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女频言情 > 最好的重生小说李龙李娟完结版

最好的重生小说李龙李娟完结版

李龙 著

女频言情连载

“爸,这东西放家里,咱们自己做着吃。”陶大强暖好了,又随便拿苞谷面窝头垫垫肚子,穿好衣服对陶建设说:“你再别让我哥拿走了,也别送过去了。你要送过去,那后面我就不往家拿了,反正拿着也吃不上。这快过年了,总不能咱家过年就吃窝头吧?”陶建设没应声,陶大强便出门了。陶建设知道大儿子回去肯定会让媳妇熊一顿,但这怪谁呢?他夹在中间也是为难,但知道东西是真不能再往大儿子那里送了。小儿子刚有点出息,如果让自己的做法给打消了心劲,那真就麻烦了。虽然嘴里说着以后自己没了,大强还要指着大勇帮忙。但想想儿媳妇那个性,这事成不成还两说呢。自己总不能真腆着脸去大勇家里吧?陶大勇空手回去,果然是被媳妇给熊了一顿。“啥也没拿回来?我看那爬犁上东西怪多的啊,为啥没往...

主角:李龙李娟   更新:2025-03-15 22: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龙李娟的女频言情小说《最好的重生小说李龙李娟完结版》,由网络作家“李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爸,这东西放家里,咱们自己做着吃。”陶大强暖好了,又随便拿苞谷面窝头垫垫肚子,穿好衣服对陶建设说:“你再别让我哥拿走了,也别送过去了。你要送过去,那后面我就不往家拿了,反正拿着也吃不上。这快过年了,总不能咱家过年就吃窝头吧?”陶建设没应声,陶大强便出门了。陶建设知道大儿子回去肯定会让媳妇熊一顿,但这怪谁呢?他夹在中间也是为难,但知道东西是真不能再往大儿子那里送了。小儿子刚有点出息,如果让自己的做法给打消了心劲,那真就麻烦了。虽然嘴里说着以后自己没了,大强还要指着大勇帮忙。但想想儿媳妇那个性,这事成不成还两说呢。自己总不能真腆着脸去大勇家里吧?陶大勇空手回去,果然是被媳妇给熊了一顿。“啥也没拿回来?我看那爬犁上东西怪多的啊,为啥没往...

《最好的重生小说李龙李娟完结版》精彩片段


“爸,这东西放家里,咱们自己做着吃。”陶大强暖好了,又随便拿苞谷面窝头垫垫肚子,穿好衣服对陶建设说:

“你再别让我哥拿走了,也别送过去了。你要送过去,那后面我就不往家拿了,反正拿着也吃不上。这快过年了,总不能咱家过年就吃窝头吧?”

陶建设没应声,陶大强便出门了。

陶建设知道大儿子回去肯定会让媳妇熊一顿,但这怪谁呢?

他夹在中间也是为难,但知道东西是真不能再往大儿子那里送了。

小儿子刚有点出息,如果让自己的做法给打消了心劲,那真就麻烦了。

虽然嘴里说着以后自己没了,大强还要指着大勇帮忙。

但想想儿媳妇那个性,这事成不成还两说呢。自己总不能真腆着脸去大勇家里吧?

陶大勇空手回去,果然是被媳妇给熊了一顿。

“啥也没拿回来?我看那爬犁上东西怪多的啊,为啥没往回拿?”

“拿的米面,那是给老爹留着的。”陶大勇边脱鞋边说,“那我总不能啥都往家拿吧?木头都拿回来了,老爹的屋子里冷的很,都没煤了,这两天我提些煤过去。”

“提啥?提过去家里烧啥?大强不是能跟着李家小二拉木头嘛,让他再拉些就是了!”马春红可不愿意把自己家的东西往公爹那里拿。

“那就把木头拉回来送回去。”陶大勇也有些生气了,“那马车是李家借的,路也是李家趟的,人家凭啥你让拉就拉了?当时我就说别把木头都拿回来,你可倒好,一根不剩,全拉回来了……”

“那我弟不是明年准备结婚,这木头看着打家具挺好的……”马春红理亏,声音低了不少。

“那你弟干吃不拉啊?你替你弟找木头,我没意见,那咱们是不是得考虑一下我爸那么大年纪了,家里烧的冷,送些煤过去?”

