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后续+完结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后续+完结

梦里醉春风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她先进到主楼别墅,一楼是前台和大厅,有舒适的沙发茶几,周围错落有致地装饰着一些乡村常见的竹编工艺品。洗衣房也设置在一楼,还有两间小仓库,一间放着备用的床上用品,田园风格的纯棉小碎花四件套,拿出来可以用,薄厚不一的被芯也能派上用场;另一间仓库放着不少客房消耗品,一次性的针线盒、牙刷牙膏、洗护套装、瓶装水、方便面、可乐橙汁类的饮料、茶包、薯片……巧克力都有两大箱。她随手拆了一个,“吭哧吭哧”吃了起来,来到七十年代,还能吃上现代零食,真的太幸福了。不小心朝角落里瞟了一眼,竟然还发现了两大盒“杜蕾斯”,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没谈过恋爱的人,脸都红了,忙将它塞到更不起眼的地方。这农家乐虽小,但真的五脏俱全!二楼三楼每层八间带卫浴的客房,有双人房,也...

主角:郭攸宁郭攸婷   更新:2025-03-17 20: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郭攸宁郭攸婷的其他类型小说《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梦里醉春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先进到主楼别墅,一楼是前台和大厅,有舒适的沙发茶几,周围错落有致地装饰着一些乡村常见的竹编工艺品。洗衣房也设置在一楼,还有两间小仓库,一间放着备用的床上用品,田园风格的纯棉小碎花四件套,拿出来可以用,薄厚不一的被芯也能派上用场;另一间仓库放着不少客房消耗品,一次性的针线盒、牙刷牙膏、洗护套装、瓶装水、方便面、可乐橙汁类的饮料、茶包、薯片……巧克力都有两大箱。她随手拆了一个,“吭哧吭哧”吃了起来,来到七十年代,还能吃上现代零食,真的太幸福了。不小心朝角落里瞟了一眼,竟然还发现了两大盒“杜蕾斯”,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没谈过恋爱的人,脸都红了,忙将它塞到更不起眼的地方。这农家乐虽小,但真的五脏俱全!二楼三楼每层八间带卫浴的客房,有双人房,也...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她先进到主楼别墅,一楼是前台和大厅,有舒适的沙发茶几,周围错落有致地装饰着一些乡村常见的竹编工艺品。

洗衣房也设置在一楼,还有两间小仓库,一间放着备用的床上用品,田园风格的纯棉小碎花四件套,拿出来可以用,薄厚不一的被芯也能派上用场;

另一间仓库放着不少客房消耗品,一次性的针线盒、牙刷牙膏、洗护套装、瓶装水、方便面、可乐橙汁类的饮料、茶包、薯片……巧克力都有两大箱。

她随手拆了一个,“吭哧吭哧”吃了起来,来到七十年代,还能吃上现代零食,真的太幸福了。

不小心朝角落里瞟了一眼,竟然还发现了两大盒“杜蕾斯”,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没谈过恋爱的人,脸都红了,忙将它塞到更不起眼的地方。

这农家乐虽小,但真的五脏俱全!

二楼三楼每层八间带卫浴的客房,有双人房,也有大床标间,里面一应设施俱全。

不错不错,储备物资又多了不少。

吃完巧克力,又拆了包薯片,“咔嚓咔嚓”往嘴里塞,想起新鲜出炉的馋虫弟妹,真想跟他们分享。

但这些独特包装的零食,不适合出现在这个年代。

稍一沉思,装了一大袋巧克力和薯片往厨房而去,拆了包装用黄色牛皮纸袋装好备着,等寻到合适的机会让他们尝尝鲜。

东厢房作为厨房加餐厅地方很开阔,收银台后面的柜子里,摆满了酒水饮料,柜台旁还有个架子,售卖一些独立包装的小零食,小饼干、泡芙、QQ糖、棒棒糖……男人爱吃的槟榔也有。

厨房设备齐全,各式调料、锅碗瓢盆样样不缺,虽然跟这年代不符,但能方便她烹饪美食。

厨房一侧摆放着两个大冰柜和一个大冰箱,里面全是食材,常用的猪肉、牛肉、羊肉各有几十斤,冰冻海鲜有不少,袋装速冻饺子、汤圆、包子等也挺多……

农家乐空间真是个宝库!

