茫的大雪,心中又喜又忧。
喜的是,旱了一冬的田地 终于可以解渴了;
忧的是,这家里快要断粮了,可咋整?
“在那边,桥上,娘,你看看,是不是冻死了?”
周景河又冷又怕,上下牙床打着颤。
“哎呦,这还真是个姑娘,景河,快去喊你大哥过来!”
余秀英说着,双手扶着旁边的小树干,小心地往前走,她眼睛不好,身体多病,还跛脚,害怕滑倒了。
“大哥,娘叫你!娘,你小心点!”
周景河一边冲屋里喊大哥周景山,一边焦急地看着他娘。
“来了,”一道清亮悦耳的嗓音从屋里传出,周景山高大瘦削的身影从屋里走出来,他快走几步,很快就超过了周母,来到小桥边。
“娘,这是谁家的姑娘?我,我能抱她吗?”
在夏朝,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周景山有些犹豫。
“哎呦,我的儿也,这都啥时候了,还在意这个?先救人要紧,把人抱屋里去!”
余秀英急急地说,“咳咳,”她有咳疾,用手捂住了胸口。
“哎哎,好嘞娘别急,俺这就救人!”
周景山弯腰伸手,一把就把姜春竹给抱进了怀里。
轻飘飘的,还没有一大袋粮食沉,周景山真是高估了她的体重。
“这不是千庙村的姜家大丫吗?”余秀英把姜春竹放到她的床上,赶紧用被子把她给包裹起来,
那脸上和手脚都冻得青紫,脸上和额头还有伤。
“哎,作孽呀!”余秀英叹着气说,春上姜老太太和姜喜福相继去世,她就担心姜家大丫在后妈手里,不会有好日子过。
可是,姜家老太早年和周家老太也是随口说了个婚约,定的娃娃亲,说是等春竹及笄,和周景山成亲,而春竹才刚满14岁,还得两年,而且,这两年,周家也是穷得很,日子难过。
余秀英原本打算等两年,自家日子好过起来,攒够十两银子,春竹也就满了16岁,再去娶亲。
没想到,这狠心的后妈等不及,差点就把春竹给磋磨死了。
这是害怕人死了,被人告官,所以故意扔到周家门外,摆明了,就是以后死活是你们周家的人,看着办吧。
“景山,你快去烧热水,景河,把那点红糖拿来,对了厨房里还有块生姜,熬姜糖水,”
余秀英虽然身体多病,脚也不好,性子温良,从来不愿意和人起争执,但是,心里清亮得很。
“好嘞娘,”周景山周景河应声去干活,景河嘴里嘟囔着,“娘,那红糖和姜块,还留着给您熬药呢,”
“让你去就快去,别多说,”周景山推着弟弟进了厨房,开始烧水。
余秀英不停地搓着双手,把自己的双手搓热了,给姜春住捂在脸上,看着她的脸色,渐渐地有了血色,变得红润。
“娘,你们在干嘛,她是谁呀?”睡在床上另一头的周家小妹周春雨醒过来,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娘亲和两个哥哥在忙碌。
“周家大丫,你以后的长嫂,”余秀英一时间脱口而出。
“哦,春竹姐姐呀,怎么成了这模样?”
周景雨听母亲说过大哥和春竹的亲事,她也见过姜春竹,从心眼里喜欢这个姐姐。
“娘,以后春竹姐姐,是不是就不走了,住在咱们家了?”
周景雨想到这里,有些小兴奋,以后她就有姐姐可以陪着她了。
“嗯,看这样子,是被后妈给打出来了,哪还有家可回?”
天哪,好冷,头好疼!
