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璀璨,然而一场暗流涌动的阴谋,却已悄然展开。
醉仙楼的对诗之夜后,李三郎与秋娘的情愫日渐深厚。
李三郎几乎每日都会前往醉仙楼,与秋娘对诗论艺,二人谈笑风生,仿佛世间再无他人。
秋娘的琴声愈发婉转,李三郎的诗句也愈发深情,醉仙楼成了他们心灵的避风港。
然而,这一切却让汪词源愈发嫉恨。
他本是金陵城中有名的才子,家世显赫,自幼饱读诗书,却始终被李三郎的光芒所掩盖。
尤其是秋娘对李三郎的青睐,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
“李三郎,你凭什么?”
汪词源站在醉仙楼外的柳树下,目光阴沉地望着楼内灯火通明的景象,心中怒火中烧。
他身旁的友人王五低声劝道:“汪兄,何必与那李三郎计较?
他不过是寒门子弟,再如何才华横溢,也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汪词源冷笑一声,道:“难登大雅之堂?
可如今他却成了醉仙楼的头魁秋娘的座上宾,连史部尚书都对他另眼相看。
若再让他得意下去,只怕我汪家在金陵的地位都要被他动摇。”
王五皱眉道:“那汪兄有何打算?”
汪词源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低声道:“我要让他身败名裂,永无翻身之日。”
几日后,金陵城内流传出一则消息:李三郎的诗作涉嫌抄袭,甚至有人拿出证据,称他的诗句与某位已故诗人的作品极为相似。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李三郎的名声顿时一落千丈。
与此同时,汪词源却暗中得意。
他坐在自家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冷笑道:“李三郎,你以为凭你那点才华就能在金陵立足?
如今我倒要看看,你还能得意多久。”
王五走进书房,低声道:“汪兄,事情已按计划进行。
李三郎的名声已毁,接下来我们该如何?”
汪词源眯起眼睛,道:“下一步,我要让他彻底失去秋娘的信任。”
随后汪词源前往吏部尚书苏府,怂恿苏婉儿上门提亲。
吏部尚书之女苏婉儿,自幼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金陵城中无数公子哥儿梦寐以求的佳偶。
然而,苏婉儿却对李三郎情有独钟。
她曾在醉仙楼听过李三郎的诗作,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
这日,苏婉儿在父亲的陪同下,亲自前往李三郎的住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