想起今晚要干的大事,先将要交易的东西备好放到一起,方便一次性移出空间。

最后绕到后院给猪猪们喂食,又摘了一篮水果,才回到房间。

哼着歌的郭攸宁将水果提到客厅,跟供销社买的东西摆一起,还从空间扯了十尺绿色棉布,洒上几滴墨水伪装成瑕疵品,再挪出三十个鸡蛋。

只能拿这些了,多了怕露馅。

已经四点多了,离家人下班放学还有一阵,没事可干的她开始给大家做晚饭。

说到做饭,她厨艺还是不错的,上一世作为孤儿,为了经济实惠,很少点外卖或出去吃,做得多厨艺慢慢就练了出来。

她走进跟客厅相通的小厨房,看着煤炉有些手足无措,她不会用。

只能召唤原主记忆,原主可是家务小能手,这点小事难不住她。

厨房案板上,有唐欣提前发好的二合面,郭攸宁想着有肉,不如做肉包子?

本想做红烧肉,但红烧肉配米饭更香,可她翻遍了厨房,只看到半斤大米,熬成稀粥都不够七口人喝。

棒子面倒是不少,那就棒子面粥配包子,再来个拍黄瓜。

郭攸宁按着记忆一步一步来,先换上一块新蜂窝煤,打开风筒盖,掏干里面散落的煤灰。

将盛好水的锅搁上去,只是水烧开可能需要段时间,这新换的煤不容易烧发。

舀出两碗棒子面,一比一兑水搅拌均匀备用,等水开再进行下一步。

接着,她从橱柜找到了上午买回的肉、猪脚和内脏。

妈妈将肉腌了一半,大小肠已清洗干净焯过水,猪脚也一破两开腌好了。

此时天气炎热,东西不耐放,郭攸宁真想将东西收进空间的冰箱里,但只能想想。

她拿出未腌的那一半肉,大概一斤左右,想着七人吃太少,从空间另拿出一斤。

剁吧剁吧好,加上备好的大葱,准备调馅时,发现家里调料只有盐和酱油。

意念一动,案板上整齐的排列着蚝油、鸡精、十三香、胡椒粉……

郭攸宁再次感叹,有空间真好,一个念想,要啥啥就出现在眼前!

只是使用时必须避着人,若是马甲掉了,铁定被人当妖怪抓走。

调好猪肉大葱馅,煤炉上的水已烧开,她将备好的棒子面糊,倒进锅中,加入一点食用碱,快速搅拌成糊状。

关上煤炉的风筒盖,只留三个小洞,小火熬煮五分钟,棒子面粥就大功告成了。

端下熬好的粥,风筒口调至半个小洞,放上水壶,准备包包子。

郭攸宁看到墙角的韭菜,觉得就猪肉大葱一个味太单调,不如再来个韭菜鸡蛋馅的?

说干就干,“哐哐”一顿敲,十个鸡蛋就到了碗里,搅吧搅吧好后,打开煤炉风筒盖,上锅大火炒鸡蛋。

拿起油罐子一看,所剩不多,每人每月就三两油的定额,多亏妈妈持家有道,到月底才还有这些剩余。

按郭攸宁的做菜方式,这点油全倒锅里也不够她炒鸡蛋的。

意念一动,一壶5升菜籽油出现在案板旁,少少倒了些进油罐,然后往烧干的锅里倒了不少,再收回空间。

唉,真憋屈,有好东西都不能光明正大地给亲人们享用。

一大碗蛋液倒进滚烫的油锅,香味瞬间飘散出来,有些下班早的人路过她家,都给香迷糊了。

蛋液在锅里打几个滚,就炒好了,用锅铲捣碎后盛出备用,沥干水的韭菜切吧切吧,跟鸡蛋碎搅合到一起。

加入盐、生抽、香油……美味的韭菜鸡蛋馅就完成了。

揭开中午妈妈发酵好的面团,开始包包子。

做面食是她的拿手好戏,为了不被发现做得与以往不同,只能藏拙,特意用原主的方式包,远没她本人包的赏心悦目。

没多久,两屉皮薄馅大的包子就搞定了,打开风筒盖上锅蒸。

没多久凉拌黄瓜也做好了。

这时,家里门响了,郭攸宁匆忙将不该出现的调料收回空间,扫视一遍没有纰漏后,才打开房门,是妈妈回来了。

她一进门,就闻到了浓郁的香味,看到二女儿比中午更健康的脸色,工作上的疲倦一扫而光。

反手关上门后,微笑道:“宁宁,你做晚饭啦!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柳湾村的三位重要人物。