姜春竹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眼前的阳光明亮刺眼,她赶紧把身上的薄被往上扯了扯,
还是觉着冷,脑袋也疼。
她记忆中自己好像是跌进了一个黑乎乎的大洞,又冷又深,看不见尽头,真的好恐怖。
她用手摸了摸脑袋,伤口好像结痂了。
自我恢复能力还挺强,哪有那么容易死嘛,她的生命力可旺盛着呢,坚强地很,百折不挠。
她打量了一下这间屋子,上面是茅草房顶,东间上头还有个碗口大的窟窿,看样子穷得很,但是收拾地也算干净。
这样的房子里,四面透风,天气好的冬天,屋里都没有外面日头下暖和。
她扭头往门口看去,院子里有人在说话。
她想翻个身,翻不动,浑身疼,嗓子里犹如吞了刀片,火辣辣地疼,根本发不出声。
“丫头,你醒了呀?快别动,你饿了没?”
余秀英扶着床边,跛着脚走过来,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原主的记忆一下子涌进来,姜春竹想起来,这就是姚翠兰口中提过的周母。
“婶娘,谢谢你!”
姜春竹哑着嗓子说,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被周家人给救了起来。
这也不错,与其在姜家被他们磋磨死,倒不如早点到周家来,哪怕给他们当个童养媳,干闺女都可以。
“景河,快点把糙米粥拿过来,还有煮好的鸡蛋,”
余秀英一家早上吃过饭了,一人一碗糙米粥,一碟腌菜,一个杂粮饼子,鸡窝里掏出来的一颗鸡蛋,留给了姜春竹。
“啊,还有鸡蛋和糙米粥,”
姜春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依偎在余秀英怀里,大口地吃着饭,快要饿死了。
旁边的周景河和周春雨盯着鸡蛋,偷偷地吞咽口水。
娘可是真舍得,这鸡蛋她自己生病都不舍得吃,平时都是攒起来,到了赶集的时候,拿去镇上卖。
这小姐姐来了可倒好,一口就吃了个香喷喷的大鸡蛋。
“闺女,你再睡会吧,吃饱喝好了,身体才能好得快起来,”
余秀英给姜春竹掖了掖被子,犹豫了一下,轻声问,“春竹啊,你还要不要回去?”
“啊,婶娘,不不,我可不回去!”
姜春竹想着自己到人家来争口粮吃,这也是给周家增添负担了,这年头,谁家都吃不饱。
“婶娘,等我好了我能干好多活的,喂猪割草做饭洗衣,”
姜春竹急急地说。
干脆就这样死了也好,省的在姚翠兰手底下受气受累的,姜春竹躺在猪圈旁边的草棚子里,四面透风,她盖着一床薄薄的破棉被,神情恍惚,头晕目眩,就想着这么死了也挺好。
那时候她爹姜父也病得不行了,天天在屋里咳得昏天黑地,姚翠兰看着姜父就要死了,也不给他抓药喂水,就等着他咽气。
姜春竹恍惚中看到,她娘魏氏从远处走了过来,口中唤着,“春竹,我的儿,娘过来接你来了!”
后面还跟着拄着拐杖,脚步蹒跚的姜老太太,姜春竹喜极而泣,“娘亲,奶奶,俺可想死你们了!”
......
姜春竹最终福大命大,她没有死去,被邻居高大爷和高大婶给救了下来。
高大婶从她家猪圈旁边路过,看见姜春竹脸色烧的通红,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于是赶紧从家里把老伴高大叔给叫了过来,把姜春竹抱回自家,喂了生姜红糖水,把她救了过来。
高大婶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比姜春竹大四岁,已经许配了邻村的人家;二女儿比姜春竹大两岁,还没有婚配,她家儿子高大林比姜春竹大一岁,人长得也是高高大大的,从小和姜春竹在一块长大,如同青梅竹马。
