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江杨学治的其他类型小说《穿到古代去种田,倒霉相公转运啦全文》,由网络作家“绛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二爷和杨二勇带着杨新明和小四儿回来时就见到自家门前围了些邻居。“周婶子,林伯娘你们都围在我家门前做什么?”小四一见家门口围了那么多看热闹的人,便蹦蹦跳跳的过去询问。这个周婶子是杨二爷三弟杨广河的儿媳妇,杨三爷前些年出了意外死在了外面,家里只有一个儿子杨青竹和三奶奶,这周婶子就是杨青竹的媳妇,她嫁到杨家后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在这西岸村自觉很是能挺得起腰杆,所以便很爱凑些村里的热闹,谁家有事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和耳朵。“小四啊!你快去看看吧!你大伯娘偷吃了你娘给你姐补身体的六个鸡蛋,你娘这会正在院子里哭呢!”这周婶子说话也很会挑重点,小四一听自己娘在哭一蹦就挤进了人群回家看他娘去了。杨二爷一听又是这个二儿媳妇在闹事只觉着心烦,瞪了一眼自己这...
《穿到古代去种田,倒霉相公转运啦全文》精彩片段
杨二爷和杨二勇带着杨新明和小四儿回来时就见到自家门前围了些邻居。
“周婶子,林伯娘你们都围在我家门前做什么?”小四一见家门口围了那么多看热闹的人,便蹦蹦跳跳的过去询问。
这个周婶子是杨二爷三弟杨广河的儿媳妇,杨三爷前些年出了意外死在了外面,家里只有一个儿子杨青竹和三奶奶,这周婶子就是杨青竹的媳妇,她嫁到杨家后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在这西岸村自觉很是能挺得起腰杆,所以便很爱凑些村里的热闹,谁家有事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和耳朵。
“小四啊!你快去看看吧!你大伯娘偷吃了你娘给你姐补身体的六个鸡蛋,你娘这会正在院子里哭呢!”
这周婶子说话也很会挑重点,小四一听自己娘在哭一蹦就挤进了人群回家看他娘去了。
杨二爷一听又是这个二儿媳妇在闹事只觉着心烦,瞪了一眼自己这个二儿子道:“还不赶紧进去管管你媳妇,净干些丢人现眼的事。”
“爹,这事也怨不得我媳妇吧!不是说是大嫂偷吃了给月月补身子的鸡蛋吗?”杨二勇觉着自己媳妇做的没错,他辛辛苦苦给女儿找来的几个鸡蛋,他女儿还没吃几个就被大嫂给吃了,这实在是太不像话。
杨二爷一听儿子还敢反驳自己便又瞪了他一眼低声斥道:“什么事不能关起门来解决,非得闹的村里人都知道才行?多大点事?最后丢的不还是我的老脸,还不快进去让这些人都散了。”
杨新明听爷爷这么说,心里虽然替母亲抱屈,但还是替父亲上前道:“各位伯娘婶子们,家里今日有事就不留各位了,这会正是春种农忙时候,家家都忙,各位家里想必也不轻松,一会吃完饭咱们都还要下田······”
“对对对!我家里灶上还烧着火呢!我得赶紧回去看看。”隔壁的三奶奶突然拍了下大腿直接打断了杨新明的话,说完小老太太就迈着小短腿往家里跑。
周婶子见自己娘都回去了,自己也不好在待下去便笑道:“对啊!我也得赶紧回去帮我娘做饭。”说着也走了。
“说的好听,她家的灶房门朝哪开她怕是都不知道。”林伯娘看着周婶子撇撇嘴道。
这林伯娘是杨二爷的大哥杨广治的小儿媳,她嫁给杨兆盛后生了两子两女,杨广治这房,因着他有童生的功名现在在村学里教书,家里一直过的不错,前些年他大儿子杨兆兴在县里寻摸了个做帐房的差事,因此大儿子一家都搬去了县里,现在只有小儿子一家跟着他在村里生活,因此这林伯娘也是这村里少有的大闲人。
只因她比周婶子少生了一个儿子,自觉自己一直被她压了一头,因此两人时常不太对付,可偏偏这两人还喜欢凑在一起讲八卦,总之两人是既臭味相投又互不对付。
“兆盛家的,你说的不会是青竹家的吧!”黑婆子见林伯娘要走也追了上去打听周婶子的八卦,两人嘀嘀咕咕的走了。
另外几人见杨家本家的媳妇都走了她们更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便也三三两两的各自回了家。
杨家门口瞬间安静了下来,杨二勇见人都走了一眼看到自家媳妇坐在地上哭嚎,忙跑了过去去,边跑边问:“孩子娘,你这是咋了,怎么又哭了,你可不能在哭了,这眼哭瞎了可不好治。”
安氏一听杨二勇这话瞬间止住了眼泪,家里如今可没多余的银子给她治眼,再说了本来就是配合女儿演戏,只不过是演着演着太过入戏了,她可是把这些年的苦水都道了一遍。
什么怀着孕还要帮大房带孩子,什么她的孩子这么多年都是吃野菜省着着银子给大房攒束脩,越说越带劲,越哭越投入,最后说的陈氏自己都觉着自己理亏,可她又不能把这事都栽到爹娘头上,只能也跟着摸泪,边哭边道:“我只见了四个鸡蛋,那里就有六个了?”
