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高数三次重修的爆笑心酸史结局+番外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3-15
我叫小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就读于一所民办本科。

你可能觉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学肯定好得不得了,可我偏偏是个例外。

我高中时学的文科,数学一直是我的“老大难”,本以为上了大学能轻松点,谁能想到,“高等数学”这四个字,成了我大学生活里一道跨不过去的坎儿,而且一坎就是三次。

大一刚接触高数课的时候,我天真地以为这和高中数学差不多,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应付过去。

第一堂课,我满怀期待地走进教室,找了个前排的位置坐下(其实是来晚了只有前排了)想着要好好表现,给老师留个好印象。

上课铃响了,进来一个小老头,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教材。

初见他,最惹眼的便是那“地中海”发型,头顶光秃秃的,周边的头发倔强地环绕着,像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周围顽强生长的一圈野草 ,让人过目难忘。

他就是我们的高数老师,外号刚哥。

我们有时候亲切地称呼他为“阿刚”。

杠哥堪称数学界的“文艺青年”。

每次上课前,他总是不慌不忙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龙飞凤舞地写下一句名言警句或者古诗词,仿佛在开一场“数学与文化的跨界沙龙”。

有时候,他会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后转过身,推了推眼镜,笑眯眯地问我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问完之后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解释,从孔子的教育思想讲到如何学好高数,最后还不忘补一句:“所以啊,做题要多思考,光抄答案是不行的!”

有时候,他又会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们说:“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数学就像天体的运行一样,需要持之以恒。

等他解释完诗词,就开始让我们自己看书。

然后他就坐在讲台边,捧着一本《论语》或者《道德经》,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时不时还摇头晃脑地念几句“道可道,非常道”,仿佛我们这群在黑板前抓耳挠腮的学生与他毫无关系。

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不仅上课时不时蹦出几句古文,还建了十几个QQ群,名字一个比一个文艺:“高数与易经的奇妙碰撞数学之美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