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甚么。”
太妃一面细细端祥一面奇怪:“我记得你们家照郢便是生在正脸上,谁知这孩子分明没有。”
“尽说些胡闹话。
只因照郢是皇子,你瞧贻儿又何曾生在正脸上?
可堪破相了。
说不定跟宛如一样,这孩子的朱砂痣也长在耳朵后面呢。”
听毕,太妃便往我耳朵上找,果真发现了我那颗长在右耳垂后边的朱砂痣。
“哎呦,还真是宛如的血脉,我失态了。”
承康太妃见了那颗痣,轻笑着缩回手,将我拥在怀里整理衣裳。
“孩子,你可喜欢这皇宫?”
太后问,等待我的回答。
我想了想,笑着回道:“喜欢!
皇宫比我们南方富饶得多。”
“既如此,”太后打趣着道,“你的父母。
可有给你订娃娃亲?”
我摇了摇头。
不知为何,承康太妃在憋笑。
太后又打趣道:“可巧你有两个表哥,都是仪表堂堂。
明儿个带你见见,你去挑一个做丈夫罢?”
听到这儿,我才发觉中了计,连连摆手,满脸通红,接下来便是太后与太妃的笑声:“哈哈哈……哎呦,不行了,我笑得肠子疼。”
这时,从屋内传来一个稚嫩的童声:“姑婆婆……” 听到此声,承康太妃慌忙止住笑声,起身走进屋内,道:“许是我们太吵,把吟鸾扰醒了。”
“快叫人去伺候吟鸾起身罢,也不早了。”
太后赶忙吩咐 。
……吟鸾?
不一会儿,当归搀着承康太妃走出,太妃的左手牵了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
女孩面容俏丽动人,一双灼灼的杏眼,睫毛弯弯,笑不露齿,朱唇不点而殷红小巧。
女孩身上还穿着一袭娴静的杏裙枣裘,披挂银蕊绒袄,下面悬着五六只银白毛球头发虽淡淡地落下来,却于左耳前扎了一支杨柳辫,以龙虎银绳束好。
有一银雕凤鸾,宛转清丽的,被一根红色穗儿拴住,戴在女孩脖颈上。
虽也是小女孩儿,她的这身打扮与这相貌,竟露出与年龄格外不符的矜持与端庄。
女孩见了我,神情微愣,眸深处是一片艳羡和复杂。
她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太后太妃,太后不急不缓地说道:“坐着罢。
这是你德康姑姑的表侄女,今日刚上京入宫,你们俩也可认识认识。”
女孩忙离开太妃,走到我座位前,微微欠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