马春红扭头不应声,显然是不愿意。

陶大勇想想有些气自己怂,他又穿上鞋子准备出去。

马春红自然知道丈夫想啥,她堵着门喊着:

“陶大勇,你要敢拿家里的煤出去,我就回娘家去!”

“那你滚!”想想弟弟说的那些话,再想想这两年自己做的事情,陶大勇觉得心扎得疼,他一把把马春红拽开,出门往煤房去了。

特么的,自己真不是东西!

马春红被陶大勇推倒在地,看丈夫根本没有拉自己的意思,坐地上干嚎起来。

李龙把爬犁拉回家的时候,正看到李娟和李强气冲冲的从邻居家往家里走。

“娟,强强,咋啦?”李龙急忙问道。

“叔,你回来了?”强强跑了过来,“我姐和陆妮儿一起抓髀石,她非说我姐的两个髀石是她的,我姐要,她不给,还让她哥把我们赶出来了!”

换以前,李龙绝对就很大方的说“不要了”,但两世为人,李龙知道李娟这个年纪的孩子有多敏感,如果家人不支持她,那以后她和家人的关系绝对会产生裂痕。

“走,叔帮你要去!”李龙把爬犁往院子一赶,也不进屋,带着李娟和李强就往陆家走去。

屋子里的梁月梅听到动静,出来看时,看到了爬犁上的东西,却没有发现人,走了院门外也没看到人,便先把东西往屋里搬。

一件件搬下来,看这么多东西,梁月梅高兴坏了,这下过年真不愁了。

特别是那五公斤菜油,解决家里的大问题了。

而那几公斤五花肉也同样重要。过年只要鸡、鱼和羊的话,总感觉少了啥。

李龙到了陆家的门口,就听到里面孩子欢笑的声音。

他敲了敲门,然后隐约听到里面有人小声说:

“肯定是李娟又找来了,快藏好……”

李龙干脆推门而入,看到正堂厅里,陆妮儿正在往火墙后面藏着什么。

“拿出来吧!”李龙阴着脸,“李娟的髀石是我从山里找来的,都是一起的,和你们家的不一样!”

“我没拿!”陆妮儿直接挡在火墙那里,大声回答,但声音里难免有几分心虚。

“那你拿出来看看。”

“凭啥给你们看?”陆妮儿的哥哥陆铁头十四岁了,从边上拿起火勾子,虚张声势的说道。

这家伙长得人高马大,估计就是仗着身强体壮,才把李娟他们赶走的。不过李龙才不会怕这样的小子。

“不拿?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李龙声音依然平静,但听着挺吓人的,“我家李娟从来不说谎,既然在你们家玩,那少了自然就是在你们家。最好现在拿出来,要让我搜出来,那就不好听了。”

他往前走两步,把挡在身前的陆铁头一把就拨拉到了一边。铁头毕竟年纪小,空有个头,但没劲。铁头被推开,感觉很没面子,还要上前,再次被李龙一巴掌拨拉到了一边,没站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李强忍不住笑了。

处在偏房厨房位置的陆大嫂听到了动静,拿着锅铲走了过来,看到李龙,愣了一下,笑着说道:

“哟,小龙来了,来来来,坐啊。”

“不坐了,我替我家娟来要髀石了。”他指了指陆妮儿的位置说。

“那就给李娟啊。”陆大嫂并不知道事情的经过,急忙对陆妮儿说,“后面想玩再去李家玩就是了。”

两家对门,关系一直很好,陆家大嫂也没多想。

陆妮儿还想撒谎,李龙指了指火墙后面说:

“不需要让我拿吧?我要动手,那麻烦就挺大了!”

陆大嫂听出味道来了,她瞪着陆妮儿说:

“拿出来,不是你的,快给人家!”