一边心里还难受,人家相公都知道疼媳妇,她家的明明在家也装做看不见,她怎么这么命苦,想着也当真落了几滴泪。
一直在主屋扒着窗户看外边情况的桂婆子见这个大儿媳还一直揪着六个鸡蛋不放,暗暗骂了句蠢货,直到看到她家老头也回来了这才出了屋。
“闹闹闹!闹什么闹?”桂婆子一出堂屋就吼了一嗓子生怕刚进门的杨二爷听不到她管儿媳妇。
杨新月一直在安氏身边扶着安氏,听到这一嗓子还真吓了一跳,毕竟她娘和大伯娘这边都偃旗息鼓了,没办法这年头吃的都没啥营养,她娘嚎了这么久早就没力气了,还有她大伯娘,本就自命不凡觉着自己是大家闺秀的,更是嚎不出这么响亮的声!
所以她奶这一嗓子~还真是肺挺好的!能看的出来这老太太身体挺好,不过老太太这时候出来一定是老爷子回来了。
杨新月一扭头果然看到了黑着脸朝她们走来的杨老头。
杨二勇扶着自家女儿媳妇刚站起来,这边他爹就沉声道:“都跟我进屋,大朗去把大门关上。”说着便进了主屋。
“说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杨二爷看着安氏道。
安氏刚想上前就被杨新月拉了一下她道:“爷,还是我说吧!我怕我娘说着说着再哭起来。”
“不~嗯~用!我~嗯~能说!”安氏一个字一个哭嗝,用实际证明了她现在说不出来。
“你说吧!”杨老头见状指了指杨新月道。
“爷,是这样,昨日我爹给我找了九个野鸡蛋补身子,昨日我娘给我做了两个,给心儿一个,一共还剩下六个,今日我娘做午饭时发现六个鸡蛋都没了。”
“而灶房今日上午只有大伯娘一人用过,她在奶这里拿了米袋子去灶房给大伯和堂哥做饭,大伯和堂哥是大伯娘端着碗给送去的,接着大伯娘就叫了堂姐去了灶房,接着堂姐擦着嘴又回了屋,大伯娘也取了大伯和堂哥的碗去了灶房,过了好一会大伯娘也回了屋,没多久我娘就回来了,然后就发现我爹给我补身子的鸡蛋没了,我娘去找大伯娘理论,我大伯娘只说她用了四个,根本没见到有六个,然后就争执起来了,事情就是这样。”
杨新月说完杨老头的眉头是越皱越紧。
“老大媳妇你怎么说?”杨老头又看向陈氏问道。
“爹,我真的冤枉啊!我就是见我娘给我的米不够,拿干草引火时就见到了鸡蛋,里面确实只有四个,那鸡蛋个很小,其实四个也没多少,就和米一起煮了,谁知道那是二弟妹给月丫头藏的,都是一家人,咱又没分家,我也是想着给大勇和天德补补身子,他们在书院整天省吃俭用的,那么辛苦,我哪能想到二弟妹能这么冤枉我。”陈氏说着拿起帕子沾了沾眼角。
桂婆子听大儿媳这么说便眯起了眼,她今天早上收拾灶房时发现了那些野鸡蛋,她知道那是二媳妇给月丫头准备的,想着那丫头半死不活的样子就糟心,所以只拿了一个兑着开水给喝了,剩下应该还有五个才对。
所以,老大媳妇说谎!
