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娘是齐国名动一方的绣女。
她以一手精彩绝伦的绣技赢得世人的赞誉和追捧。
但是现在的世人却极少知道我阿娘有过诸多波折的经历。
01我三岁便开始和阿娘学习刺绣,在长河镇的街坊中也是小有名气。
邻居都说我阿娘是好福气,我小小年纪便看得出我有我阿娘一样的风采,将来一定也是出色的绣女,由此将来也可以找个好夫婿。
听我阿爹说我阿娘也是三岁便开始学习刺绣,五岁便可以独立绣花样了。
现如今已经在长河镇上的绣楼里挂了老师傅名,时不时绣上几幅大件的作品在店里寄卖。
据我阿爹说阿娘原先不是住在长河镇里的,而是住在邻府城的青枫镇,是后来才搬家来长河镇后来才遇见当时还未娶妻的他的。
阿娘年纪轻轻就出落得亭亭玉立,绣技又了得,是青枫镇上许多年轻男子都想要求娶的女子。
据说当年我阿娘及笄的时候,阿娘家的门槛都快被人踏破了。
但是当时的阿娘谁都没有看上,原本外祖父和外祖母还觉得阿娘的要求太高,看不上这些求娶的男儿。
拖了几年也没有定亲,外祖父母大概也是拖久了,到最后也不急着将阿娘嫁出去了。
但是当时的阿娘也确实不急就和祖父祖母说“我才刚及笄几年可以慢慢挑,再说了一个好夫婿得慢慢看才能看出来他是不是好的,不然你怎么知道那人就是好的呢?”
听见这话外祖父母也佛了,仔仔细细挑着镇上的儿郎们,也时不时打听着县里的未成家的好儿郎。
终于好不容易看上了县里的一户秀才家的儿郎,挑着媒婆上去说亲。
那家儿郎也有意,一是看中了阿娘的外貌,二是那家虽是读书人却因为那家父亲久不中举,儿子也在私塾读书家里的银钱不多,生活过得有些拮据。
但是那家的人虽然日子过得拮据却也自有傲骨,在街坊邻居的口中也大概是个良善的人。
于是两家也交换了庚帖,定下了两个人的婚事。
可惜好景不长,那年外祖父母觉得既然自家闺女要嫁人了也该去庙里看看姻缘,顺便求个平安福回来给闺女。
保佑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天气晴朗,是个出行的好日子。
“阿爹阿娘,我还有一幅绣品没完成就不和你们一起去了。”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