李龙松了口气,陆大嫂明事理,这事就好解决。

陆妮儿被母亲的声音吓的一哆嗦,手慢慢伸到火墙后面,掏出一把髀石来。

“有两个是我的。”李娟上前一步说道。

“快给娟,”陆家大嫂瞪着陆妮儿重复了一句。

“没事,后面想玩的时候,去我家或者来这里都行。”李龙语气缓和了一些。

这年头,有不明事理的父母,也有底线比较高的父母,而好面子的更多一些,不想让自己孩子在品行方面被别人说。

“就是。”陆家大嫂见李龙这么说,知道是在给台阶下,便笑了笑,“你们关系那么好,一起玩多好。”

李娟接过陆妮儿递过来的髀石,转身就到了门口。

“那陆大嫂,我们先回去了。”

“行,我就不留你了,有空来家坐。”陆家大嫂笑着应了一句。

出了陆家,李娟和李强两个人脸上都带着笑。

“叔,你真厉害!”李强竖着大拇指,“以前我们都没想到……”

“以前和现在不一样了啊。”李龙轻声叹息着。

是啊,不一样了。


“这两天有人来过这里。”李龙看着雪地里的脚印说道,“应该也是来捞鱼了。”

“小海子是公家的,你能捞,别人肯定也能捞。要是能再逮到一只水老鼠就好了。”李建国笑着说道。

“那不容易。”李龙摇了摇头,“这玩意儿冬天都在水底草里面,有的干脆就冬眠了,不好逮。”

“碰运气嘛。”

陶大强没说话,但眼睛亮亮的,他也期待着能逮到一只水老鼠。那玩意儿,一只顶好几条鱼。

他们赶到小海子的时候,果然发现冰面上出现好几个冰窟窿。

不过这几个冰窟窿都已经再次结上了厚厚的冰。因为水结冰要膨胀的缘故,这些冰窟窿位置的冰反倒比其他地方厚。

“咱们要重新凿冰吗?”陶大强摸了摸帽子问道。

“不用,原来咱们不是用雪填的冰窟窿嘛,现在把雪清掉就行了。”李龙找到了他们先前凿的冰窟窿,用铁锹开始清雪。

“娟,强强,你们去抱那些毛苇子。”李建国给两个小孩分配任务。

李娟和李强两个穿的圆滚滚的,能跟着过来也是央求了很久,所以现在很积极的去找割下来却没拉走的毛苇子。

很快他们就找到一大堆,李建国让他们把毛苇子分成两堆,分别在两个冰窟窿跟前不远处。

这时候李龙和陶大强两个已经把冰窟窿上的雪给掏开了,下面也冻了一层冰,但并不是很厚。

用铁钎子加上十字镐,很快就把冰窟窿给敲开。

李龙又用抄网把水面上的浮冰给捞走,然后说道:

“等等吧,等会儿应该就有鱼过来了。这里砸过几次,鱼一开始应该不会多。”

“有就行,”李建国一点也不贪,“总比天天吃咸菜强。”

“那倒是。”

陶大强一直没说话,高大的身形却弯着腰,盯着水面使劲的看着。

“大强,看不到的,”李龙笑着说,“冰窟窿太小,你要是着急,就拿着抄网捞几下。”

“会不会影响呆会儿来鱼?现在捞不就把鱼吓走了?”陶大强犹豫着。

“不影响。只要有动静,那鱼肯定就被惊动了,迟早是一回事。”李龙把抄网给他,“反正两个冰窟窿,来回试就行了。”

“捞一下捞一下!”李强在冰面上喊着,逮鱼摸虾,小到五六岁,老到八九十岁,没有男人不喜欢的。

“你别喊!”李娟拍了一下弟弟,“把鱼吓跑了怎么办?”

来自血脉的压制让李强立刻就住了嘴,甚至屏住呼吸,看着陶大强的动作。

李龙倒没怎么在意,感觉现在不是很冷,就没点火。

他想着等春天去渔场看能不能搞到旧鱼网,再做几个抄网出来。春天发洪水,这小海子里的水会从侧面冲出来一些,那时候会有鱼一起冲到下面的苇湖里,正是逮鱼的好时机。

至于什么不打三春鸟不打四月鱼——四月的鲫鱼的确满肚子是籽,但从海子里冲下来的鲫鱼,如果不打的话,那只有干死。

鲫鱼这玩意儿特别能繁殖,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春天种地浇水,只要水一停,有中间的闸门口子冲出来的水坑里能有半坑巴掌大的鲫鱼。

如果有人捡的话,那就捡回家了,没人捡的话,过几天水干了,那就是苍蝇的午饭了。

陶大强捞过一次有经验了,他下到冰窟窿半中腰,脚踩好在专门留下来的冰台阶上,然弯腰把抄网伸进冰窟窿里面,转着圈儿使劲一抄,抄完后迅速的后仰,把抄网掏出来,反着往冰面上使劲一拍。

李强眼尖,立刻喊了起来:

“有鱼,有鱼!活的,还有沟鱼!哇!好大一条鱼!”