杨新月闻言点点头,反正她已经躺了七八日了,无非是在躺个一两日而已,忍忍也就过去了。
这几日她吃喝拉撒都在这茅屋里解决,也幸好这茅草屋密封的不好,若不然那个味~可真是受不了。
所以她万万是不想在躺下去了,今日虽然还是头晕,可她也是能坐起来和她娘说几句话了,相比前些天刚醒来时,别说说话了,她连看眼前的人都带虚影,搞得她还以为见到真鬼了。
“娘,小四今日捉了只田鼠,现在已经交给大哥去烤了,他说是捉来给我养身子的,可我现在看到那田鼠就恶心头晕,您去和他说说,我现在吃不了那东西。”
杨新月觉着若是当面拒绝那孩子她可能会张不开嘴,还是得需要她娘出马才能万无一失。
“这样啊!他今天倒是有心了,既然你现在吃不了就不吃,娘今日还给你熬米粥喝,下午你爹还在山沟的草窝里找到一窝野鸡蛋,足足有八九个呢!我一会用猪给你油煎着吃。”
看着今日女儿状态不错,安氏满心欢喜,她这几日可是日日以泪洗面过来的,她就这一个女儿,虽说在他们乡下女娃子不受待见,可她就是喜欢她女儿,从小就懂事,大一点就知道心疼她帮她这个娘做事,虽然也做不好吧!可就是觉得暖心,这哪是混小子能比的?
“呦!这门是怎么回事?”门外桂婆子又开始嘟囔起来。
“这是做什么?不过了?门都给拆了,不是说下不了床吗?这不是挺能干的?”说着就进了屋见到安氏也在,眨了眨眼,语气一转道:“既然回来了,赶紧去做饭,一会你爹和二勇他们就回来了,你在这陪着她是有饭吃,还是她的病能好?”
说着瞪了杨新月一眼,身子一扭便又出了屋子。
杨新月看着她奶这就完了还真是一脸惊奇,这不是她奶的战斗力啊!这老太太平日不是挺能说她的?
“娘,奶这是怎么了?”
“哼!还能怎么着,你大伯他们又快回来要银子了呗!”
“他们回来要银子跟奶这变化有什么关系?”杨新月还是不明白。
“他们在县里每人每月要一两银子,两人就是二两,光靠你大伯娘她们绣的那些手帕头巾的那能够用,自然还需要你爹出一份力。”
闻言杨新月都无语死了,她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放着自家孩子不供应,去供侄子读书,她大哥看着就是很会读书的,她爹娘这么拎不清的吗?
不过这不是现代,在古代这种事情也不奇怪,不能气,不能气,这是古代,古人都讲究长幼有序,谁让她爹是个老二呢!
“可是家里现在不是还没分家吗?银子不都在奶手里?”
“以前是都在你奶手里,可她偏心你大伯偏的厉害,时常贴补他结果家里就没银子吃饭了,你爷就把田和银子给分了,虽然还是在一起种,收了粮食交了税后剩下的留足口粮就买了三房平分,还有你爹农闲时也会出去找些零散活计,赚的虽不多可日子久了咱手里也能有点余钱。
就是你大伯读书这事需要全家一起供着,这也是你爷当时说的,你三叔活着时还好一些,三房也能出一份力,现在三房如今的日子连自己都快顾不了了,那里还能出这份力,现在大房读书只能咱们和你爷奶了。”
杨新月听她娘说完心里也很无奈,说下来都是穷给闹的,不过她这个大伯也得快四十了吧!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总得是个秀才,举人什么吧!要不还读什么书?
想着杨新月就问道:“娘,大伯书读的怎么样?”
她觉着若是他书读的不咋地,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了,不如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毕竟他都一把年纪了,还不如找个生计好好过日子,总不能一直靠她爹娘养着吧!
“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他还是个童生呢!娘也不知道童生到底算个什么功名,只知道咱村里只有两个童生,一个是你大爷爷,现在在村里做先生,另一个就是你大伯了,想来也是挺厉害的。”安氏说着便起身。
“行了,你好好躺着,娘先去做饭。”说着安氏伴随着凳子的吱呀声起身便往厨房走去。
杨新月看着她娘的背影心里不由的叹了口气,她这个大伯到现在连个秀才都没考上,还读什么书,这不就是混日子吗?
明摆着欺负她爹娘老实是吧!
