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回去做些什么吗?”
她点点头,略带羞涩地说:“给娘亲包些糯米团子。”
他笑了起来,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那真是巧了,我最爱吃糯米团子。
小时候,我娘常给我包,裹上荷叶一蒸,满屋子都是香味。”
他的语气轻松而自然,仿佛他们早已相识。
她抬头看他,见他眼中满是真诚,心中那点慌乱竟渐渐散去。
她低声道:“那……若是有机会,我请你尝尝我娘做的。”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笑道:“那我可记下了。”
便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对话,拉开了他们的缘分。
他叫李浩,是镇上李氏商贾的独子,家中富甲一方,生意遍布县城乃至州府。
可他却无半点纨绔气息,喜欢读书,喜欢诗词,常说要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那时的林婉儿只是裁缝之女,家中虽不富裕,却也安稳。
父亲是个老实的手艺人,母亲操持家务,她自幼跟着父亲识字,母亲教她女红,日子过得简单而平静。
那日之后,他们常在石桥边偶遇。
有时是她采荷归来,手里提着竹篮,裙摆沾着荷塘边的露水;有时是他从书肆回来,手中拿着一卷新买的书,脸上带着满足的笑。
他们聊诗词,聊小镇的琐碎,甚至聊过天边的云霞和远方的江湖。
一次,她手中拿着一本《诗经》,他见了便笑着问:“婉儿,你最喜欢哪一篇?”
她低头想了想,轻声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喜欢这句,总觉得它像一幅画,水雾茫茫,伊人遥不可及。”
他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真好,我也喜欢这句。
‘在水一方’,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美好,可又让人忍不住去追寻。”
她抬头看他,发现他的目光温柔而深邃,仿佛能穿过她的心底。
那一刻,她只觉心跳加速,手中的书卷都被汗水浸湿了几分。
她低头掩饰自己的慌乱,却听见他轻声道:“婉儿,你读诗的样子真好看,像画里的人。”
她脸颊更红,低声道:“李公子莫要取笑我。”
“我是说真的。”
他笑了起来,语气认真,“你若生在京城,定是那些文人墨客争相追捧的才女。”
她摇摇头:“我只想在这小镇上,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他看着她,眼中多了几分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