说大其实也不算大,比巴掌大点儿的大板鲫,的确还有几条跟泥鳅长得特别像的沟鱼在冰面上使劲的蹦哒,然后就慢慢被冻着了。

“娟,强强,你们把鱼捡起来堆一块儿。”

这一抄网的鱼不多,最大的就是那条大板鲫,能有三百克左右。

放二十年后,这样的鱼得二十五块钱一公斤,现在这条鱼要卖的话,不到五毛钱。

李娟和李强两个把所有的鱼都捡到了一起,包括两三厘米长的小鲫鱼也没放过。

看着有鱼,陶大强兴奋起来,又有些不满足,他立刻弯腰再来一网。

这一回还不如上一回,网里就有两条一指长的沟鱼和三条巴掌大的鲫鱼。

“去那个冰窟窿吧。”李龙说,“这边鱼还没过来,得透一下气。”

陶大强有些不甘心,却也知道没办法,他爬了上来,把抄网递给李龙。

李龙过到那边冰窟窿里,脚下踩实后,慢慢往水里伸出抄网。

他动作没陶大强那么大,在水下将抄网挥动,慢慢转了一个大圈后,才猛的收了回来。

“哇!大鱼!小叔的网里有大鱼!”李强在网还没往冰面上扣的时候就已经大叫了起来。

李龙感觉手上的份量,的确有条不小的鱼,他把抄网里的鱼扣到了冰面上,一条一尺来长的草鱼立刻在冰面上蹦了起来。

李强快速跑过去要抱着那条鱼,但草鱼的生命力很强,直接一尾巴扇在了李强的脸上!

李强脸直接就被扇红了,但他倔强的不松手,死死的扣着草鱼的腮盖。

“好了好了,这鱼你捉住了。”李建国急忙过来,从李强的手里接过鱼来。

“强强,好样的!”看着李强的眼睛里憋着泪,李龙知道这一下是真的扇疼了,他急忙转移小家伙的注意力,“把其他鱼也捡起来放袋子里吧。”

“强强真是好样的。”陶大强也夸了一句,“那草鱼的劲可大!”

李龙暗叫要糟,这时候不夸还好些,就当没事发生,李强这边也就过去了。

但这么多夸两句,李强心头那股子委屈劲儿立刻就涌了上来,“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好疼啊!爸,叔,这鱼打的我好疼啊!”

“强强不哭啊!”李龙急忙说道,“等回去让你妈把这鱼做了给你吃,给你报仇!你可要记住这条鱼!”

“嗯,我记住了!”李强抹了一把眼泪,深深看了一眼那鱼说道。

好吧,这鱼估计今天就得进肚子里。

捞鱼继续。


有了那个女人第一个购买,接下来好几个开始挑鱼,都担心大鱼被挑走了。

这年头和后世不一样,大家挑鱼都是挑大个头的,这时候缺肉。

前面五六个挑走了鱼之后,后面的几个人不乐意了:

“你这鱼都剩下的小的了,再卖那个价,我们不就亏了?”

“就是啊,你这鱼大小不一样,先前大的被人挑走了,我们要还出一样的价……”

李龙看了看剩下的鱼,两公斤半以上的的确都挑走了,他笑着说道:

“这样,各位别慌,剩下的这些鱼,一条一块五,怎么样,可以吧?一条至少两公斤重,一块五,合七毛钱一公斤,可比羊肉便宜!”

“那鲢鱼呢?”

“鲢鱼一块!”

其他人立刻也挑了起来。冬天百货大楼和供销社虽然也有卖鱼,但那是从沿海拉来的带鱼,贵不说,数量还不多。

过年谁不想餐桌上炖一条大鲤鱼,看着也喜庆。况且冬天鱼能放,买一条回去能放好长时间。

等这一拨人挑完了,剩下就只有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家,看着那些小鱼说道:

“这些小鲫鱼怎么卖的?”

“这四条大板鲫七毛一条,剩下的小鲫鱼十五条一块钱,不过不能挑。”李龙说道。

说是小鲫鱼,也是有大有小,大的有三四两,小的一两不到。

“给我来两块钱小的。”老人家乐呵呵的说道,“他们不懂吃,这小鲫鱼才是好东西呢!对了小伙子,你能不能搞到泥鳅?”

