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踏入了这所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名校。
校园里,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庄重典雅,葱郁的树木错落有致,年轻的学子们意气风发,谈笑风生。
这一切,对于来自偏远山区、从未见过如此繁华校园的林羽来说,既新奇又充满压力。
入学的第一周,林羽就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
课程的难度远超他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基础课程,同学们似乎都驾轻就熟地掌握了许多知识,而他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
在一次高等数学的课堂上,老师快速地讲解着复杂的公式推导,林羽努力地跟上节奏,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额头却渐渐布满了汗珠。
下课后,看着密密麻麻却似懂非懂的笔记,他的内心有些失落。
然而,林羽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他想起了临行前,老父亲那充满期望的眼神和母亲亲手缝制的书包,那是他前进的动力。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林羽就悄悄起床,背着书包来到校园的湖边,借着微弱的晨光背诵英语单词和专业概念。
夜晚,当室友们都已入睡,他还在宿舍的书桌前,就着台灯昏黄的光,反复演算数学题,查阅资料,直到眼睛酸涩,手指发麻。
在一次小组讨论课上,林羽所在的小组要讨论一个关于经济学原理应用的课题。
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大多来自城市,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他们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林羽一开始有些拘谨,不敢轻易发言,害怕自己的观点太过幼稚。
但当他听到同学们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分析时,心中涌起了不同的想法。
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在我们山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可能和城市不太一样,很多时候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并不完全适用……”林羽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
同学们一开始有些惊讶,但随着林羽的讲述,他们渐渐被吸引,开始认真思考林羽的观点,并与他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这次讨论让林羽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崭露头角,学术之路初显光芒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