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里闪烁着好奇和赞赏的光芒。
艾文已经在地球上观察了一段时间,他被地球文明独特的教育方式所吸引。
尽管地球人拥有了外星科技带来的便利,但他们依然没有忘记最传统、最质朴的教育方法。
林悦在讲完相对论的推导后,对着学生们说道:“同学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就像曾经在这里的陈默老师,他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点亮了知识的灯塔。”
艾文听到这些话,心中不禁对陈默老师充满了敬意。
他知道,正是因为有像陈默老师这样的人,地球文明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知识的传承,最终赢得了宇宙间的尊重。
艾文默默地离开了,他要将自己的观察结果汇报给银河系教育委员会。
他相信,地球文明的教育经验,将为整个银河系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而黄土坡小学里的这一幕,也将成为文明传承道路上的一个美好篇章,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知识,探索未知 。
2.文明火种的传递仪式在距离地球数光年之外的一颗星球上,新生的外星种族正处于文明的快速发展阶段。
他们偶然间接收到了地球文明通过引力波广播系统传播出的教学录像,这些来自遥远星球的影像,如同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他们对知识探索的新大门。
这个外星种族有着独特的外形和生理结构,但对知识的渴望却是共通的。
他们围聚在巨大的屏幕前,全神贯注地观看着地球教学录像。
录像里,陈默老师在简陋的教室里讲解牛顿定律的画面,深深震撼了他们。
于是,在这个遥远星球的各个角落,不同形态的外星生物纷纷行动起来。
有的用触手操作着精密仪器,模拟着牛顿定律中的实验;有的用发光的肢体比划着物体的运动轨迹,向同伴讲解着其中的原理。
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共同演绎着牛顿定律,这跨越物种和星系的知识传递场景,充满了奇幻与庄严。
与此同时,在地球黄土坡小学的后山,陈默老师的墓碑静静矗立在那里。
不知何时,来自各个星系的文明使者们自发来到这里,围绕着墓碑,建造起一座星际教师纪念碑。
纪念碑的材质和造型各异,融合了不同文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