“泥鳅没有,不过有沟鱼,跟泥鳅长得挺像。”

“那叫高原鳅,泥鳅的一种——能整来不?”

“这大冬天不行,水太深,那玩意儿卧水底,等夏天可以。”

“唉,好吧。”老人家自己拿着布袋子,李龙给他装了三十条鱼,收了两块钱车工票。这玩意儿放后世可值不少,可惜这张有点旧了。

看着没人过来了,李龙让收钱的陶大强点点钱。

“两块的有六个,一块五的有八个,这是加了鲢鱼的。一块的有两个,加最后这个两块,一共……”陶大强算不出来,数了起来。

李龙心算的快,说道:

“那是二十八块钱。”

“这么多!”陶大强愣了一下,又数乱了,他又重数了一下。

的确是二十八。

鱼卖的刚过一半。

“剩下的要卖完,那不得五十多块钱了?”陶大强兴奋的说道。

周围的人看了过来。

“不可能了。”李龙摆手,“估计剩下的卖不动了,你没看已经开始散场了吗?”

陶大强转过头去,发现黑市现在已经没多少人了。陆续有人开始收摊,买东西的现在还没卖东西的多。

“那……咋办?”

“你先看着,就刚才的价。钱给我,我去问问东西的价格。”

李龙刚才就注意到这里不光有卖东西的,还有换粮票油票啥的,他走过去,那个人警惕的看着李龙。

“哥们,有没有自行车票?”

“有,一张五十。”

这么贵!

“缝纫机票呢?”

“二十。”

李龙无语了:

“那菜油票呢?”

“一斤两毛。”

黑!真黑!

但没办法,没门路的话,还只能从这里来淘换。

“来十斤菜油票。”李龙也不讲价,他知道这人手里票多,想着看需要的时候再来买吧。

有票就行!

那人虽然有些不满,但李龙毕竟算是成交了一单生意,便数出十斤菜油票,李龙取出两块钱递过去,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转了一圈,李龙看到有卖粮的,卖猪肉的。猪肉一块七一公斤,肥的不多,应该是已经被人割走了。

他要了两块五花肉,一块两公斤多,一块三公斤多,花了十块钱。

走回去的时候,陶大强笑着给他递过来三块钱:

“龙哥,卖掉一只呱呱鸡。”

“不错不错!”李龙笑了,“行了,走吧,没人了。”

“那这些鱼……”陶大强有些不甘心。

“先装起来,咱们转转。”李龙看其他人都陆续开始收摊,知道不能摆了,便快速收拾东西离开。

他们走出去五百米的时候,看到有戴着红袖标的人往黑市那里走去。

那里已经没人了。

双方相安无事。

两个人拉着爬犁,李龙带路走到了国营食堂这里。

李龙记得这里经常被人称为大肉食堂,大肉就是猪肉,顾名思义,这里是汉餐,而且以肉包子为招牌。

“走,买两个包子吃去。”想到肉包子,李龙有点馋了。重活之后,这两天吃的虽然不错,但和后世相比还是有点寡淡。现在的肉包子真材实料,不会把那些胰子淋巴啥的边角料搅碎了包进来,那是实打实的五花肉加白菜大葱。

“龙哥,我不饿……”

“先吃再说。”李龙让陶大强在外面等着,他进去买了四个大包子。

巴掌大,三毛一个,热气腾腾,实惠啊!

当然,没给陶大强说价格,他肯定要说贵。

两个人一人一个,三两口就吃掉了。陶大强吃的满嘴流油,抹一把还舔掉了。

李龙觉得有点那个,扭头不看他。

吃完包子,抹了一把嘴,陶大强感觉身上暖和了,问道:

“龙哥,接下来咱们……”

“就在这里。”李龙指了指不远处过来的一个女人说道:

“我去问问。你看着点儿,呆会儿有人过来咱们就问。”

说着他走上前,那女人警惕的看着他。

“大姐你好!我家是村里的,昨天抓了些鱼,你看你要不要?新鲜的很,可便宜了!大鱼,一块钱一条,比大肉划得来……”

那女人听着心动了,问道:

“在哪里?”