这边桂婆子看着安氏拿着那一小捧大米进了厨房,脸色不好的狠狠瞪了杨新月的茅草屋一眼哼了一声道:“真是一家子讨债鬼,一个丫头片子浪费了我那么多白米,那可都是我给大儿父子俩准备的。”说着一脸肉痛的又回了堂屋。
此时东屋青砖瓦房内的窗边,陈氏听完墙角朝自己女儿杨天骄撇撇嘴笑了起来。
“这安氏还真是没脑子,你奶给那丫头几把米就把她给哄住了,也不是我说,活该这二房一家被我们拿捏。哈哈哈哈!”说完得意的掩唇笑了起来。
“哎呀~娘!你小点声,若是被二婶听见又要和你闹。”杨天骄小心的看了眼窗外,她爹和大哥还需要二房的帮扶,若是只靠她们娘俩,非得把眼都绣瞎了不可。
“怕什么,闹就闹呗!我还能怕她安蓉不成。”说着吊梢眉一挑,竟还有几分泼辣感!
“您是不怕她闹,可爹和大哥怕啊!奶现在为什么这么迁就她,不就是怕他们闹分家嘛!这件事本就是咱家不占理,您若是这时候在和她闹,不正好给了她分家的借口嘛?只靠咱们俩和爷奶能让爹和大哥在县城读书吗?”说着她忍不住朝陈氏翻了个白眼。
她娘什么都好,出身高,外公家是县城的,虽是商户可比二婶三婶她们这些乡下出身高贵多了,长的也好,所以才把她生的这么漂亮。
只有一点,就是有点没脑子,要她说就是因为没读过书,大哥说读书明理,她觉着这话很对,她不过是幼年跟着爹爹学会了认字,这些年也读过些书,虽然不能和大哥他们这些正经的读书人比,可她还是跟这西岸村的这些泥腿子不同,她日后是要嫁给高门子弟的读书人的。
“她敢!她若是再在背后搅弄着你二叔分家,便让你奶出面逼着你二叔休了她。”陈氏上挑的眼角微微一眯,看着杨天骄道。
“你还想让二叔休二婶?呵呵!理由呢?二婶给二叔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她还是家里干活的一把好手,若没有她在,你能有这个时间在屋里绣花?你还想休她,便是二叔同意了奶都不会同意,二婶娘家每年给咱家那么多山货。”她外婆家可是什么都没给过,不光不给,每年还要送好些东西过去。杨天骄撇撇嘴在心中腹诽道。
“是,她是比我多生了一个儿子,可她那两个儿子怎么能跟你哥比?况且我可是生的你们兄妹俩一对龙凤胎,什么是龙凤胎?这可是天大的祥瑞,就连算命先生都说过你们兄妹俩命格贵重。岂是她安蓉生的孩子能比的?再说了我现在不能生还不是生你们兄妹俩时落下的病根,若不然我指定比她安蓉生的多。”说着陈氏又红了眼眶。
杨天骄见她娘这样,心道又来了,又来了,这话她都听了十多年了,也没谁说她不能生了啊!
