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契机呢。
春寒料峭的时候,我去村里的部门报到了。
接待我的是现在的村长和书记。
“小伙子,有志向!
说个实在的,其实上面市里也说想发展发展咱们这些小乡村了,就是缺人手和新方法,你这次愿意申请来,真的村里感谢你啊。”
村书记拍着我的肩膀笑了笑。
“向明,好好干!”
“诶!”
我觉得我能干出点什么,我的心里是这么想着的。
那天晚上,我又做梦了,梦里是李婆婆笑着给的饴糖,是过年的炸丸子,是回不去的旧时光。
梦的最后,周庄并没有继续破败下去,而是在向着好的地方发展,我似乎又看到了温暖洋溢的周庄,就像从前那样,想着这样的周庄,我笑了。
2015年,周向明成为周庄第一位大学生村官。
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他的努力下,周庄积极响应乡村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同时迎来更多志同道合的建设者,开始了新的生活。
某一个槐花开放的日子,一名市电视台记者来到了周庄,看到村口的大槐花树下坐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婆婆,决定将她作为本次采访的目标之一。
“婆婆好,婆婆您精神状态可真好啊。
我是市电视台的记者,想采访您一下,行不?”
“行嘞,丫头。
你想问啥呀?”
“婆婆,我想问问您,您觉得周庄现在怎么样啊?”
“现在可好了,村里来的人变多了,路也修好了,到哪里去都变得可方便了。
对,就这几年,在向明的带领下,村子里人日子都过得好了,还有后来来的那些小年轻们,都为村子的发展做了不少活儿呢。
村里年轻人不少还回来发展嘞。”
李婆婆眼角的笑始终没有落下过,无论什么时候,她总是用慈爱的目光望向周庄的小辈们,一如这周庄。
“诶,谢谢您回答!”
我时时在想,我记忆中的周庄是什么样的,但是时间的冲刷使她又变得模糊了,但到了什么时候我都忘不了我在这里感受的温暖和欢乐。
或许有过逃离,但我最终又回到了这个地方,我知道,我在走我想要走的路。
这些年中也曾有过艰难的时候,让我觉得回到这里是不是错误的选择,但最后,我留下来了。
我现在仍是常常登上那座小山丘,我想:我是离不开周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