李龙急忙过去,从爬犁上的尿素袋子里掏出一条鱼来:

“看,这是鲤鱼,还有草鱼、鲢子、五道黑……还有鲫鱼……”

“一块钱,能便宜点吗?”女人看着那鱼的确不错,问道。

“不能再便宜了,这鱼不小了,合着不到六毛钱一公斤,”李龙伸出手给她看,“我们挣的就是辛苦钱,这砸冰窟窿可不容易啊。”

“那行,我买……两条,一条鲤鱼,一条五道黑。”

李龙急忙给她把鱼拿出来。女人有些不满:

“这五道黑个头有点小啊。”

“味道好!五道黑吃鱼长大的,味道可比鲤鱼强多了。我再给你搭两条鲫鱼可以吧?”

“行……行吧。”女人满意了。

看着李龙这么娴熟,陶大强觉得自己要学的真的很多。

而且未必学得会。


当李龙和陶大强一前一后牵着马车出现在生产队的时候,不少小孩冲向了马车,有些人则冲回了自己家。

“李强李强,你叔回来了!”李强再次被别人提醒了一下。

李强抬头看着远处的马车,吸溜了一下鼻涕,收起自己还在冰面上快速旋转的老牛,向着马车冲了过去:“叔,叔!”

看着李强冲到了跟前,李龙从挎包里抓了一把糖递给他:

“给,给你朋友分去吧。”

李强拿着糖嗷嗷叫着往回跑去。

“李强,李强!你叔说要给我们分!”

“就是,给我一块,就一块!我明天拿烟盒给你玩!”

一帮小孩子跟着李强冲了出去,李强享受着这个时刻。

李龙笑着又从挎包里掏出一把糖递给陶大强:

“大强,给,你拿着。”

陶大强犹豫了一下,没有拒绝,他其实也好久没有吃糖了。

马车这回先到了陶家。

让李龙和陶大强有些意外的是,这回不光陶建设在,陶大强的大哥,已经分家出去的陶大勇和他媳妇马春红也在。

“哟,李龙过来了,大强回来了?这是……”

“这车上一半木头是你家的。”李龙一看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也不废话,指了指车上说道:

“正好你们都在,那就一起卸车吧。”

看车上这么多木头,陶家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昨天只是几根木头,而且不大。这回半车,可不少!

几个人一起干活,大大小小的木头卸了半车,马车一下子轻了下来,李龙用绳子把剩下的简单的捆了捆,就准备回家。

陶建设已经看到了车底下还有冻羊,另外一个袋子里有东西,但眼下李龙没说话准备回,他有些急了,轻咳一声,给大儿子大勇使了个眼色。

陶大勇没办法,只好主动开口:

“那个……小龙啊,我看车上还有羊啥的,是不是也有俺家大勇一份?”

“嗯,有条羊腿。”李龙一边捆一边说道,“等回家我把羊卸了腿后,让大强过来拿!”

“只有一条腿啊?”陶建设忍不住开了口,“我看那两只羊……”

“爸!那羊是龙哥换的,和我没关系!”陶大强快羞死了。自己家人怎么这样?

“你闭嘴!出去干活,见者有份,你出力了,那就得争你那一份!”陶建设瞪了陶大强一眼,然后看向李龙,看他给个什么解释。

“建设叔,你不会以为是这羊真的我捡的吧?”李龙扭头似笑非笑的看着陶建设,“我给大强一条羊腿,就是因为他出力了。其实我也可以不给的,因为木头我给了你家一半,这才是大强出力该得的。”

说完没多解释,牵着马车就离开了陶家的院子。

陶建设被李龙怼的半天没反应过来。

陶大强气得一跺脚,追了上去。

等陶建设反应过来,小儿子已经不见影了。

“混小子,气死我了!”陶建设骂了一句,扭头进了屋子。

也不知道是在说李龙,还是在说陶大强。

陶大强赶上马车,讪讪的对李龙说:

“龙哥,我爸……”

“没事,你爸是你爸,你是你。再说了,你爸替你争利益也没错,只是他有些贪心了。”李龙其实并没有生气,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其实适合用在任何地方。

见李龙真的没有生气,陶大强松了口气。

赶着马车到了李家的时候,李龙发现门口还有不少人。

李建国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到李龙他们过来,急忙迎了上来,上下打量了一下,松了口气,问了一句:

“没冻着吧?”

