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邮戳里,苏州的“苏”字总是缺了右下角的那个点。
这个小小的缺角,恰似当年她在他学生证照片背后点的那颗朱砂痣,看起来是那么的微妙而又充满意味。
凌晨三点,外面的世界被黑暗笼罩着。
在电子厂的车间里,流水线的机械臂不停地划动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银色的弧光,那弧光看起来有几分冰冷和机械。
小满此刻正坐在旁边,她拿着笔在考勤表的背面写着:“充电宝外壳的卡扣声很像粉笔敲讲台的声音。”
可是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她的思绪突然飘回到了初三早读的时候。
那时候方远作为物理课代表,每天都会来收作业。
而他在收作业的时候,每次走到她身边,总是永远略过她那颤抖的指尖。
她不知道那时候的方远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而那一点点细微的动作,却如同柔软的小草,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永远无法忘怀。
当第17封信沾着机油抵达的时候,梅雨正肆无忌惮地把晾衣绳泡成深褐色。
方远在信中用铅笔细致地描摹着老城墙砖缝,还写道:“当年刻的‘正’字被苔藓吃了两划。”
小满静静地看着信,然后用圆规尖小心地挑开信纸夹层,竟然发现里面半藏着一片2014年的蓝雪花瓣。
看到这片花瓣,小满的心颤抖了一下。
那正是她当年偷偷夹在他作业本里,又被他悄悄退回的那瓣蓝雪花。
这片花瓣承载着他们之间太多复杂的情感,有懵懂的喜欢,还有小心翼翼的试探。
这时候,宿管突然拍门的声音传来,惊落了小满正在写的回信。
小满急忙蹲下身子,她此刻正蹲在潮湿的走廊里。
她慌乱之中看清了最新来信的邮戳日期——1999年2月17日。
那是她离开家的日子,一个对于她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而当她把信翻过来的时候,发现方远在信纸背面用隐形墨水写着:“当年你落在讲台的校服,第二颗纽扣在我这里。”
可是因为雨水的浸泡,那些字迹已经被泡成了一片空茫,好像那些曾经的记忆也随着字迹的模糊而渐渐远去,只留下一些若有若无的痕迹在她心中徘徊。
五、透析机的春天透析室里,那百叶窗将晨光切割成一片片苍白的栅栏,看起来就像是囚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