大队长、村长和会计。

大队长刘建军是个身材魁梧,一脸坚毅,超过一米八的三十多岁汉子。

会计孙波则与他截然相反,是个身形削瘦,皮肤偏白的小个子中年男子。

孙村长看到他们,抱怨了一句:“怎么才来,等你们老久了,快点来称粮食,我们还要忙着下地呢。”

孙会计打量了他们几眼,没啥表情,公事公办地说:“两个月的口粮,男知青六十八斤,女知青六十斤,粗粮细粮七三分。”

大队长抬眼看了看他们,不苟言笑道:“怎么少了两人?”

顾卫国回话:“彭知青脚不舒服,廖知青扶着走得慢些,一会就到。”

大队长微点了下头,不耐烦地催促,“抓紧领粮食吧。”

郭攸宁二话没说,第一个领,要了18斤面粉、22斤玉米碴子、二十斤高粱米。

李婉柔跟郭攸宁一样。

两个男知青也大差不差领的这些,等他们四人领完,彭华和廖翰杰才姗姗来迟。

先领的先走,廖翰杰拉住王林耳语了几句,才让他离开。

说实话六十斤,对郭攸宁和李婉柔这两个累崩溃的姑娘来说,真的很重。

得了粮食也没觉得多开心,不过无意间瞟到王林嘴角上翘,原来他会笑!

她俩抱着口粮袋子,挪不了几步就歇一会,很快王林和顾卫军就将她俩甩到了身后。

这时,两个叼着狗尾巴草的青年溜达过来,一脸痞笑,“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长得真水灵,需要哥哥们帮忙吗?我俩可是柳湾村最热心的村民。”

李婉柔身子往后缩了缩,惊慌地望向郭攸宁。

郭攸宁抬眼打量,这两人看着也就十六七岁,身板长得也不怎么结实。

不上工、到处晃、说话轻佻,一看就不是好人。

她们这运气也是没谁了,一来就遇上小混混!

在这样的人跟前可不能怂,一次就得治服他们,不然后患无穷。

郭攸宁假装在衣袖里摸了摸,从空间偷渡出小弟赠送的“神棍”。

冰冷的眼神扫过他们,将辫子挽起来,带着一丝邪笑,对李婉柔开口:“咱们干坐着等顾大哥他们也太无聊了,我表演一套打狗棍法给你开开眼。”

跆拳道的棍法她也学得不错,可惜没有双节棍,不过吓唬两个小痞子,用“神棍”凑合武几下应该能行。

说完在三人惊愕的眼神中,摆足架势,朝两个混混打过去。

虽然力度不够,但胜在招数熟练、身体灵活。

开始两个混混还敢调侃几句,但一分钟都没坚持住就步步后退,挨了两下后,转身就跑。

嘴里还嚷嚷,“这哪是什么美娇娘,明明就是母老虎!”

郭攸宁叉腰吼道:“下回看到姑奶奶绕着走,不然见一次揍一次,屁大的孩子不学好。”

等见不到人影,她才虚脱地一屁股坐到粮袋上大口喘气。

内心哀叹,这虚弱的身体啥时才能恢复,让她达到前世的巅峰状态!

李婉柔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崇拜地望着她,“攸宁,刚才你帅我一脸,想不到你深藏不露,功夫了得!”

说完,主动帮她揉按手臂。

郭攸宁喘匀气后,一脸得瑟,“这还不到我实力的五成,也就现在身体虚,下乡前刚大病一场,又劳累了几天,等我恢复过来,打遍全村无敌手。”

李婉柔两眼放光,没节操地拍马屁,“真的!攸宁你真厉害!以后我尊你为姐、跟你混,求收小妹!”