“没有,还吃了顿好的。”李龙小声回着。

“哈哈,那就好。”李建国闻到了羊肉的膻味儿,知道弟弟这一天应该过得不错,笑了。

马车赶进了院子,很快把木头卸下来,不少人就看到了木头下面的两只羊,还有不少的煤。

“你们还搞到了煤?”李建国也有些意外。

“碰到了个认识的,他家里煤多,我拿东西换的。”有那么多人在场,李龙说的含糊,“反正也不多。”

“嗯。”李建国知道是咋回事了。

看热闹的有人忍不住了,开口问道:

“小龙啊,你这羊还是捡的吗?”

“差不多啊。”李龙开着玩笑,“这两天我运气好。”

“这么好捡啊?那我也捡一下去,你怎么进的山啊?”有人又问道。

“看那里没有?”李龙指了指在这里能看到的山口说道,“就从那里进去就好了。”

望山跑死马。没人带,不认路的话,就算看到山口都不知道怎么进去。

哪怕找到山口,里面那么多层山,每走一层,都有可能迷路,走岔路太正常了。

把东西卸干净,李龙悄声给李建国说:

“大哥,卸羊的时候给大强拿条腿。”

“就一条腿?”李建国有些疑惑。

“就一条腿行了。以后他吃肉可以到咱家拿,现在拿多了,他也吃不上。”李龙悄声说道。

“行,我知道了,你还马车?”

“嗯,我去给把马车还了。”

李龙把陶大强留在家里,自己去马号还了马车。还完马车,他又去了队长家里。

“小龙啊,车赶回来了?”许成军笑着问道。

李龙看许明娃在,从兜里掏出一把水果糖递给他:

“明娃,吃糖。”

“看你把娃娃惯的。”许成军笑呵呵的说道。

“应该的。”李龙说道。

“小龙啊,我给你说个事儿,我想你可能还要借马车,不过刚才就这一会儿,队里的马车已经让人借光了。”许成军这一开口,倒是让李龙有些意外。

不过想想也正常。自己这两天的收获,肯定是会让人眼红的。这条路也不是多难走,所以肯定有人也想走一走。

“这样啊,那算了。”李龙突然笑着,然后问了另外一件事情:

“队长,我想打听打听你这里有没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

老借生产队的马车也不是事儿。等春天到了,赶马车就有点慢了。如果能搞辆自行车,那挣钱的速度就快了。

当然,眼下自己手里的钱还太少,现在挣钱,才是王道。

“这个票嘛,我倒是可以打听打听。”许成军也没说有,也没说没有。

李龙秒懂。


这一片是芨芨草的生长地。芨芨草是扎大扫把的好东西,李龙记得前一世到二十世纪初,有人到村里来收,一公斤芨芨草两块钱。他曾经在卖鱼的时候问过旁边卖用芨芨草扎扫把的老汉,那老汉骄傲的告诉他,就靠着这芨芨草,他给两个儿子在县城买了楼房,还有不少存款。

那时候土地入了合作社后,村里人闲了就开始搞副业,什么苦豆子、芨芨草都能卖上钱了。

现在芨芨草没人要,长的一人高,雪根本盖不住。

而成群的呱呱鸡就会在芨芨草的根部卧下来,避风取暖。

李龙虽然没开灯,但现在天光还算亮,隐约能看到芨芨草旁边有黑坨坨。

应该就是的了吧?

他慢慢走过去,打开手电晃了一下。

果然,许多只呱呱鸡挤在芨芨草根部取暖。

虽然手电光把正望向这边的几只呱呱鸡给惊动了,但它们并没有飞走的想法,只是晃了一下身子,继续卧着。

李龙上前,蹲下身子,用抄网轻轻的捂了过去。

这一网就捂中了四只,如果不是有芨芨草挡着,还能捂着更多!

一进抄网,呱呱鸡立刻就惊慌起来,李龙急忙从网下面伸手进去,抓着呱呱鸡就往尿素袋子里塞。

网外面的呱呱鸡已经开始爬起来,但因为有芨芨草挡着,它们也没办法立刻飞起来,就只能往远离李龙的地方跑。

雪很厚,深一脚浅一脚不方便,导致呱呱鸡还没跑几只,李龙下一网已经捂了过来。

就这样,在成群的呱呱鸡被惊动四散飞起来的时候,李龙已经抓到了十一只呱呱鸡了。

算大丰收!

