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中所描述的那样是忠臣,是贤臣吗?
对此我在我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什么忠臣良臣的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句话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天下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难以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不能让他们博得功名利禄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可能会在他们读的圣贤书上写下我昏庸无道的话语吧。
呵呵,仗义多是屠狗辈,无情都是读书人!
这一点我早就看透了。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相父《出师表》中的他们就真的是贤臣,良臣吗?
以前我不敢确定,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出师表》上有了他们的名字。
名义这玩意在我看来真的不值钱,至于能不能名垂青史什么的我真的不在乎,要是我注重名誉,也不会当了这么多年的“好皇帝”了。
可那些个大臣们就不一样了,面对着这么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们会倍加珍惜,他们会比《出师表》中的忠贤更加忠贤,因为相父亲自写的这篇《出师表》注定会流芳百世,流传千古!
而他们,也将跟着这份荣耀永永远远地名垂千古。
相较于他们后半辈子的付出,相父给他们的可是一个名垂青史的报酬啊,连我都觉得这报酬多少有点丰厚了。
所以我说《出师表》是相父留给我的千古阳谋一点没错吧?
但凡是书上留名的人相反都不行,还会一心一意辅佐我稳定朝政,因为相父已经提前给过他们“报酬”了。
好吧,我承认我有点沾沾自喜了。
带着我从出师表中读出的阳谋结论,我决定去找相父,并且说出我心中的想法,不过我走到一半就放弃了,因为我害怕我真的读懂了相父的《出师表》,因为这样就代表着相父真的要离开我了。
我在去往丞相府的道路上徘徊良久,看着偌大的宽敞大道,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落脚在哪里。
跟着出行的奴才们以为我是思考着如何讨得丞相原谅,于是纷纷七嘴八舌地给我出起了主意。
有人建议我背诵《出师表》,最好是滚瓜烂熟的那种,然后在丞面前大声朗读以此来博得丞相的欢心。
也有人建议我挑选些名贵物品带着,然后借着探病为由送给丞相。
还有人劝我强硬点,直接宣旨让丞相入宫,然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