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寒门子弟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而世家代表们则面色铁青,却又无言以对。
上官仪此时站出来,高声说道:“我等寒门子弟,也有满腔热血与才华,愿为大唐效力。
科举改革,是给我们一个机会,也是给大唐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他的话语引发了寒门子弟们的阵阵欢呼。
在这场激烈的交锋与精彩的展示后,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科举改革,李世民也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很快,新的科举制度推行开来,活字印刷的书籍在市面上大量流通,价格变得亲民。
寒门子弟们如久旱逢甘霖,纷纷刻苦攻读。
每次科举考试,都有众多优秀的寒门学子脱颖而出,为大唐的朝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唐的文化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繁荣高峰。
第十章 九鼎归心大唐在李世民的统治下,历经一系列变革与发展,国势蒸蒸日上,如同一轮蓬勃升起的朝阳,光芒万丈。
李世民决定前往泰山封禅,以昭告天下大唐的昌盛,祈求国泰民安,让这盛世之景得以长久延续。
李慕陪同李世民一同前往泰山。
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旗帜飘扬,威风凛凛。
一路上,百姓们夹道欢呼,对大唐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然而,在封禅途中,毫无征兆地,突然发生地动。
大地剧烈摇晃,仿佛一头愤怒的巨兽在咆哮,试图将世间的一切都摧毁。
众人惊慌失措,马匹嘶鸣,行李散落一地。
李慕深知地震的危险,他立刻运用现代地震预警系统的原型知识,与李淳风一同改造浑天仪。
他们日夜守在浑天仪旁,仔细观察仪器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通过浑天仪的数据变化来监测地震的动向。
李淳风眉头紧锁,手中不停地记录着数据,口中喃喃道:“这地震来势汹汹,若不能精准判断,后果不堪设想。”
李慕则目光坚定,一边思考一边说道:“我们定要利用好这浑天仪,为大家争取更多的时间。”
他们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迅速判断出地震的震级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并及时组织众人采取应对措施。
他们指挥士兵们搭建临时避难所,安抚百姓的情绪。
在封禅台上,地面开始龟裂,一道道巨大的裂缝如同狰