提着这六七公斤重的收获,李龙美滋滋的往回赶。

虽然回去的路很长,但他心里却感觉很舒服。

明天把呱呱鸡留几只在家里,剩下的提着和鱼一起卖,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吧?

毕竟是野味!

回到家已经是四十分钟以后的事情了。李龙累得气喘吁吁,他觉得下次干脆去芨芨草那里比较好,不用绕远路了,不然的话,多走好一段路,划不来。

回到自己屋子,李龙把呱呱鸡袋口扎好放在墙角,换上布鞋,李龙正脱衣服准备烤一下,就听到门响。

抬头一看,是队里张家的张前进。

张前进三十岁左右,别看年纪比李龙大不了多少,但也是要把李建国叫叔的。当然,因为是全国各地的人搬过来的,叫李建国为叔也是因为张前进的父亲张光祖也是和李建国一批过来建队的人。

所以和陶大强一样,各论各的,他看到李龙,笑着说道:

“小龙,干啥去了?刚才过来就看你没在。”

“睡不着,出去转一圈。”李龙和张前进不熟,一边换衣服一边说道,“有事?”

“是有事。”张前进碰了个软钉子,也不恼,他自来熟,坐在炕上笑着说道:

“今天我借了队里的马车,打算学你去山里拉些木头回来当柴火。结果到了清水河,剩下的路就不知道怎么走了,勉强牵着马车到了山口,又找不到哪里有木头,最后捡了一些树枝回来了。”

李龙“嗯”了一声,没说话。

张前进有些郁闷。按李龙以前的热心肠,这时候自然是会主动给他指出来路应该怎么走了。

他今天借马车和李龙一样,花了一块六的钱,而且因为不甘心,又花了一块六借了明天的马车。

如果拉不回来有价值的东西,那这三块多钱不就打水漂了?

所以虽然李龙不冷不热的态度让他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你看你一出手,就拉回来那么多木头,还捡到了冻羊。我们呢,去了三架马车,就队长带着他小舅子的马车,因为找到一条进山的路,拉了一段松木回来了。

那木头我看也只能烧柴,没办法当材料用。还是你小龙厉害啊!”

张前进夸着李龙,是因为他记得以前李龙是非常虚荣的,受了别人的夸,那肯定就会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

然而,今天李龙听了他的话,却仍然是不冷不热的“哪里哪里”回了一句,便再没有其他话。

张前进听到门后墙角有什么东西在扑腾,不过他此刻心思全在怎么套出进山的路,没想其他。

其实他和其他赶车的都觉得就算不认识进山的路,只要跟着李龙的马车印就能找到地方。

但他们忘记了,山口那里是有风的。李龙他们的确是从清水河那里进的山,但一来李龙进山的路比较偏僻,二来山口风大,李龙进山的车辙印当天晚上起风,风吹雪就把印子盖没了。

所以才有出师不利的结局。

看李龙死活不说,张前进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问道:

“小龙,那你能不能给哥说一下那路怎么走?你给我说了,等我拉木头回来,给你一塔截木头怎么样?”

李龙心说不怎么样!

你爹就是好占便宜的主儿,你也一样。这便宜话说的挺好听,真正办起事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再说了,我凭啥要把路线告诉你啊?

“我就是从清水河那里进的山。”李龙指了指南面,“那山口那么大,顺着方向走就是了,怎么可能找不到?”

“就是找不到啊!那里那么多沟,还有渠,生产队外面还长着那么多的灌木,根本就没啥路,我们过去是硬趟啊!”

张前进让李龙看他的手,手上有不少小口子,都是硬趟的时候被灌木刺扎的。

“那我就不知道了。”李龙说道,“我就是那么走的啊,进了清水河,然后拐几下,顺着山口的方向就过去了。”

他倒不是吃独食,主要是这几个人有些过分,相当于把他的路给断了。

你都把我的路给断了,还指望我给你指条发财的路?

张前进从李龙这里问不出来啥,只好悻悻离开了。

他在路上发了狠,我还不信离了你李龙,我就找不到进山的路了?等我捡到冻羊回来,看我不臊死你!

张前进离开后,李龙快速的脱掉衣服,吹灭灯进了被窝。他相信如果自己这边亮着灯,肯定还会有人过来问的。

很有默契的,西屋的灯也很快灭了。

第二天李龙起来的时候,又吓了一跳!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