“娘,是我的错,您别哭了,再说了您如今儿女双全,相公儿子都在县里读书,将来若是爹和二哥都考上了秀才,到时候您就是秀才娘子和秀才娘,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您说是不是?”杨天骄熟练的哄着陈氏。
“你说的对。”陈氏吸了下鼻涕,拿出帕子沾了沾眼角笑道:“我儿可是在县里读书,将来是要考取功名去府城里做大官的,她们自然羡慕不来。”
“还有你以后别叫你哥叫二哥,真是的,我只生了你们俩,叫什么二哥。”
杨家三房孩子都是排在一起的,二房的杨新明是老大,大房的杨天德就是老二,接着便是三房的杨文修,老四便是二房的杨新昭。
因为自己身为大房的长嫂长媳儿子却只能是老二这点,陈氏一直很是计较,可计较也没用毕竟她就是比安氏晚生了一年,可气就气在她比安氏还早嫁进杨家三个月,最后孩子却比她晚生了一年,因此她更加计较女儿叫儿子二哥了。
“是,娘,我哥行了吧!”杨天骄又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真是没事找事。
接着便开始认真学习开拖拉机,看了一遍视频便开始尝试,开了一圈回来,基础的操作她都会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不过加上播种机该如何操作这种她还是等有时间了在学,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她爹。
拿着平板电脑回了小屋,把电脑放在沙发上,接着便在屋里找了一圈,最后终于在厨房的柜子里找到了一个白色高颈瓷瓶,上面写着灵泉两个字,瓶身背后写了灵泉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她摇了摇瓶子发现里面确实有小半瓶的水,接着又在橱柜里找出几个白色小瓷罐,倒出些灵泉水在瓷罐里。
把碘伏和云南白药倒腾到小瓷罐里后,又把消炎药和止疼药抠出来放进瓷罐里,害怕把药搞混了,又想起刚才在药箱里好像有记号笔,从药箱里找出来后分别在瓶身上做上记号,还细心标记了说明书上的计量,这才带上药退出了系统。
再回来她爹依旧还睡着,和她走之前没什么变化,抬手在她爹额头上摸了摸,也没有发烧。
正想着要怎么把止疼药给她爹喂了,她娘安氏端着一碗黑漆漆的药进了屋。
安氏进来见女儿就这么呆愣愣的站着看着她爹,鼻头又是一酸,眼泪险些又落下来。
“你爹的药好了,你的病也刚好,这里有娘陪着你爹,你回屋休息去,等饭好了娘去叫你。”
“娘,今日下午我出去了。”杨新月突然道。
闻言安氏一愣,随后点点头道:“娘知道,在家躺了那么多天出去走走也好。”
“娘,今日下午我遇见了时家那个姑娘,她说她在上次救我的地方发现了一株百年人参,她挖了和她爷爷去县里给卖了两百两。”
下午时时知雨虽然没有和她说卖了多少银子,但是书里是有写的,这是她获得的第一笔银子,书里重点写了出处,为此还拉出了她做配。
闻言安氏惊讶了一下,随后苦笑一声道:“时家姑娘救了你,人家心善自然会有好报,这是人家应有的福报。”
见她娘能这么平静的接受,杨新月心里对她娘又多了几分敬佩,点点头又道:“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她说这福报是我带给她的,为了报答我,她给了我几罐药,说是县里最好的疗伤药。”
说着她把几个小瓷罐拿了出来一一给她娘介绍了用途。
这下子安氏吃惊的都说不出话来了,心道她女儿这是走了什么大运,遇上这么个贵人,救了她的命不说,还给了这么贵的药。
“这,这时家姑娘也太心善了,我听徐大夫说这金创药好的要卖十几两,她给了你这么些药,这得多少银子啊?”
“娘,多少银子先不说,以后有了银子咱在还给她就是,可眼下这些药爹很需要。”反正女主和她爷爷很快也要离开西岸村了,以后他们是不是能再遇上也很难说,如今只好借用一下女主来说明那些药的出处,否则平白拿出这么多的药她娘怕是要起疑心。
“对对对,现在先把药给你爹用上?”
提到杨二勇,安氏在没有其他的想法,女儿说的对,眼下她爹很需要这些药。
杨新月点点头道:“外伤徐大夫已经止了血敷了药,现在先把内服的药让爹吃了。”
说着拿出了止疼药和消炎药交给安氏道:“娘这两个药,一个是止疼的,一个是消炎的,先让爹吃了。”
天祈朝,建安十九年,季春三月。
江州府,东寻县,西岸村。
村东头的杨二爷家又传来了桂婆子的数落声。
“死丫头片子,磕破点皮儿都躺了多少天了,你死在床上得了。”
“一天天的真是干啥啥不行,那手脚笨的,我看那牛圈里的猪都比你有能耐。”
“真是个讨债鬼,赔钱货。”
“上山挖个野菜也能滚下来,我看你这十多年的饭都白吃了······”
茅草屋里,杨欣悦呆愣愣的看着屋顶上落下的一根茅草半断不断隔那飘啊~飘啊!
“牛圈里养猪?是怕牛太寂寞?还是怕猪太能吃?”
她来这里已经有八九日了,每日三餐饭后必能听到院子里原身奶奶的数落声。
起初她还觉着这老奶奶骂得真新奇,她在过去十九年的人生里还真没挨过这么多骂,毕竟她妈安女士可是淑女,还是个古筝老师。
就算是骂她最多也只是这爪子不能要了,比鸡爪子还不如。
没办法她对古筝确实没啥天赋。
可就这,她如今是再也听不到了,没错,她穿越了,魂穿到了这个名叫杨新月与她同音不同字的农家女身上。
关键是这个杨新月还是她睡前刚看的一本小说里的一个人物,也就是她穿书了!