她轻轻地戳了戳郭攸宁。

郭攸宁没吱声,只是塞了四团棉花给她。

李宛柔堵上自己的耳朵,觉得声音小了不少,剩下的两团递给胡思乱想中的彭华。

毕竟同一个地方来的,只要她不作妖,能照顾就照顾一下。

她们两人什么时候睡着的郭攸宁不知道,反正没过多久,她就进入了梦乡。

一觉睡到自然醒,天才蒙蒙亮,主要睡得早。

大家为了省煤油,普遍过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

今天是排班的第一天,刘青青和黄桂花两人已起床去厨房了。

既然醒了那就起吧,可以去后山锻炼身体,还能找个没人的角落,躲进空间痛快洗个澡,做些好吃的备着,还有烧香也不能忘了。

她简单洗漱了一下,在刘青青他们诧异的目光中,绕过后院上了山。

柳湾村大队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的,近处全是低矮的山丘,往里面走才是深山密林。

她慢跑了十来分钟,就浑身是汗,喘不过气来。

坐在山丘上往下看,只见村里炊烟袅袅,伴着鸡鸣狗叫,一片祥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她寻了一个林木较密的小土坡,观察四周无人后,闪进空间。

第一要事就是回房洗澡,在火车上两天没洗,来这里又没澡盆,只能草草擦擦,她觉得自己都馊了。

也不敢用香香的洗发水和沐浴露,就用无香型的浴皂,将自己从头到尾洗得干干净净。

头发吹个半干,抓紧时间去厨房,翻出速冻包子烧麦馒头各20个,摆进大型电子蒸锅,定时二十分钟,再去伺候鸡和猪。

然后摆上果盘焚香,默念白无常的名字,让他晚上入梦,有事相询。

看着檀香快速燃尽,才回去厨房,将蒸好的备用粮,夹进不锈钢铁桶,收进库房,这样她饿了随时都有热热的食物充饥。

等她时间充足,红烧肉、蘑菇炖鸡、牛腩萝卜等自己爱吃的菜,全都得备上。

出来已超过一小时,是时候回知青点了。

当她透过空间观察外面时,竟然发现几米外,有两个不认识的男人,神情严肃地凑在一起说着什么。

声音很小,听不清晰,只偶尔听到一两个字,好像是“不行、等机会、后院……”

大概五分钟后,两人才分开,一个往深山方向,一个下山。

看样子不像一般人,为了保险起见,郭攸宁想等等再出去。

她这运气真不知是好是坏,总能遇到奇奇怪怪的人和事。

干脆啃着肉包,又去厨房做了三十个水煮蛋收进库房。

十多分钟过去,外面没有异动,她才出了空间,匆匆下山。

回到知青点时,大家已吃完早餐,不过郭攸宁的饭盒里有一碗稀粥,还用筷子戳着一个馒头横在上面。

昨晚她有拿粮食,哪怕她不在, 该她的那一份也不会少,只是下饭的小菜没了。

李婉柔一脸不满地看着她,碎碎念:“一大早你干什么去了?出门也不喊我,一个人外出不安全,你知不知道。连早餐都赶不上,看我多体贴,这些都是我帮你盛好的。”

郭攸宁打趣:“我家婉柔最贤惠了,也不知将来会便宜了谁。”

李婉柔小拳头在她肩上轻敲,笑骂道:“少给我避重就轻,从实招来,干啥去了?”

郭攸宁一脸不正经,“小姑娘家家的凶什么凶,小心嫁不出去。我炼功去了,准备将打狗棍法练至顶级,好保护我家柔弱的婉柔,这一练就忘了时间。”


邓小军蹲下身子递烟,熟稔地打招呼:“小风哥,我是军子,带同学来淘些东西。”

那位小风哥定神多瞧了两眼,才笑着接过烟,“你小子,这一装扮我都快认不出了,不错不错,谨慎些好。快进去吧,你小舅今天也在,要什么可以找他。”

郭攸宁伸手递出的一毛钱被推了回来,“自家人要啥入场费,切记不要大声喧哗。”

两人点头,往里走了两分钟,一座废弃的厂房呈现在眼前。

周围全是残垣断壁,四通八达,中心区域平坦的地方,有不少遮着脸的人在摆摊,售卖的东西种类繁多,粮食、野味、鸡蛋、小吃、票证……样样俱全。

购买的人也不少,郭攸宁如掉进米缸的老鼠,见啥都想要。

邓小军见她刚买了两斤江米条,又在卖野鸡野兔的摊子前迈不动腿了,扯着她往角落里走。

恨铁不成钢道:“别忘了你来这干啥啦?先将必需品买好,再去瞧别的,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

郭攸宁领情,主次要分清。

两人在一隐蔽的旮瘩角落里,终于找到了卖香烛纸钱类的摊子。

来一趟不容易,摊子上的五把香,两大捆纸钱,郭攸宁花了三块钱给包圆了。

摊主满脸堆笑,这些东西买的人少,难得碰上爽快的大主顾,不由多看了她两眼。

留着八字胡须的摊主神情一震,盯着郭攸宁的眸光煜煜生辉,点头夸道:“姑娘好运道,四世善人转世,此生福禄绵延!”