高大婶看到姜春竹是来了月事,又身子虚弱,得了风寒,应该没大事,要是能吃饱穿暖就行了,她吩咐自家两个女儿给姜春竹帮忙清理衣物,换上她们的旧衣服,又把家里的月事带拿出来,教给姜春竹怎么使用。
“哎,可怜的孩子,没有娘照管的孩子就是可怜,”
高大婶看着女儿们给姜春竹换衣服,身上瘦得一根根小肋巴骨,就忍不住落泪,她是看着姜春竹从小长到大,继母如何苛刻她,高大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娘,要不,把春竹妹子要过来,你当闺女养,以后给弟弟大林当媳妇就成了呗,”
二女儿看着姜春竹可怜,弟弟高大林和姜春竹也是情投意合,两小无猜,她就给爹娘提议。
“不行,你小孩子家懂什么,”大女儿许配了人家,她有些为人处事的经验了,她知道要是双方结亲,这父母为人有多么重要,就姚素兰那样恶毒的继母,还有姜大勇这样的赌鬼,她们家可不能沾染上,搞不好,会毁了她们弟弟高大林一辈子。
高大林不管,“娘,我喜欢春竹,你就把她收留在咱们家里吧,以后我少吃点饭,留出来两口饭,就够春竹吃的了,她也饿不死,”
高大林喜欢姜春竹,从小就懂得保护她,村里谁家孩子欺负姜春竹,他总是第一个出头。
还经常从家里偷偷拿吃的,地瓜面窝窝头,葱油卷子,他娘高大婶经常瞒着两个女儿给儿子做好吃的,高大林也会拿出去送给姜春竹一点尝尝。
要说姜春竹平安无事长到这么大,没有被饿死,好心的高大婶一家帮了她不少的。
姜春竹也盼着能跟着高大婶一家生活,但是她也知道,姚素兰不会答应的。
一家子都指望着她干活,姚素兰好吃懒做,姜大勇游手好闲,姜珊珊那是丫鬟身子小姐命,成天做着嫁进地主老财家的美梦,养得她十指不沾阳春水。
再说了,姜大勇还指望着把姜春竹“卖”个好价钱呢。
果不其然,姜春竹清理好身子,换好衣服,就在高大婶家住了一天,姚素兰就闹上门来,跳着脚大骂,说高大婶不安好心,和儿子高大林合伙拐骗幼女。
自从娘亲去世后,姜春竹就没有见过压岁钱了。
“娘,以后您就是俺的亲娘了!”
姜春竹说着话,眼泪扑簌簌落下来,哭得泣不成声。
这是她从娘家被赶出来后,第一次这么哭。
余秀英对她太好了,她都没有想到会遇到这么好的婆婆,以后婆婆就是她的亲娘了。
“傻孩子,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以后这个家,就靠你和景山了,娘都老了,”
“嗯,”姜春竹擦干眼泪,看着周景河问,“景河,你买的烟花嘞,咱们放烟花看看吧,”
周景河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烟花留着晚上没有放呢,赶紧转身进了周景山的屋子。
“大哥,走,去放烟花,这两个大炮仗,留着给你放,”
周景河胆小,就敢放一些呲花或者不响的烟花,那种太响的他不敢。
“好,”周景山跟着周景河走出来,来到院子里,虽然天气清冷,但是天空晴朗,如同一块水洗过的深蓝碧玉。
烟花在天空中升腾,绽放,大家都仰脸看着璀璨的烟花,笑意满满。
明年肯定是一个丰收的好年,姜春竹看着余秀英拿着叠好的纸钱和香火,去给灶神烧香跪拜,于是在心里默默念叨着许愿。
“早点睡吧,明儿个还得早起拜年,”
余秀英看着姜春竹和周春雨还在院子里嘻嘻哈哈,喊着她们早点进去睡觉,大年初一早上都是要早起的。
“好嘞,娘,俺们这就去睡,”
姜春竹和周春雨答应着,周景河还意犹未尽,丝毫没有困意。
“景河,进来睡觉!”周景山在偏房屋里喊他,周景河乖乖地进屋睡觉去了。
“嘻嘻,他还是害怕大哥的!”周春雨在后面偷偷地笑话他。
“春竹,春雨,明天你们姐俩都换上新袄子,跟着你们大伯娘和三婶娘,去村里给奶奶还有几位长辈拜年,娘腿脚不好,就不跟着去了,就去给你奶磕个头行了,”
余秀英临睡前还不忘嘱咐姜春竹和周春雨。