事情是这样的。
她杨欣悦寒窗苦读十几年,头悬梁锥刺股的终于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为祝贺她考上了大学,她爹老杨同志还特意带着她回了乡,祭了祖,摆了席,拉了横联,还放了鞭炮。
用她爹的话说,是他老杨家祖坟冒了青烟她才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结果入学还不足半年,她她,她竟然猝死了!
她杨欣悦是谁?那可是跑八百米都不带气喘的,号称301宿舍里跑八百米的神!
结果熬夜报复性看了一个月的小说,她竟然就这么寸的~死了!
尤还记得睡前,她看了眼宿舍的窗外,那时天已经大亮!红日也正徐徐从东方升起!而她就这么永远的睡了过去。
再醒来她就成了杨新月,是她睡前看的那本小说里的NPC。
没错在她看的那本书里这个名字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女主时知雨上山挖野菜,遇到了从山上跌落的她,因此救了她。也就是她穿来前,原主摔伤这次。
另一次就是女主时知雨带着爷爷寻爹时遇到同村的人,顺便提到了原主一家,因着她家在村东头背靠着山,天灾来的时候被团灭了。
也就是说她如今的身份连个炮灰女配都不如,只是个为衬托女主善良有担当的NPC,不同的是她这个NPC有名字,还和她原来的名字叫音一致。
文中还提到了两次,六个字外加两个标点符号,在这本足足百万字的小说里她居然占了八个字节!
当真是,可喜可贺!呵呵!
当初读到这个名字时她还特意留意了一下,毕竟与自己的名字这么相似。
关键是这本小说她只读了不到一半,除了知道今年这里遇到了暴雨加泥石流外加地震外,其他一概不知。
好家伙这作者好像怕他们不容易死一样,这天灾buff叠满,生怕她家有人能活似的。
这几日她躺在床上先是缅怀了一下她那短暂而又忙碌的十九年人生,也不知她妈安女士听到她猝死的消息时要哭成什么样子,不过有老杨同志在兴许会好点,可万一她爸也挺不住怎么办?毕竟他们只有她一个女儿。
哎!不管怎么着她也是再见不到他们了。
剩下的时间就在努力回想书中的剧情,可即便她再怎么费力去想,哪怕她薅秃了脑袋,她这八个字节的人生都凑不出一句话来。
不过书里的女主时知雨的人生轨迹她倒是知道,毕竟看书之前她喜欢先读简介。
这本书叫锦鲤小农女,女主时知雨是个锦鲤体质,虽然没什么金手指,但凡事与她沾边都会变好运,什么上山挖野菜挖到了百年野山参,下河摸鱼摸到了金镯子,出门寻爹躲过了天灾,路上也能遇到贵人相助,最后一路到了都城开始经商,就连她那个贵人也成了将军,最后靠着她经商的银子养兵谋反,推翻了天祈朝她也成了大炎国的皇后。
从农女一路逆袭到皇后,堪称祖坟冒了火。
所以只要跟紧了女主就不会有性命之危,但她可是杨欣悦,抱女主大腿这事她能做吗?
当然要做,不过只要逃过这次天灾她就要远离女主,能离多远就离多远,毕竟人家可是未来的皇后,这谋朝篡位的活她这种炮灰都不如的NPC可不敢参与。
她来这里是种田的,可不是宫斗的。
虽然甄嬛传她也是看了十多年了,差不多连台词都能背下来,可看剧和人生她还是分的清的,她一个从小生活在红旗下刚开放就被掐头花朵,跟古人玩心眼,她这不是找死吗?
所以嘛!老老实实苟活着它不香吗?
毕竟作为现代人穿到古代,这机会多难得,穿越之神这不是明摆着要让她大展身手吗?
想到这,她呼的一声坐了起来,结果双眼一黑又躺了回去。
“这什么破身子,黛玉来了都得甘拜下风!”
已经躺了这七八日了,可她只要起身还是天旋地转的,别说出去探探地图了,她至今连这个屋子都没出去过。
而这屋里除了这张床便只有一张瘸腿的桌子,一个会唱歌的凳子,称的上一句一贫如洗。
更别说什么铜镜了,这里连盆水都没有,所以尽管她已经穿来了这么多天她连原主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这副身子虽是瘦弱了些,不过也省的减肥了不是。
但是丑就不行,想她杨欣悦在学校怎么说也是个小美妞,身高一米七,肤白貌美大长腿,甜甜的恋爱还没谈过,一觉却睡成了古人。
她都这么惨了,总不能还让她变丑吧!