邓小军不喜神神叨叨的人,见东西买好,催着郭攸宁赶紧走,封建迷信害死人。

郭攸宁这是第二次听到“四世善人”,不免对这八字胡须的中年男人有了一些兴趣。

能跟判官说出同样话的人,定然不简单,可惜生错了时代,不过没事,再隐忍几年,还有机会能重出江湖。

忍不住问道:“啥是四世善人?能向您请教一下吗?”

老人左瞧右瞟,见周围空无一人,才捋着胡须低声开口:“四世善人,指在过去的四世中持续行善、积攒功德之人。

人的行为会产生“业力”,善行带来善果。四世善人因长期行善,积累了深厚的善业,未来会获得福报,如健康、长寿、好运等,甚至可能摆脱轮回……”

邓小军见郭攸宁跟老神棍竟然还热聊了起来,很是担忧,有些后悔带她来这,怕她被封建迷信所毒害。

一脸不高兴道,“攸宁,你别听神棍蒙人,不可信,咱们得相信科学。”

这时,有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走了过来,扯着邓小军的耳朵,斥责道:“小兔崽子,怎么能这样说张大师,道歉!”

郭攸宁一脸懵,见神棍坐得四平八稳,正眯着眼睛兴致勃勃地看戏,那她也跟着看戏吧。

邓小军看清来人,捂住耳朵求饶,“小舅、亲舅,快松开,我错了,我马上道歉,你这样对待可爱的外甥不心疼吗?”

接着,很识时务的对神棍道歉:“张大师,张天师,请您原谅小子口不择言,无心之过,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张大师点头,魁梧大汉才松开揪住耳朵的手,一脸崇拜地说:“张大师是我们南城黑市的先知,市场的平安吉凶全靠他老人家指点,任何时候见到都得礼遇。”

邓小军揉着被揪红的耳朵,幽怨地望着捂嘴偷笑的郭攸宁,他这么惨是因为谁? 只会看笑话的破兄弟,扔掉算了。

那控诉的眼神,搞得郭攸宁良心有了丝丝不安,帮着说起好话,“张大师一看就是高人,刚才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种善因得善果,不知者不罪,咱们善良的张大师不会放在心上。”

张大师笑盈盈地看着她,“姑娘所言极是,往后多行善事,必成大器。”

好话谁都爱听,更何况是大师说的好话,这世上阴曹地府都有,有能勘破前程的大师也不足为奇。

郭攸宁拱手行礼,“借您吉言!”

她想既然这是个有真本事的人,那他摊上卖的其它东西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忽略那对正在“友好”交流的舅甥俩,打量起摊上的货物,拿起一个小香炉,左看右看不明所以,只是直觉告诉她这是好东西。

旁边还有一些瓶瓶罐罐、砚台、镇尺等小物件,对古董一窍不通的她,只能瞧个热闹。

张大师见她有兴趣,直接开口,“这些全是真品,只是年代不久,以明清时期为主,也就那个香炉价值高点,施主…姑娘可有兴趣?”

有兴趣呀,大大的有兴趣,这些东西过个几十年,摇身一变,都会成为价值不菲的宝贝。

她试探着问:“怎么卖?我就一小姑娘,太贵的话可买不起。”

张师傅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我观姑娘印堂发亮,有进财之兆,买下这些不在话下,你我有缘,给个优惠价,一百元全给你。”

郭攸宁心里很是乐呵,跟神棍做生意真有意思,二话没说就让他将东西打包好,掏出一百块递给他。

还笑着说:“张师傅厉害!希望真能进财,以后有好东西别忘了我。”

张大师财迷般接过十张十元大钞,反复点着,嘴角都咧到了耳后根,“好说好说!”

终于友善沟通好的舅甥俩,扭头看到的就是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场景。

邓小军真是欲哭无泪,心道,他就几分钟没盯着,郭攸宁就花一百块收了一堆破烂!

