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员眼睛一亮,脸上堆满了笑容:“孙老爷果然豪爽,第三级,没问题!
不过还得麻烦孙老爷填些文书。”
就在孙富忙着办理手续时,李轩怀揣着自己写好的奏折,来到了皇宫前。
他试图求见汉武帝,却被侍卫拦在宫外。
“大胆!
皇宫重地,岂是你能随便闯的?”
侍卫一脸威严。
李轩急忙跪下:“求大人通融通融,我有重要的事情要上奏陛下,关乎国家大事啊!”
侍卫不为所动:“陛下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听你一个无名酸儒的话,赶紧离开!”
李轩不肯罢休,在宫门外跪了一整天,引来不少人围观。
消息传到了太子刘据的耳中。
刘据一直反对父亲卖官鬻爵的做法,他派人将李轩带到了自己的府邸。
“你就是那个要上书的李轩?”
刘据看着眼前这个衣衫破旧却眼神坚定的书生。
“正是草民。”
李轩连忙行礼。
“起来吧,你的奏折我看了,写得不错。
我也反对父皇此举,只是他心意已决,难以改变。”
刘据无奈地叹了口气。
李轩抬起头:“太子殿下,如今官场风气已被这卖官鬻爵弄得乌烟瘴气,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还望殿下能想办法劝劝陛下。”
刘据沉思片刻:“我会找机会再向父皇进谏的。
你先留在我府中,日后或许能为朝廷效力。”
回到家中的孙富,已经开始享受买爵带来的好处。
他走在街上,人们对他的态度明显不同了,那些曾经对他爱答不理的官员,如今也会主动打招呼。
“孙爵爷,最近生意可好啊?”
一个小官吏满脸堆笑地问道。
孙富心中得意,嘴上却谦虚道:“托大人的福,还不错。”
然而,好景不长。
买了爵位的人越来越多,官场变得混乱不堪。
那些花钱买官的人,一上任就拼命搜刮民脂民膏。
百姓们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长安城酷暑蔓延,朱雀大街上却比往日更加热闹。
陈万金揣着沉甸甸的革囊,钻进了一家酒肆。
他的手指紧紧攥着革囊的带子,仿佛里面装着的不是黄金,而是他儿子的性命。
“听说买武功爵能免死罪?”
邻桌两个胡商操着生硬的汉话议论着。
陈万金的耳朵竖了起来,手中的酒盏微微颤抖,酒水在青瓷沿上溅出琥珀色的水痕。
“陈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