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实。
他只知道,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大明的江山恐怕会因此而动荡不安。
“诸位叔父,请听侄儿一言。”
朱允炆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他说道,“祖父遗诏中虽有削弱藩王兵权之意,但并非是针对诸位叔父个人。
祖父一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他老人家深知藩王兵权过重之弊,故而才有此遗愿。
侄儿身为皇太孙,自当遵从祖父遗愿,但侄儿也深知诸位叔父为大明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
侄儿愿与诸位叔父共商国是,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朱允炆的话音刚落,藩王队列中便传来了一阵议论声。
有的藩王表示理解朱允炆的难处,愿意与他共商国事;有的藩王则仍然心存疑虑,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还有的藩王则沉默不语,似乎在盘算着自己的心思。
朱棣站在藩王队列中,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的心中充满了冷笑和嘲讽,他知道朱允炆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根本驾驭不了大局。
他相信,只要自己抓住机会,一定能够夺取大明江山,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然而,他也清楚,现在并不是发动政变的时候。
他必须等待时机,等待一个能够让他一举成功的时机。
于是,他缓缓抬起头,看向朱允炆,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笑容中既有对朱允炆的嘲讽和不屑,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野心。
朱允炆看着朱棣的笑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
他知道,这位四叔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
他必须小心应对,否则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然后,他继续念起了遗诏。
遗诏念完,朱允炆缓缓站起身来,他看向众位藩王和文武百官,声音坚定地说道:“诸位叔父、大臣们,祖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大明的江山还需要我们来守护。
侄儿愿与诸位共商国是,共同为大明的未来而努力。
希望诸位能够摒弃私念,以大局为重。”
朱允炆的话音刚落,便传来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虽然其中不乏敷衍和逢迎之声,但朱允炆还是感到了一丝欣慰。
他知道,自己虽然年轻力薄,但只要有众人的支持,就一定能够肩负起这份重任。
然而,他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