“春竹姐姐,明天咱们一块去就行,”
周春雨很开心,今年她出去磕头拜年,有春竹姐姐跟着作伴了。
“行,那你明天给俺说,那些长辈都怎么称呼,”
姜春竹不认识他们。
“嗯,睡吧,姐姐,”
周春雨打了个哈欠,说完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就听见外面噼里啪啦的放鞭炮声,有人估计一夜都没怎么睡,新年守夜呢。
“春雨,起来了,先吃饭,”
姜春竹先起身穿了衣裳,去洗漱完,然后喊着周春雨起床。
周春雨睡眼惺忪,很不情愿地起床吃饭。
早上就是煮饺子,一人一个白煮蛋,一年到头难得吃顿饱饭,周景河和周春雨狼吞虎咽地很快吃饱了。
“娘,那个猪蹄我卤好了,中午咱们就用黄豆海带炖猪蹄吃,”
上次的野猪姜春竹坚持留下来一个大猪蹄,中午炖了就是一道硬菜,正好给娘补补身子。
这阵子家里吃饭都吃得饱,油水足,每个人的脸色都好看了许多,脸上看着也有肉了。
“行,春竹你做菜好吃,娘留着给你中午回来做,春雨你带着春竹去你大伯娘家,先给你奶磕头拜年,然后再去你三婶娘家,让三婶娘带着你们出去转转。”
每个村里都有几个年长的长辈,逢年过节免不了去拜见一番。
“好嘞娘,俺们出去了,”
周春雨拉着姜春竹的手,开心地往外走。
外面的春风吹过来,还是很冷的,姜春竹立马脑子清醒了好多,看到大街上已经有不少人出来。
“呦,这是周家景山的小媳妇吧?第一次见出家门,长得还怪俊俏来,”
村里有差不多和周景山同龄的小青年,看见周景山妹子周春雨拉着姜春竹的手,马上猜到这就是周景山没过门的小媳妇。
“这还没过门呢,就这么跟着过来住了?真是有伤风化,这不是败坏咱村里的风水吗?”
有人不怀好意,阴阳怪气地说。
“可不是,听说是被后妈和继兄给打出来的,差点打死了,要不然,就把她给卖到醉春楼了,”
看来姜春竹被打这件事,几乎附近村里人都知道了。
“春竹姐姐,别搭理他们,都是胡说八道,让他们烂嘴巴!”
周春雨看着姜春竹脸色沉吟,知道她听见这些风言风语不开心,忍不住冲着那些嚼舌根的人骂道。
“哎,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咱也管不了他们,随她们说吧,”
姜春竹心想,这也不是自己的错,何必往自己心里添堵呢?
她是清清白白做人的,奈何那赌鬼哥哥不是个东西,她也没办法。
“奶,俺和春竹姐姐,过来给您老磕头拜年啦!”
奶奶王凤兰和大儿子周有财住在一块儿,说是一块儿,其实是在周有财家的院子旁边,搭了一间小屋子,王凤兰就住在这间屋里,旁边支了一间茅草房,算是厨房。
周春雨拉着姜春竹就给奶奶跪下磕头,王凤兰赶紧把她们俩给扶了起来。
“俩丫头,过来,奶奶给你们压岁钱!”
王凤兰摸索着从肥大的衣襟兜里,拿出来两文钱,给了姜春竹和周春雨一人一个铜板。
“谢谢奶奶,奶奶我们走了,让三婶娘带着俺们去转转,”
姜春竹和周春雨走出奶奶家的时候,正好看见大伯娘赵艳芹站在院子里,眼神清冷地看着她们。
“大伯娘,过年好,这边给您拜年了,”周春雨知道大伯娘事儿多,只好怯生生地和她打招呼,并没有进去她家的院子。
姜春竹对大伯娘的印象也不好,上次没给她猪蹄子,估计惹着她了吧,见面都是横鼻子横眼的。
“大伯娘好,过年好!”姜春竹跟着周春雨冲着赵艳芹打招呼,听得赵艳芹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听见了,
周春雨拉着姜春竹赶紧离去,前面胡同里就是三婶娘家,正说着,从三婶娘家里走出来两个个头差不多的姑娘。
“玉花姐,玉荣妹!”
周春雨欢快地大声打着招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