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好,小镇有你,便多了几分诗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的相遇成了彼此生命中最美的点缀。
林婉儿发现,他虽是商贾之子,却满腹经纶,谈吐不凡。
他曾背诵过一首自己写的诗给她听:“石桥流水映残阳,荷香轻送入梦长。
愿得此生不相负,共看人间好风光。”
她听后心中一动,觉得这诗虽简单,却满含深情。
又有一次,他们坐在桥边看夕阳,她随口哼起一首小调,是母亲教她的民间曲子。
他听后拍手笑道:“婉儿,你还会这个!
我只道你是才女,没想到还有这般灵气。”
她被他夸得不好意思,低声道:“不过是些小曲子,比不得你的诗。”
“各有各的好。”
他看着她,眼中的笑意温暖如春风,“你唱的小调,像这溪水,清清亮亮,让人听了心里舒坦。”
那时的她还不懂,这份懵懂的情愫,已在她心底生根发芽。
她开始期待每一次的相遇,甚至会在采荷时多摘几片,偷偷想着,若他再提起糯米团子,便送他几个尝尝。
可她从未说出口,只因少女的心思细腻而敏感,怕说多了,反而失了分寸。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悄然转动。
他们的相遇虽如诗般美好,却因身份的悬殊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林婉儿的母亲察觉到女儿的心思,曾私下劝她:“婉儿,李公子虽好,可咱们家与他家差得太远。
你莫要痴心妄想,免得日后伤心。”
她低头不语,心中却不愿相信。
她想,若是真心相待,身份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甚至偷偷写过一首小诗,藏在枕下不敢示人:“桥头相逢意绵长,荷香幽幽入梦乡。
愿得君心似我意,不负此生好时光。”
六年后的今天,林婉儿已是二十二岁,成了小镇上人人称颂的才女。
她的诗词歌赋传遍四方,连县城的文人墨客都慕名前来请教。
她站在石桥上,望着远处的天际,心中却空落落的。
那少年早已不在,而她却始终无法忘怀他的模样。
他的笑,他的诗,他腰间那块玉佩,都成了她心底最深的牵挂。
“小姐,天凉了,回吧。”
身后传来丫鬟小翠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
小翠是她三年前收的丫鬟,性子活泼,对她忠心耿耿。
林婉儿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