唯二的好消息也就是她如今才十五岁,睡一觉年轻了四岁,也,挺好的。
另外就是这原主的父母还真是不错,她爹杨二勇家里排行老二,性子内敛,很是憨厚老实,标准朴素的庄稼人,很疼她这个闺女,每次来看她都是满眼的慈爱。
她娘安蓉,也姓安,可性子跟她家安女士却完全不同,是个风风火火的小妇人,但是也及疼她这个女儿,自她醒来这七八日已经瞧见她哭了二三十次,完美诠释了女人是水做的跟温柔无关,长得也是清秀美丽,只是肤色有些黑,不过并不影响,是个样貌周正的小妇人。
从她爹娘的长相来看,原身的长相应该也不会太难看,这点她还能稍稍放点心。
还有个大哥,都叫他大郎,大名杨新明,看上去也就十六七的样子,嘿嘿!长得有点好看,个子不算高也就一米七的样子,也是黑黑的小麦肤色,可哪耐不住人家五官长得好啊!
若是放在现代,再戴个金丝框眼镜,啧啧!那一定是斯文败类的代表,管保迷倒一大群小迷妹。
还有个弟弟,叫小四儿,大名杨新昭,才八岁,长得软萌可爱,实则是个碎嘴子,闯祸精,每日必来她屋里念叨一遍她娘为什么又打了他。
也得益于他的碎嘴子,这几日才能详细了解这个家的具体情况。
全家的晚饭还没做好,安氏便先把杨新月的病号饭给做了出来。
而此时杨新月正看着她爹蹲在门边给她修门,而罪魁祸首小四一直蹲在她爹身边帮忙。
“把锤子递给我。”杨二勇道。
“哦!好的。”语气十分殷勤的小四儿。
“我说的是锤子,你给我锯子做什么?”杨二勇把锯子扔地上指了指锤子。
“哦!拿错了。给,爹。”
“在把那块木板给我。”杨二勇又道。
“那块啊?爹!”
“什么那块?那地上不就只有一块,你今天是不是又闯祸了?”
“啪!哦吼~”刚拿起木板的小四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手滑了,木板刚巧不巧的砸在了他脚上。
“怎么了?”杨二勇忙放下锤子走过去看小四。
“嘶!爹,嘶!我砸坏脚了,嘶!”边说边抱着脚在那蹦着嘶哈。
安氏这会正好端着一碗粥外加两个煎的金黄的野鸡蛋走了过来,见小四在门口蹦跶,很是利索的一脚踢到了小四屁股上道:“要蹦出去蹦,别再你姐门前蹦跶,她现在需要静养。”
一句话让小四闭了嘴,小四委委屈屈的看了自己爹一眼,杨二勇见自己媳妇一嗓子小儿子就好了,心道果然还是媳妇厉害!
“孩他娘,小心点这里都是工具不好走,我端过去给月月。”说着便笑着去接安氏手里的两个碗。
“那行,灶房里我还要看着火,你小心点,这粥可别洒了。”说着把手里的碗递给杨二勇便走了,连一个眼神都没给一旁可怜兮兮的小儿子。
小四看着爹端着碗进了姐姐屋,委屈的看着已经红了的脚面,心道难道自己不是爹娘亲生的,姐姐才是?这个念头刚起便摇摇头,他和他爹长的那么像不可能不是亲生的,倒是他姐那么瘦爹娘多疼她一些也是应该的。
这么想着小四儿也跟在杨二勇身后进了茅屋。
屋里杨新月看着床边的桌子上一碗粥外加两个煎的金黄的鸡蛋,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蛋香,我滴个神啊!这可是她来这里这么多日唯一见过的荤腥啊!
嘴里的口水忍不住,她咕噔一声先咽了口口水,抬头看了眼杨二勇道:“爹,你要不要来点?”
