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翼地掏出手机,结果发现——玩手机是真的香啊!
不仅不困了,还能顺便刷个朋友圈、回个消息,甚至还能偷偷看个小说。
当然,代价是期末复习时,我对着课本一脸茫然:“这玩意儿老师讲过吗?”
课后,我也尝试着自己看书、做习题,可那些题目就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怎么解都解不出来。
我心想,第一次考试嘛,说不定老师会手下留情,结果成绩出来,58分,我成功挂科。
看着那刺眼的分数,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可也只能接受重修的现实。
第二次重修,我决定拉上室友小音一起,想着两个人有个伴,互相督促,总能好一点。
这次选老师的时候,我们特意避开了那个“地中海”小老头,选了一个看起来很干练的短发女老师。
第一堂课,女老师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
她拿着花名册,开始随机提问,吓得我大气都不敢出。
幸运的是,第一轮我没被点到。
可这才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每堂课,她都像个“提问狂魔”,只要她眼神扫到谁,谁就得站起来回答问题。
我每天上课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被老师叫到。
我们的高数女老师,堪称“行走的凡尔赛大师”。
每次上课,她总是能巧妙地把数学题和她的人生事迹无缝衔接,最后还不忘花式炫耀一下她那“别人家的女儿”。
一上课,她先是板着脸讲两道题,然后突然话锋一转:“说到这个函数的连续性啊,我就想起我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接着,她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如何熬夜做实验、如何攻克难题、如何在学术界“叱咤风云”。
我们一边听,一边默默翻白眼,心想:“老师,我们是来学高数的,不是来听您的人生传记的!”
讲到一半,她又会突然停下来,笑眯眯地说:“哎呀,说到这个,我女儿最近又拿了个奖……”然后,她就开始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示她女儿的“辉煌战绩”。
有一次,她讲到微积分的应用,突然感慨道:“我女儿小时候就特别聪明,三岁就会背乘法口诀,五岁就能解方程……”我们听了差点没吐血,心里怒吼:“老师,我们是来学微积分的,不是来听您女儿的天才史的!”
为了不被提问难住,我不得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