气得要死,还不能说那神棍一句坏话,只能对着郭攸宁压低声音一顿输出,“你钱大风刮来的?知不知道一百块能顶多大用?真是钱多烧的!你爸妈知道铁定骂死你。”

郭攸宁一脸无辜,抚慰道:“小军哥别气别气,气大伤身,这些真是好东西,大师说我很快就能进财,姐不差钱。”

两人在一旁窃窃私语时,神棍也跟魁梧的小舅在耳语,所谈之事应该跟郭攸宁有关。

因为小舅的眼神时不时就朝她身上瞟。


郭攸宁想着这漫漫旅途,有个能聊天的人也不错,这姑娘看着还挺顺眼。

拿出一包花生放上去,玩笑道:“黑省列车茶话会开始啦,大家请自便!”

李婉柔最是捧场,抓了几颗花生就开始吃。

还竖起大拇指夸赞,“哇!是五香花生耶,真好吃!不过我这瓜子也不赖,是在老字号王记炒货店买的,你们快试试。”

郭攸宁从善如流,试吃了几颗确实不错,也夸赞了几句。

一来二去两人就聊上了。

两位男生行动不一,王林没一丝动静,继续低着头抠茧子。

廖翰杰则在翻随身携带的挎包,准备拿吃的出来凑份子。

这时,一个娇俏的声音响起,“翰杰哥,真巧,你也去黑省下乡吗?”

郭攸宁应声望去,巧了!是他们南兴一中的校花彭华,邓小军的娃娃亲对象。

她身着崭新的嫩黄色碎花布拉吉,带蕾丝的大泡泡袖、镶花边的娃娃领、精致的百褶下摆,这裙子一看就不是凡品。

李婉柔身上的布拉吉立刻秒成了渣渣。

微卷的头发扎成高马尾,别着时髦的发卡,眉似远黛,眼如琥珀,菱唇娇嫩,贝齿生辉,肤如白玉,校花就是校花,美艳动人得很。

郭攸宁和李宛柔都觉眼前一亮,一时都看呆了。

但回过神来,总觉得有些不对,去农村插队这装扮好似有些不合适,与一众下乡的知青格格不入。

廖翰杰停住翻挎包的手,点点头,露出讶异的神情,“华华你不是有工作吗?怎么也去下乡?农村不适合你。”

彭华得体地笑道:“翰杰哥能克服的困难,我也可以!”

说完这话,望向李婉柔商量道:“这位姐姐,我们能换下位置吗?我的座位就在你斜对面。”

李婉柔看了看过道另一边,三人一排的中间位置,一点都不想去,她这里靠窗,能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比那边强多了。

再说这里人都认全了,还刚交了个谈得来的朋友。

她眼珠子转了转,拒绝道:“这位同志对不起,我晕车厉害,只有坐在窗户边才喘得过气,你跟别人换吧。”

彭华的脸瞬间垮了,但为了维持温良人设,只能强笑道:“冒昧打扰了。”

她眸光扫过郭攸宁,觉得面熟,但没认出来,想着她那位置是斜对着的,不满意掠过。

最后,眸光灼灼地望向王林,但媚眼抛给了瞎子,王林瞟了一下,低头开始撕手上的死皮。

彭华不气馁,见他穿着寒酸,打算用物质诱惑,“这位同志咱俩换个座,我补你两块鸡蛋糕,可以吗?。”

王林听到吃的抬头多看了彭华两眼,想了片刻,摇头拒绝。

彭华看出他心动了,心中暗骂他不知足。

但嘴上却说着好听的话,“咱们同为下乡建设农村的知识青年,得互帮互助,我出五块鸡蛋糕,请你行个方便。”

这次王林马上起立,带上一个破烂的布包,一声不吭的换了位置。

郭攸宁和李婉柔边嗑瓜子边看他们换座,看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交换个眼神。

彭华在廖翰杰的帮助下,如愿以偿地换到了他对面。

主动介绍道:“我叫彭华,刚高中毕业,来自北城区,跟翰杰哥以前是邻居,算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的。”

郭攸宁心想,这话怎么像宣誓主权?看她望向廖翰杰的眼神布灵布灵的,搞不好人家下乡是追爱来了。

那个表姐许霞怪错了人,邓小军就是个大冤种。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