杨二勇见自己姑娘馋成了这样,一时还有些心酸,都是他没本事,媳妇孩子跟着他连个鸡蛋都吃不上。
忍着鼻酸杨二勇忙摆摆手,“你趁热吃,爹这会儿不饿,我先去给你把门修好。”说着便继续去修那块已经看不出是用多少块木板拼出的门。
“这蛋香,若是再来点葱花就完美了!”杨新月小声嘀咕了一声,拿起筷子先夹了块黄澄澄的煎蛋还没放到嘴里便先见到小四嘴角流出的口水。
“小四儿,过来。”杨新月朝他招招手。
“姐,你叫我什么事?”小四一瘸一拐的走到了她身边,眼神一直盯着那碗里的煎蛋。
“来,张嘴。”杨新月夹着块煎蛋直接送到他嘴边。
谁料这孩子却紧闭着嘴摇摇头道:“姐,你吃,你吃了病很快就好了,娘说你不能吃田鼠,我去大哥那里看看田鼠烤好了没有。”
说完转身就跑了出去。
杨新月看着这么懂事的小四,心里一时还有些不是滋味,她在现代是独生女,不知道有兄弟姐妹是个什么感觉,每每听到室友吐槽自己不懂事的弟弟,她都很羡慕,听上去家里应该会很热闹,而不是像她一样,每次放假回家,家里都安静的不行。
她爹老杨同志开了几家连锁超市,因此时常在外跑货源,她妈安女士有个古筝培训班,平日里也忙的不行,家里时常只有她一人,当然还有一只名叫小白的仓鼠外加一只时刻想吃小白却从未得手的大橘猫名叫小橘。
所以现在突然有了一个哥哥和弟弟,她一时还有些进入不了角色。
毕竟她不是真的杨新月,在她看来这就是一本书里的世界,她原想如今的这些家人和游戏里的NPC也没什么不同,来这个也只当是玩个沉侵式的剧本杀了,但是如今她不这么想了。
这些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刨除书里的内容这里和真实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她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难道说她闭眼前看的那本小说其实不是小说,而是她投胎的剧本?
我滴个乖乖,她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难怪她妈安女士经常说人要有所敬畏,可她为什么还记得现代的事呢?
难道是,孟婆汤过期了?这地府的食品安全监督也这么不严吗?
想到这里杨新月也为自己的脑洞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杨二勇听到笑声看向她,只见他闺女夹着块鸡蛋也舍不得吃,只看着那块鸡蛋傻乐,一向坚强的男人再也忍不住红了眼眶,都怪自己没本事,他一定要想办法多赚些银子回来,让他闺女日日都能吃上鸡蛋,吃他个十个八个的。
默默的抹了把泪,继续干活。
········
入夜戌时(19:00-21:00),村西头时家,时家老爷子拿着株人参高兴的跺着脚。
“是人参,这就是人参!”
时知雨听到爷爷的话也很高兴,“太好了爷爷,卖了这株人参咱家今年是不是就不用在吃野菜度日了?”
“这人参看着可比早些年村长儿子挖的那颗好多了,他那颗可是都卖了二十两银子,咱们这个怎么着也能卖个二十五两吧!别说今年不用吃野菜度日,便是接下来四五年咱家都能吃得上粮食了。”时老头看着人参的双眼都发着光。
时知雨笑看着爷爷,上次在救杨家那姑娘时她仿佛看到了一株结着红果子的草,当时忙着救人便没顾得上前细看,这几日她一直想起那株草,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爷爷说过的人参,可就是有个念头一直盘绕在她心间,驱使着她想再去看看。
她自幼便是如此,很多时候她的好运气连自己都无法解释,这次自然也是一样,她去了那株人参就那么明晃晃的长在那里,其实很容易便能发现,可偏偏只有她一个人瞧见了,想来这就是老天专门给她一个人准备的,救人果然是会有好运的。
“爷爷,咱们有了银子要不要出去找找爹,您不是说前两年还有消息传来说他在杏林县?”时知雨一脸期待的看着爷爷,她想去找爹,想问问他为什么就这么把她和爷爷抛在了这里。
听到孙女提到了儿子,时老头本有沟壑纵横的脸上更显愁容,他拿出腰间的烟斗磕出烟灰,又捏了撮烟丝进去压实点燃,对着竹子做的烟嘴深深的吸了一口。
过了许久才道:“找是一定要找的,明日先去卖了这株人参再说吧!”
闻言时知雨消瘦的瓜子脸上扬起了明媚的笑容。
“太好了爷爷,明日咱们便去县城把人参卖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