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更能促进个人成长”,陈宇所在正方主张竞争更关键。
准备过程中,他遇到了不少难题,复杂的辩题分析和大量的论据收集让他焦头烂额。
与此同时,张峰在理科班也不轻松。
物理竞赛的备战让他日夜忙碌,复杂的公式推导和实验设计耗费了他大量精力。
有一回化学课做实验,由于试剂添加比例失误,实验结果与预期大相径庭,他陷入自我怀疑,心情低落。
一次偶然,两人在学校图书馆相遇。
陈宇抱着一摞辩论资料,张峰则拿着物理竞赛辅导书,四目相对,都看到了彼此眼底的疲惫。
简单寒暄后,他们找了个安静角落坐下。
陈宇先打开话匣子,倾诉辩论准备的艰难,张峰认真听完,从逻辑梳理和论据筛选方面给出建议,还分享了自己参加竞赛整理资料的经验。
轮到张峰诉说烦恼时,陈宇鼓励他:“你一直都很厉害,一次实验失误算不了什么,你肯定能找到问题所在。”
这次交流后,他们仿佛找回了初中时相互扶持的感觉。
此后,尽管各自忙碌,还是会定期相约图书馆,互相打气、交流学习方法。
陈宇帮张峰练习表达能力,为竞赛答辩做准备;张峰则在数学和物理上为陈宇答疑解惑,助力他文科综合成绩提升。
高二下学期,学校组织了一场跨年级的学术交流活动,要求不同学科的学生合作完成课题研究。
陈宇和张峰毫不犹豫组队,还拉上了刘悦。
他们选择的课题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融合与创新”,结合陈宇的文科知识、张峰的理科思维以及刘悦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三人分工明确,陈宇负责资料收集与文化理论分析,张峰运用数据模型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刘悦统筹进度并协调各方关系。
研究过程困难重重,资料整合时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的案例较少,数据统计也存在偏差。
但他们没有放弃,陈宇四处查阅古籍、走访专家,补充案例;张峰重新设计统计方法,确保数据准确;刘悦不断调整方案,优化研究流程。
最终,他们的课题成果在交流活动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活动结束后,三人站在领奖台上,台下掌声雷动。
这一刻,他们想起初中时的矛盾与和解、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